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医院奖金分配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
8
1
作者
叶水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5S期63-64,共2页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如何进一步利用好经济分配这一杠杆,使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取得双丰收,是医院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对原来分配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医院奖金的综合分配模式和一些具体调控方法。
关键词
奖金分配模式
结余提成
工作量提成
技术要素
调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凫早2号与翠峰、群体种加工“径山茶”适制性对比试验
被引量:
3
2
作者
叶水娟
屠水根
陶生坤
《中国茶叶加工》
2007年第1期30-32,共3页
本文论述了“凫早2号”与“翠峰”、“群体种”加工“径山茶”适制性对比试验,旨在为寻找比“群体种”开采早,且符合“径山茶”品质特征的无性系良种在本茶区推广。
关键词
凫早2号
翠峰
群体种
径山茶适制性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园生态种植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庞英华
叶水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0期104-105,共2页
以杭州市余杭区余杭仙宅茶厂径山茶生产基地为示范基地,通过2005—2010年的生产种植技术实践,指出茶园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投入,充分利用修剪枝叶回园,以园养园,促进茶园良性循环,从源头控制农药、化肥的污染,可有效保护茶园生态环境,...
以杭州市余杭区余杭仙宅茶厂径山茶生产基地为示范基地,通过2005—2010年的生产种植技术实践,指出茶园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投入,充分利用修剪枝叶回园,以园养园,促进茶园良性循环,从源头控制农药、化肥的污染,可有效保护茶园生态环境,达到成本低耗、资源高效、产品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减量化
再利用
资源化
生态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径山抹茶冲饮方式体验
被引量:
3
4
作者
叶水娟
《中国茶叶》
2014年第9期43-44,共2页
径山茶宴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据专家研究考证,南宋时径山茶宴用的茶类是蒸青团茶(即龙凤团茶),或蒸青散茶碾磨而成的抹茶.南宋时径山茶抹茶“点茶”,要注水七回,并要使抹茶与水融,茶汤表面显现雪沫乳花,即“沫饽”.这个过程约需数...
径山茶宴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据专家研究考证,南宋时径山茶宴用的茶类是蒸青团茶(即龙凤团茶),或蒸青散茶碾磨而成的抹茶.南宋时径山茶抹茶“点茶”,要注水七回,并要使抹茶与水融,茶汤表面显现雪沫乳花,即“沫饽”.这个过程约需数分钟.点完后,再茶汤分盛入盏供饮,一杓一盏,还要每盏茶汤的沫饽均匀.本人尝试一种现代径山原味抹茶(薄茶)一次注水的点制与喝沫饽方式,与大家分享.抹茶点制成沫饽的过程,与使用的茶碗大小,取抹茶的多少,冲泡水的温度,手握茶筅的方法,茶筅点刷的力度、速度、时间都有关系.学抹茶道,首先必须先学喝抹茶.喝完抹茶,茶碗不留沫饽是最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山茶
茶宴
注水
茶汤
蒸青
南宋
茶碗
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径山茶适制品种的研究与推广
被引量:
4
5
作者
叶水娟
余秋珠
+2 位作者
屠水根
庞英华
陶生坤
《茶叶》
2007年第3期162-164,165,共4页
用浙农139、浙农117、龙井长叶、乌牛早、薮北种、茂绿(品系)品种加工成"径山茶",以鸠坑种为对照,通过制茶品质审评、发芽期观测和理化检测,浙农139、浙农117、龙井长叶、茂绿4个品种品质均符合"径山茶"标准,春茶...
用浙农139、浙农117、龙井长叶、乌牛早、薮北种、茂绿(品系)品种加工成"径山茶",以鸠坑种为对照,通过制茶品质审评、发芽期观测和理化检测,浙农139、浙农117、龙井长叶、茂绿4个品种品质均符合"径山茶"标准,春茶开采比鸠坑种早、经济效益高,达到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适宜在径山茶产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山茶
适制品种
研究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苦参碱·印楝素对茶园主要害虫的防效
被引量:
2
6
作者
叶水娟
陈长洪
胡剑光
《中国茶叶》
2006年第2期27-27,共1页
长期以来,茶园频繁使用化学农药,使害虫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加上茶园害虫天敌被大量杀伤,导致茶园害虫暴发,防治次数增多,用药量增加。为此,从源头上控制农药残留,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天敌,是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
长期以来,茶园频繁使用化学农药,使害虫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加上茶园害虫天敌被大量杀伤,导致茶园害虫暴发,防治次数增多,用药量增加。为此,从源头上控制农药残留,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天敌,是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园建设的关键。为了推广茶叶安全生产。寻找可替代化学农药,且对茶树安全、对害虫有防效的植物农药,2005年,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农技服务中心以该镇新岭反山50亩茶园为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1%苦参碱·印楝素对茶园主要害虫的防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害虫
防效试验
主要害虫
印楝素
苦参碱
化学农药
安全生产
绿色食品茶
害虫天敌
防治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园施用酵素菌肥料初步试验
被引量:
2
7
作者
叶水娟
《中国茶叶》
2004年第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茶园
酵素菌肥料
肥效
茶叶产量
茶叶品质
酵素菌磷酸粒状肥
酵素菌叶面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制扁茶的手工辅助技术
8
作者
叶水娟
胡新光
《中国茶叶》
1997年第1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茶叶
扁茶
加工
手工辅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动龙井茶炒制机推广与应用
被引量:
2
9
作者
叶水娟
庞英华
贾芬花
《中国茶叶加工》
2006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龙井茶炒制机
应用
自动
农业生产成本
茶叶品质
可持续发展
生产机械化
微电脑控制
生产流水线
从业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径山茶质量安全生产配套技术探索与实践
10
作者
叶水娟
胡苗盛
《中国茶叶加工》
2008年第3期36-38,共3页
根据径山茶的特定生产方式,将A级绿色食品茶定位为径山茶质量安全标准,是符合径山茶生产实际,最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安全标准。改变常规栽培管理模式,采用农艺技术,控制生产期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应用植物源药剂、生物有机肥和非采茶期...
根据径山茶的特定生产方式,将A级绿色食品茶定位为径山茶质量安全标准,是符合径山茶生产实际,最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安全标准。改变常规栽培管理模式,采用农艺技术,控制生产期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应用植物源药剂、生物有机肥和非采茶期适当选用化肥、化学农药,从源头上控制农药和化肥残留,茶叶加工实行全程清洁化,是确保绿色径山茶质量安全的关键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山茶质量安全
生产配套技术
探索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若干无性系良种径山茶的品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
5
11
作者
范中信
叶淼炎
+2 位作者
叶水娟
金雅芬
吴茂棋
《茶叶》
2013年第3期141-145,共5页
本研究以鸠坑群体种为对照,用感官审评与生化呈味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乌牛早、浙农139、龙井长叶、茂绿、白茶等5只无性系茶树良种所制径山茶的品质特征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品质排序前三位的均为无性系茶树良种,依次为浙...
本研究以鸠坑群体种为对照,用感官审评与生化呈味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乌牛早、浙农139、龙井长叶、茂绿、白茶等5只无性系茶树良种所制径山茶的品质特征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品质排序前三位的均为无性系茶树良种,依次为浙农139、茂绿、龙井长叶,说明科学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仍是提升径山茶品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山茶
无性系
茶氨酸
儿茶素类
鲜爽回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医院奖金分配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
8
1
作者
叶水娟
机构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5S期63-64,共2页
文摘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如何进一步利用好经济分配这一杠杆,使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取得双丰收,是医院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对原来分配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医院奖金的综合分配模式和一些具体调控方法。
关键词
奖金分配模式
结余提成
工作量提成
技术要素
调控系数
分类号
F814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凫早2号与翠峰、群体种加工“径山茶”适制性对比试验
被引量:
3
2
作者
叶水娟
屠水根
陶生坤
机构
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农技站
余杭区农技中心
余杭区科技局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07年第1期30-32,共3页
文摘
本文论述了“凫早2号”与“翠峰”、“群体种”加工“径山茶”适制性对比试验,旨在为寻找比“群体种”开采早,且符合“径山茶”品质特征的无性系良种在本茶区推广。
关键词
凫早2号
翠峰
群体种
径山茶适制性
试验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园生态种植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庞英华
叶水娟
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农技服务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0期104-105,共2页
文摘
以杭州市余杭区余杭仙宅茶厂径山茶生产基地为示范基地,通过2005—2010年的生产种植技术实践,指出茶园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投入,充分利用修剪枝叶回园,以园养园,促进茶园良性循环,从源头控制农药、化肥的污染,可有效保护茶园生态环境,达到成本低耗、资源高效、产品优质。
关键词
茶园
减量化
再利用
资源化
生态种植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径山抹茶冲饮方式体验
被引量:
3
4
作者
叶水娟
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农业科
出处
《中国茶叶》
2014年第9期43-44,共2页
文摘
径山茶宴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据专家研究考证,南宋时径山茶宴用的茶类是蒸青团茶(即龙凤团茶),或蒸青散茶碾磨而成的抹茶.南宋时径山茶抹茶“点茶”,要注水七回,并要使抹茶与水融,茶汤表面显现雪沫乳花,即“沫饽”.这个过程约需数分钟.点完后,再茶汤分盛入盏供饮,一杓一盏,还要每盏茶汤的沫饽均匀.本人尝试一种现代径山原味抹茶(薄茶)一次注水的点制与喝沫饽方式,与大家分享.抹茶点制成沫饽的过程,与使用的茶碗大小,取抹茶的多少,冲泡水的温度,手握茶筅的方法,茶筅点刷的力度、速度、时间都有关系.学抹茶道,首先必须先学喝抹茶.喝完抹茶,茶碗不留沫饽是最好的.
关键词
径山茶
茶宴
注水
茶汤
蒸青
南宋
茶碗
茶类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径山茶适制品种的研究与推广
被引量:
4
5
作者
叶水娟
余秋珠
屠水根
庞英华
陶生坤
机构
余杭镇农技站
余杭区农技推广中心
余杭区科技局
出处
《茶叶》
2007年第3期162-164,165,共4页
文摘
用浙农139、浙农117、龙井长叶、乌牛早、薮北种、茂绿(品系)品种加工成"径山茶",以鸠坑种为对照,通过制茶品质审评、发芽期观测和理化检测,浙农139、浙农117、龙井长叶、茂绿4个品种品质均符合"径山茶"标准,春茶开采比鸠坑种早、经济效益高,达到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适宜在径山茶产区推广。
关键词
径山茶
适制品种
研究
推广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苦参碱·印楝素对茶园主要害虫的防效
被引量:
2
6
作者
叶水娟
陈长洪
胡剑光
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农技服务中心
余杭区农技推广中心
出处
《中国茶叶》
2006年第2期27-27,共1页
文摘
长期以来,茶园频繁使用化学农药,使害虫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加上茶园害虫天敌被大量杀伤,导致茶园害虫暴发,防治次数增多,用药量增加。为此,从源头上控制农药残留,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天敌,是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园建设的关键。为了推广茶叶安全生产。寻找可替代化学农药,且对茶树安全、对害虫有防效的植物农药,2005年,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农技服务中心以该镇新岭反山50亩茶园为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1%苦参碱·印楝素对茶园主要害虫的防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关键词
茶园害虫
防效试验
主要害虫
印楝素
苦参碱
化学农药
安全生产
绿色食品茶
害虫天敌
防治次数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5.11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园施用酵素菌肥料初步试验
被引量:
2
7
作者
叶水娟
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镇农技站
出处
《中国茶叶》
2004年第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茶园
酵素菌肥料
肥效
茶叶产量
茶叶品质
酵素菌磷酸粒状肥
酵素菌叶面肥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14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制扁茶的手工辅助技术
8
作者
叶水娟
胡新光
机构
浙江省余杭市余杭镇农技推广站
浙江省杭州市农业局
出处
《中国茶叶》
1997年第1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茶叶
扁茶
加工
手工辅助技术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动龙井茶炒制机推广与应用
被引量:
2
9
作者
叶水娟
庞英华
贾芬花
机构
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农技服务中心
余杭区农业局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06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龙井茶炒制机
应用
自动
农业生产成本
茶叶品质
可持续发展
生产机械化
微电脑控制
生产流水线
从业人员
分类号
TS272.3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径山茶质量安全生产配套技术探索与实践
10
作者
叶水娟
胡苗盛
机构
杭州余杭区余杭镇农办
杭州余杭区闲林镇农办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08年第3期36-38,共3页
文摘
根据径山茶的特定生产方式,将A级绿色食品茶定位为径山茶质量安全标准,是符合径山茶生产实际,最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安全标准。改变常规栽培管理模式,采用农艺技术,控制生产期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应用植物源药剂、生物有机肥和非采茶期适当选用化肥、化学农药,从源头上控制农药和化肥残留,茶叶加工实行全程清洁化,是确保绿色径山茶质量安全的关键技术措施。
关键词
径山茶质量安全
生产配套技术
探索实践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若干无性系良种径山茶的品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
5
11
作者
范中信
叶淼炎
叶水娟
金雅芬
吴茂棋
机构
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业组
不详
出处
《茶叶》
2013年第3期141-145,共5页
文摘
本研究以鸠坑群体种为对照,用感官审评与生化呈味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乌牛早、浙农139、龙井长叶、茂绿、白茶等5只无性系茶树良种所制径山茶的品质特征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品质排序前三位的均为无性系茶树良种,依次为浙农139、茂绿、龙井长叶,说明科学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仍是提升径山茶品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径山茶
无性系
茶氨酸
儿茶素类
鲜爽回甘
Keywords
Jinshan tea
clonal cultivar
theanine
catechins
sweet aftertaste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医院奖金分配模式的探讨
叶水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凫早2号与翠峰、群体种加工“径山茶”适制性对比试验
叶水娟
屠水根
陶生坤
《中国茶叶加工》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茶园生态种植技术研究
庞英华
叶水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现代径山抹茶冲饮方式体验
叶水娟
《中国茶叶》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径山茶适制品种的研究与推广
叶水娟
余秋珠
屠水根
庞英华
陶生坤
《茶叶》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1%苦参碱·印楝素对茶园主要害虫的防效
叶水娟
陈长洪
胡剑光
《中国茶叶》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茶园施用酵素菌肥料初步试验
叶水娟
《中国茶叶》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机制扁茶的手工辅助技术
叶水娟
胡新光
《中国茶叶》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自动龙井茶炒制机推广与应用
叶水娟
庞英华
贾芬花
《中国茶叶加工》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径山茶质量安全生产配套技术探索与实践
叶水娟
胡苗盛
《中国茶叶加工》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若干无性系良种径山茶的品质特征研究
范中信
叶淼炎
叶水娟
金雅芬
吴茂棋
《茶叶》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