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元初诗坛风尚及赵孟頫诗歌的补阙之功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叶爱欣
-
机构
平顶山学院中文系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03-205,共3页
-
文摘
元初诗坛承宋、金季诗风,或学苏轼,或宗江西诗派,或尚四灵,或主义理,各树旗帜,各立门户,热闹纷杂,但终无自己的特色,且有号呼、粗豪、卑弱、饾饤等弊端。赵孟頫以故宋宗室子孙由南入北仕元,深知南北诗坛之弊,故而在他的诗歌创作实践中,以上追风骚、熔铸汉魏晋唐的美学追求,和“随物宛转,与心徘徊”的诗歌表现技巧,打破门户之见,融会各家之长,补阙纠偏,引导了元诗“宗唐得古”一代风气的形成。
-
关键词
元初诗坛
赵孟颊
补阙之功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元代散曲的娱乐性与反传统的审美取向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叶爱欣
-
机构
平顶山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4-115,共2页
-
文摘
散曲本为歌唱,是娱人的;散曲作家心中多有块垒,其作品发抒情志的功用亦是难免的,所以,有不可忽视的自娱特质。娱人而又自娱,其娱乐功能相当突出。山水隐逸中的陶情自适,青楼楚馆中的恣情放浪,亦庄亦谐的悲喜剧效果,皆是本着散曲娱宾遣兴、感动观众、发抒情志、精神娱乐的终极目标的。这种不同于传统文学教化功能的娱乐功能,使得元代散曲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倾向与传统大相径庭。
-
关键词
元代散曲
文娱功能
审美取向
-
分类号
I207.2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元代诗歌与散曲创作精神殊途悖反探源
- 3
-
-
作者
叶爱欣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7-120,共4页
-
文摘
有元一代自始至终的文化冲突形成了元代文人极其复杂的心态,当传统文化面临危机时,他们做出的不同的抉择,影响着元代文学的创作精神。元代文人对传统诗学继承的两种极端趋向,接受者不同的“期望阈”造成的诗、曲创作精神的悖反,创作主体情感意识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形成的诗、曲迥异的审美倾向,使得元代诗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雍容典雅、尊经循道、情在理中、合法合度;
-
关键词
元代
诗歌
散曲
创作精神
-
Keywords
Yuan Dynasty
poetry
non-dramatic song
creative spirits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赵孟兆页诗歌及其对元代诗风的影响
- 4
-
-
作者
叶爱欣
-
机构
平顶山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67-71,共5页
-
文摘
本文从赵孟兆页的艺术修养、情感世界、创作主张、对前代诗歌成就的继承,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等几个方面。
-
关键词
赵孟兆
页诗歌创作
诗歌风格
影响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