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叶燎原 肖梅玲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1年第2期14-17,共4页
从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地震地面运动的小波模型,以具有时频特性的小波基来表示,并用于多自由度的地震反应分析,导出了相应的公式。实例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小波模型 地震地面运动 地震反应分析 谐波小波 结构地震反应 时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黏弹性阻尼器穿斗木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高永林 陶忠 +3 位作者 叶燎原 吴克川 周立超 苏何先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0-247,260,共9页
按照云南"一颗印"构造要求制作了一个两层传统穿斗式木结构房屋模型进行模拟振动台试验。对结构模型的破坏模式、动力响应、应变响应,扭转效应、剪力分布、弯矩变化及耗能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模型满足中国建筑... 按照云南"一颗印"构造要求制作了一个两层传统穿斗式木结构房屋模型进行模拟振动台试验。对结构模型的破坏模式、动力响应、应变响应,扭转效应、剪力分布、弯矩变化及耗能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模型满足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结构模型具有明显扭转效应;层间剪力分布取决于质量分布;弯矩随地震激励增大不断增大,结构模型未发生塑形破坏;层间累积耗能能力一层耗能能力最大,二层次之,屋脊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斗式木结构 黏弹性阻尼器 振动台试验 抗震能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穿斗木结构榫卯节点附加黏弹性阻尼器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28
3
作者 高永林 陶忠 +3 位作者 叶燎原 杨淼 苏何先 余文正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68,共10页
通过对一个两层、足尺、长宽高为3.8m×3.6m×3.9m的穿斗式木结构房屋模型的榫卯节点附加黏弹性阻尼器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对0.07g、0.4g两种峰值加速度下进行了榫卯节点附加阻尼器和未附加阻尼器的... 通过对一个两层、足尺、长宽高为3.8m×3.6m×3.9m的穿斗式木结构房屋模型的榫卯节点附加黏弹性阻尼器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对0.07g、0.4g两种峰值加速度下进行了榫卯节点附加阻尼器和未附加阻尼器的进行了振动台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榫卯节点附加了黏弹性阻尼器后节点刚度增大,减小了半刚性榫卯节点的转动能力,并使结构在地震激励作用下的变形恢复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经过多次重复地震,即使经历0.95g的地震激励后,结构模型也未发生明显倾斜破坏;结构一层柱顶榫卯节点最先发挥减震耗能作用,动力放大系数随着地震激励增加呈减小趋势,由于结构两个方向刚度及质量分布的不均匀,X、Y,方向动力放大系数有差异,X方向动力放大系数在1.2519-0.7775之间,Y向1.8779-1.1152之间。榫卯节点附加黏性阻尼器达到了小震下减小层间位移角,大震下增强榫卯节点变形恢复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斗式木结构 附加黏弹性阻尼器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地震液化的模糊概率评判方法 被引量:25
4
作者 刘章军 叶燎原 彭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76-880,共5页
利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概率理论,建立了砂土地震液化的模糊概率综合评判模型。在此模型中,提出了模糊权重的概念,可充分考虑权重的模糊性,从而避免权重取值带来的不确定性。结合砂土地震液化特点,选取地震烈度、标准贯入击数、平均粒径... 利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概率理论,建立了砂土地震液化的模糊概率综合评判模型。在此模型中,提出了模糊权重的概念,可充分考虑权重的模糊性,从而避免权重取值带来的不确定性。结合砂土地震液化特点,选取地震烈度、标准贯入击数、平均粒径和上覆有效压力作为主要评价影响因子,同时将液化程度划分为不液化、轻微液化、中等液化和严重液化4个等级,进而使其评判结果更为精细化。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文中方法对砂土液化评判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液化 地震 模糊概率 模糊权重 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卫林 叶燎原 +2 位作者 杨昆 朱彦辉 王桂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58-362,共5页
在GIS的支持下,采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金麟湾区块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山地城镇化建设土地利用规划图为信息源,根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影响的梯度变化,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风险权重,构建了综合性生态风险指数。... 在GIS的支持下,采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金麟湾区块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山地城镇化建设土地利用规划图为信息源,根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影响的梯度变化,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风险权重,构建了综合性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规划前后,区块内的土地类型主要由林地、耕地向建设用地转移,其中,新增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2°和6°~15°带,符合云南省经济研究院报告提出的用地上山的总体思路——坡度分层梯度开发模式,由此导致区块内生态风险指数值从0.045 807上升至0.098 554,整个区域的生态风险指数整体增高,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恶化,其中,三宝镇雷家庄村民委员会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点区域之一。相关研究可为区块山地建设的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云南省的山地生态环境评估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风险 地理信息系统 山地城镇 城镇上山 低丘缓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筋混凝土空心小砌块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晓东 潘文 +1 位作者 叶燎原 雷鸿君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4,共5页
通过对配筋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探讨了配筋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的破坏形态、裂缝分布、极限承载力、位移延性与钢筋效应等工作性能,为以配筋砌块为承重材料的房屋城地震区的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配筋砌块 混凝土空心小砌块 混凝土空心砌块 墙体 抗震性能 低周反复荷载 位移延性 试验研究 地震区 工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动能对基础隔震剪力墙结构高宽比限值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赖正聪 潘文 +1 位作者 白羽 叶燎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6-154,共9页
针对上部结构整体刚度较大的基础隔震剪力墙结构体系,通过将上部剪力墙结构简化为刚体得到能够考虑结构翻转动能的两自由度基础隔震简化模型,并以此为分析对象,建立体系振动微分方程。采用复模态方法进行解耦变换,分析结构平动及隔震层... 针对上部结构整体刚度较大的基础隔震剪力墙结构体系,通过将上部剪力墙结构简化为刚体得到能够考虑结构翻转动能的两自由度基础隔震简化模型,并以此为分析对象,建立体系振动微分方程。采用复模态方法进行解耦变换,分析结构平动及隔震层翻转角位移的频响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上部结构翻转动能影响动力倾覆分析方法,并推导了高宽比限值的动力法计算公式。通过对比分析动力法及等效静力计算结果,得出以下结论:上部结构翻转动能对基础隔震高层剪力墙结构以支座不受拉为控制条件的高宽比限值的影响不容忽视;所提出的动力倾覆分析法较仅考虑平动动能的等效静力法更为准确,且更偏于安全;等效静力法相对于动力法计算结果的偏差随着地震烈度、隔震结构周期、场地卓越周期的增大而减小,随隔震层水平等效阻尼比的增大而增大;在其他设计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轻上部结构质量、增大隔震支座总竖向刚度,对基础隔震剪力墙结构高宽比限值的提高是有利的;分析基础隔震剪力墙结构高宽比限值时,应当充分考虑场地条件、地震分组、结构周期、阻尼比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墙结构 基础隔震 倾覆 高宽比限值 翻转动能 复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本玉 叶燎原 苏经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72,共5页
抗震防灾规划是提高城镇综合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与城市总体规划一并实施。重点回顾了我国抗震防灾规划工作的发展历程,同时对美国、日本在建立防灾规划方面的情况也进行了介绍。通过编制城市的抗震防灾规划,加强城市的综合抗震防... 抗震防灾规划是提高城镇综合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与城市总体规划一并实施。重点回顾了我国抗震防灾规划工作的发展历程,同时对美国、日本在建立防灾规划方面的情况也进行了介绍。通过编制城市的抗震防灾规划,加强城市的综合抗震防灾能力,在丽江地震中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手段。综述了在这个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并就未来的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了总结与展望,以期国内外同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防震减灾 规划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砖房震害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及实践 被引量:16
9
作者 缪升 刘本玉 叶燎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0年第1期20-27,共8页
应用云南省最近几次地震中多层砖房的震害实例,构造了多层砖房震害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 方法,并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了网络训练。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已训练数据有很好的适应性,但如 果要将之应用于震害预测,则尚需积累大量的震害数据... 应用云南省最近几次地震中多层砖房的震害实例,构造了多层砖房震害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 方法,并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了网络训练。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已训练数据有很好的适应性,但如 果要将之应用于震害预测,则尚需积累大量的震害数据,并进行大量的网络试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砖房 震害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 地震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梁模型的大高宽比高层剪力墙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赖正聪 潘文 +2 位作者 白羽 叶燎原 杨晓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27-134,共8页
针对基础隔震高层剪力墙结构,建立了考虑隔震层边界的等效梁模型,提出了适用于该模型地震作用动力响应求解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及有限元非线性时程分析法。以高宽比达3.96的实际结构缩尺模型为算例,采用上述两种分析方法求解其地震响应,... 针对基础隔震高层剪力墙结构,建立了考虑隔震层边界的等效梁模型,提出了适用于该模型地震作用动力响应求解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及有限元非线性时程分析法。以高宽比达3.96的实际结构缩尺模型为算例,采用上述两种分析方法求解其地震响应,并与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采用所建立的等效梁模型对基础隔震高层剪力墙结构地震反应进行分析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可用沿结构高度均匀分布侧向力作用下、综合考虑弯剪变形影响的整体等效刚度EI eq作为等效梁的模型参数。可将该等效梁模型应用于高层隔震结构的普适性规律研究;高宽比达3.96的算例结构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显示出了良好的抗倾覆性能,结构以整体平动加轻微翻转摆动为主,水平侧移主要集中在隔震层。隔震支座尚处于受压状态,隔震层滞回曲线饱满、耗能显著。所建立的方法及相关分析结论,可为高烈度区大高宽比高层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后续理论研究及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剪力墙结构 大高宽比 基础隔震 倾覆 等效梁 地震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sh-over分析法及其与非线性动力分析法的对比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崚 叶燎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9年第2期34-39,共6页
Push-over分析法正逐步成为一种分析结构地震性能的新方法,它既避免了以往非线性动力分析的繁琐,又具有较好的准确性.本文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目前国际上运用的一些具体实例.实践表明,push-over法在大多数情况下的计算结果... Push-over分析法正逐步成为一种分析结构地震性能的新方法,它既避免了以往非线性动力分析的繁琐,又具有较好的准确性.本文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目前国际上运用的一些具体实例.实践表明,push-over法在大多数情况下的计算结果可运用于实际,有良好的精度.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偏心建筑,可对该法进行一定的简化或改进.针对如何将push-over法具体运用于实际工程,本文还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sh-over法 非线性动力分析 结构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中桥梁跨径布置与共振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宁晓骏 叶燎原 缪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2000年第3期71-73,88,共4页
高速列车通过桥梁时将会产生列车与桥梁相互耦合的振动。多跨简支梁形式的桥梁在高速铁路线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本文应用车桥耦合振动理论 ,通过大量计算机仿真计算 ,讨论和分析了跨径布置和共振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耦合振动 跨径布置 共振 调整铁路 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震结构粘滞阻尼器的快速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况浩伟 潘文 叶燎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43,共6页
基于反应谱理论,参考等效阻尼比减震设计思路,将其中需要反复假定的阻尼比改进为直接求解,形成了一套新的减震结构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具有快捷、结果(阻尼比)精确且唯一的优点。除此之外,还重点阐述了反应谱的概念,通过探索反应谱... 基于反应谱理论,参考等效阻尼比减震设计思路,将其中需要反复假定的阻尼比改进为直接求解,形成了一套新的减震结构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具有快捷、结果(阻尼比)精确且唯一的优点。除此之外,还重点阐述了反应谱的概念,通过探索反应谱的实质,简要证明了规范反应谱地震影响系数与结构层间位移角的线性关系,进而证明了此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滞阻尼器 定量化设计 快速设计 等效阻尼比 阻尼比 反应谱 消能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地震反应在小波基下的动力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梅玲 高春涛 叶燎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1期27-33,共7页
本义用Meyer小波作为地震地面运动非平稳过程的小波基,推导出线性多自由度在此小波基下的瞬时功率密度谱,由此求出结构动力可靠度时程,实例表明:这种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关键词 小波变换 Meyer小波基 瞬时功率谱 结构地震反应 抗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小波基下的结构位移反应动力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肖梅玲 叶燎原 高春涛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2期163-166,共4页
本文从二种不同小波即:修正的Meyer小彼,littlewood-Paley小波,谐波小波的基本概念出发,得出这三种小波基下的地震输入瞬时功率谱,并求出在地震作用下各自的结构位移反应瞬时功率谱,同时定量给出了在这三种小波基下的多自由度体系结构... 本文从二种不同小波即:修正的Meyer小彼,littlewood-Paley小波,谐波小波的基本概念出发,得出这三种小波基下的地震输入瞬时功率谱,并求出在地震作用下各自的结构位移反应瞬时功率谱,同时定量给出了在这三种小波基下的多自由度体系结构位移反应的动力可靠度时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功率谱 结构位移反应 动力可靠度时程 小波分析 谐波小波 地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概率的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章军 叶燎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共5页
以模糊概率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新的流域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评价模型——模糊概率模型。在此评价模型中,提出了模糊权重的概念,可充分考虑权重的模糊性,避免了权重取值带来的不确定性。应用该模型对黄河流域9个行政分区的水资源可再生... 以模糊概率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新的流域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评价模型——模糊概率模型。在此评价模型中,提出了模糊权重的概念,可充分考虑权重的模糊性,避免了权重取值带来的不确定性。应用该模型对黄河流域9个行政分区的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流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可广泛适用于各种水资源综合评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再生能力 模糊概率 模糊权重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小波变换用于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肖梅玲 叶燎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1年第4期79-83,共5页
从连续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地震地面运动的连续小波模型,以时频特性较好的小波基Meyer小波来表示,并用于多自由度的地震反应分析,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及公式计算;实例表明,所提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地震地面运动 连续小波模型 地震反应分析 Meyer小波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耗能支撑框架结构的震害预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章军 张津娟 叶燎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8-74,共7页
首先介绍了一种新的震害预测方法——基于模糊概率的震害预测模型。在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以及摩擦耗能支撑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提出用结构层间屈服强度系数、层间剪切位移角和地震损伤指数这三个指标... 首先介绍了一种新的震害预测方法——基于模糊概率的震害预测模型。在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以及摩擦耗能支撑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提出用结构层间屈服强度系数、层间剪切位移角和地震损伤指数这三个指标作为其主要震害影响评价因子。同时,利用所提出的预测方法,建立了钢筋混凝土耗能支撑框架结构房屋的震害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摩擦耗能支撑结构 震害预测 模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的单层工业厂房震害预测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章军 叶燎原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125,共5页
首先对模糊数学中的模糊概率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工业厂房的震害预测中,建立了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工业厂房的震害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考虑了震害影响因子的模糊权重,比以往的预测方法更加合理、可靠。
关键词 模糊理论 震害预测 单层工业厂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地区遥感影像线环结构特征与场地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瑞雪 叶燎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9,共6页
丽江地区活动性构造发育,地震发生频繁。以遥感影像线环结构理论论述了该区主要活动断裂和活动环块的遥感影像特征和地质地貌特征,并分析活动构造与场地稳定性的关系,进而划分出该区内易发震地区与相对稳定的地区。
关键词 遥感影像 活动构造 地质地貌 地震 活动性 划分 丽江地区 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