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旗杆山隧道大纵坡斜井溶洞处治设计及其对运营期风险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罡 叶欣欣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1年第5期124-125,127,共3页
旗杆山隧道斜井通过溶蚀带时,发生突水涌泥现象,对施工及后期运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隐患。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现场实测数据,并结合隧道原设计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成套的施工处治措施和运营管养要求,斜井安全的通过了溶蚀带,并为... 旗杆山隧道斜井通过溶蚀带时,发生突水涌泥现象,对施工及后期运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隐患。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现场实测数据,并结合隧道原设计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成套的施工处治措施和运营管养要求,斜井安全的通过了溶蚀带,并为项目建成后运营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证。本文的处治措施可为类似隧道溶洞处治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蚀带 斜井 突水涌泥 处治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天台山特长隧道洞内交通转换带设计探讨
2
作者 王万平 董自超 叶欣欣 《现代交通技术》 2021年第2期38-41,52,共5页
特长公路隧道因其结构较为封闭,双洞之间连通性较差,不利于事故紧急救援和隧道内车辆保通。结合相关研究,长为15.6 km的秦岭天台山特长隧道洞内需设置交通转换带,将其用于救援和保通。通过数值分析与现场试验,进一步确定交通转换带设计... 特长公路隧道因其结构较为封闭,双洞之间连通性较差,不利于事故紧急救援和隧道内车辆保通。结合相关研究,长为15.6 km的秦岭天台山特长隧道洞内需设置交通转换带,将其用于救援和保通。通过数值分析与现场试验,进一步确定交通转换带设计关键参数及交通组织方案。交通转换带的间距、长度、宽度和角度等参数设置可为今后类似工程实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长隧道 车辆保通 交通转换带 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明挖法施工技术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欠南 叶欣欣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第8期108-109,共2页
明挖法作为一项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简单易操作,在地铁车站结构施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明显改善了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受力条件。与暗挖法相比,明挖法的工艺流程较为简单,在实际施工中偶尔出现支撑失稳与沉降超限等质量问题,致使地铁施工... 明挖法作为一项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简单易操作,在地铁车站结构施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明显改善了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受力条件。与暗挖法相比,明挖法的工艺流程较为简单,在实际施工中偶尔出现支撑失稳与沉降超限等质量问题,致使地铁施工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为了建设优质地铁工程,文章对明挖法在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中的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常见施工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挖法 地铁车站 主体结构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DE系统的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1
4
作者 叶欣欣 邵静 +4 位作者 任子扬 林倩 黄思敏 詹陈菊 宋培歌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14期1307-1314,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查找中医护...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查找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比常规护理路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截为建库至2020年12月。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0个RCT,包括28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OR=6.32,95%CI(4.61,8.67),P<0.00001]和患者满意度[OR=6.94,95%CI(4.04,11.94),P<0.00001],并减轻患者疼痛[MD=-0.54,95%CI(-0.74,-0.33),P<0.00001],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MD=-3.77,95%CI(-4.74,-2.80),P<0.00001]和住院费用[MD=-0.22,95%CI(-0.25,-0.18),P<0.00001]。同时,根据平均年龄、性别比例、发表时间、有无症状分型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其主要结局指标与其总体比较仍然较为一致。GRADE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证据质量水平有效率为中级,疼痛评分和满意度为低级,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为极低级。结论中医护理临床路径不仅能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率,减轻患者痛苦,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也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神经根型颈椎病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虎子河小流域降雨年内分配特征研究
5
作者 叶欣欣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3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结合昌图县石虎子河小流域2018—2021年的降雨数据,统计分析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集中期和集中度等指标,进一步探究降雨年内分配特征。研究表明:石虎子河小流域降雨以小雨、中雨为主,分布均匀,丰、枯水年降雨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月内... 结合昌图县石虎子河小流域2018—2021年的降雨数据,统计分析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集中期和集中度等指标,进一步探究降雨年内分配特征。研究表明:石虎子河小流域降雨以小雨、中雨为主,分布均匀,丰、枯水年降雨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月内降雨分配不均匀而旬降雨量明显波动;年内降水集中度0.79~0.82,不均匀系数超过0.8,降雨集中期为每年7月上旬;侵蚀性降雨多发生于6~8月,总体分配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数据 分配特征 石虎子河 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许忠波 叶欣欣 +1 位作者 冯欣 金桂林 《江西中医药》 2018年第12期34-37,共4页
目的:评价通过中医辩证论治选用中药方剂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进行检索,检索截止至 2018年3月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纳入和排... 目的:评价通过中医辩证论治选用中药方剂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进行检索,检索截止至 2018年3月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文献进行筛选,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文献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3篇,合计患者2091例,meta分析结果示:试验组辨证施治采用中药汤剂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4.24,95%CI(3.25,5.52),P<0.0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漏斗图显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提示meta分析结果稳定。结论: 通过个体化辩证选用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由于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结论仍需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中药 慢性脑供血不足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对ICU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玉琼 叶欣欣 +1 位作者 陶春彩 吴晓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5期449-451,共3页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ICU临床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创伤或重症感染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并表现出继发肾脏功能损害,病死率较高。临床实践表明,ARF发病迅速,机体一旦受到侵袭,会引发一系列的心血...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ICU临床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创伤或重症感染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并表现出继发肾脏功能损害,病死率较高。临床实践表明,ARF发病迅速,机体一旦受到侵袭,会引发一系列的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疾病,甚至导致尿毒症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此外,肾衰竭是一种渐进过程,ARF治疗恢复期长,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及时发现并消除疾病恶化危险因素,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对于ARF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是近年来各大医院广泛推崇的护理方法,具有预见性、有计划等优势,且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本文选择我院接诊的接受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治疗的ICU重症ARF患者,对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干预后患者的肾功能和预后改善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肾衰竭 护理管理 临床路径 肾功能 ICU 患者 预后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关系再生产下的园林生产对村落活化的启示
8
作者 叶欣欣 《美与时代(城市)》 2020年第2期56-59,共4页
文章基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针对如何可持续地活化村落,从社会关系的角度重新剖析园林生产的本质,通过园林活动的人格再生产、时间空间再生产,探索与建构适用于当下社会文明机制的园林性空间语言,将造园活动理解为社会关系... 文章基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针对如何可持续地活化村落,从社会关系的角度重新剖析园林生产的本质,通过园林活动的人格再生产、时间空间再生产,探索与建构适用于当下社会文明机制的园林性空间语言,将造园活动理解为社会关系再生产的有效手段。同时,将精神重塑、文化的再生与人居环境的统一作为村落与园林的连接点,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分析园林生产方法在村落活化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关系再生产 园林生产 村落活化 精神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庭园建筑渗透性手法在居住街区中的适用性探究
9
作者 叶欣欣 《美与时代(城市)》 2018年第4期17-19,共3页
文章通过对岭南庭园建筑渗透性空间的营建手法进行归纳,探寻其设计原则与对于环境营造的作用,并从居住街区模式在我国推行的制约因素出发,对居住街区的选址、交通、景观、功能、居住方面提出渗透性设计策略,为营造多元混合、资源共享的... 文章通过对岭南庭园建筑渗透性空间的营建手法进行归纳,探寻其设计原则与对于环境营造的作用,并从居住街区模式在我国推行的制约因素出发,对居住街区的选址、交通、景观、功能、居住方面提出渗透性设计策略,为营造多元混合、资源共享的住区环境提供理论参考与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街区 岭南庭园建筑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建筑与庭园渗透性在近代的传承与嬗变
10
作者 叶欣欣 黄华明 《美与时代(城市)》 2018年第1期18-20,共3页
基于渗透性空间构成要素的性质与尺度特点,将岭南建筑与庭园渗透性空间结构划分为静态要素、动态要素两方面。从庭园内外界面、建筑室内外界面、建筑内部区域三个层面去分析渗透性空间的实体中介与由动观、静观组成的动态路径在近代的嬗... 基于渗透性空间构成要素的性质与尺度特点,将岭南建筑与庭园渗透性空间结构划分为静态要素、动态要素两方面。从庭园内外界面、建筑室内外界面、建筑内部区域三个层面去分析渗透性空间的实体中介与由动观、静观组成的动态路径在近代的嬗变,有助于认识渗透性空间在近代的发展轨迹与空间适应性,启发思考渗透性手法对空间边界处理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建筑与庭园 渗透性空间 中介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