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移位肱骨髁上骨折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谭平先 叶淦湖 +5 位作者 任绍东 侯之启 周国新 屠永刚 谭颖 周植森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8期667-671,共5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Gartland 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应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Gartland 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3~12岁,平...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Gartland 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应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Gartland 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3~12岁,平均6.4岁。骨折均为伸直型,Gartland Ⅱ型21例,Ⅲ型12例。分析术前、术后X线片,对肘关节功能进行Flynn肱骨髁上骨折分级评定,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3例均获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8个月。33例均手法复位成功,14例有肘关节周围不同程度的张力性水疱,9例由于张力性水疱影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发生骨折再次移位,5例择期静脉麻醉下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4例行尺骨鹰嘴骨牵引治疗。患儿最后一次随访时Flynn肱骨髁上骨折评定分级:优11例,良16例,一般4例,差2例。结论: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仍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重要方法,肘关节过度屈曲位固定虽然可以提供骨折断端较稳定的固定,但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运及肘关节周围皮肤情况,及时调整治疗策略预防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手法 骨科 石膏 外科 小夹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管注药扩散平面的影像学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泽群 李义凯 +2 位作者 王荣春 叶淦湖 屠永刚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10期1-3,6,共4页
目的观察骶管注药药物在椎管内的扩散平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知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骶管注药20mL,其中2mL醋酸泼尼松龙,2mL利多卡因,10mL碘佛醇,6mL生理盐水。骶管注药完毕立即CT扫描,观察药物在椎管内的扩散平面;注药前... 目的观察骶管注药药物在椎管内的扩散平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知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骶管注药20mL,其中2mL醋酸泼尼松龙,2mL利多卡因,10mL碘佛醇,6mL生理盐水。骶管注药完毕立即CT扫描,观察药物在椎管内的扩散平面;注药前后接受Verbal Pain Score(VPS)和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结果注药后76例患者CT扫描观察结果有2例达到第4腰椎下缘,5例达到第3腰椎上缘水平59例达到第4腰椎水平,5例达到第2腰椎水平,2例达到第一腰椎水平,3例达第12胸椎水平。72例患者注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4例无改善。治疗后的VPS和ODI优于治疗前,注药前后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07)。结论骶管注药20mL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注药治疗可明显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安全简单的方法可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可帮助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注药 腰椎间盘突出 影像学 患者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