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叶单枞黑茶抗氧化及体外降血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叶琼仙 刘静 +1 位作者 苗爱清 王冬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53-157,共5页
采用DPPH法、FRAP法和α-胰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白叶单枞黑茶醇提物及其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体外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总黄酮及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55.68±4.34)mg/g(以芦丁当量计)和(313.84... 采用DPPH法、FRAP法和α-胰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白叶单枞黑茶醇提物及其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体外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总黄酮及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55.68±4.34)mg/g(以芦丁当量计)和(313.84±9.79)mg/g(以没食子当量计);乙酸乙酯萃取物DPPH·清除活性的EC50为13.72μg/mL,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EC1为43.38μg/mL;同时该萃取物也具有最强的体外降血糖活性,5mg/mL时对α-胰淀粉酶抑制率为95.83%,50μg/mL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91.30%。采用HPLC-DAD-MS/MS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析,通过对紫外吸收光谱以及质谱信息进行分析,并参考相关文献,推定出12个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包括茶生物碱以及多种以芹菜素、山奈酚为苷元的黄酮糖苷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叶单枞黑茶 抗氧化 降血糖 HPLC—MS 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叶单枞黑茶降血糖活性成分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 被引量:3
2
作者 叶琼仙 尹胜 +6 位作者 周盈利 苗爱清 李绮汶 刘静 朱龙平 LESLIE Brown 王冬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87,107,共4页
采用白叶单枞黑茶的60%乙醇提取物,在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导向下,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获得活性流分,进一步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进行分离纯化研究。结果显示,黑茶60%乙醇提取物具有较显著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经D101... 采用白叶单枞黑茶的60%乙醇提取物,在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导向下,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获得活性流分,进一步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进行分离纯化研究。结果显示,黑茶60%乙醇提取物具有较显著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经D101柱层析所得的流分D-6、D-7及D-8在25μg/mL浓度下具有较黑茶60%乙醇提取物强的酶抑制活性,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9.31%、77.53%及75.23%。对活性流分D-7采用溶剂系统:乙酸乙酯-正丁醇-甲醇-水-乙酸(4∶1∶1∶4∶0.1,v/v)进行了HSCCC分离,得到化合物1、2,纯度均大于95%,经结构鉴定确定二者分别为牡荆苷、异牡荆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茶 白叶单枞 Α-葡萄糖苷酶 高速逆流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良姜中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 被引量:2
3
作者 叶琼仙 谭雄 +4 位作者 朱龙平 赵志敏 杨得坡 尹胜 王冬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7-331,共5页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分离纯化了高良姜中3种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2∶3∶1.75∶1,v/v/v/v)为两相溶剂系统,下相为固定相,上相为流动相,在主机转速为858 r/min、流速1.5 mL/min的条件下,从122.20 mg高良...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分离纯化了高良姜中3种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2∶3∶1.75∶1,v/v/v/v)为两相溶剂系统,下相为固定相,上相为流动相,在主机转速为858 r/min、流速1.5 mL/min的条件下,从122.20 mg高良姜石油醚萃取物中经一步HSCCC分离可制备得到5R-羟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3-庚酮(7.37 mg)、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4E-烯-3-庚酮(9.11 mg)和1,7-二苯基-4E-烯-3-庚酮(15.44 mg),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纯度均大于93%,各化合物的结构由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碳谱鉴定确证。该方法简便、快速、高效,可用于高良姜中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快速分离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制备 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 高良姜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叶单枞黑茶多酚聚合物的分离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叶琼仙 苗爱清 +2 位作者 程悦 陈建萍 王冬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74,共6页
利用溶剂萃取法及甲醇/丙酮溶-乙醚沉淀法对黑茶水提物进行分级分离,制备黑茶多酚聚合物(dark tea polymeric polyphenol,DPP)的5个部位,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及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研究测得5个DPP部位均呈弱酸性,紫外吸收特征显示其... 利用溶剂萃取法及甲醇/丙酮溶-乙醚沉淀法对黑茶水提物进行分级分离,制备黑茶多酚聚合物(dark tea polymeric polyphenol,DPP)的5个部位,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及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研究测得5个DPP部位均呈弱酸性,紫外吸收特征显示其具有类似骨架结构。5个DPP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其中3个DPP样品对结肠癌HT-29肿瘤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活性。本实验采用的甲醇/丙酮溶-乙醚沉淀法可有效分段富集黑茶中具有抗氧化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多酚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叶单枞黑茶 多酚聚合物 抗氧化活性 肿瘤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