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双季稻主产区冬闲期绿色覆盖作物与保护性种植模式研究.Ι饲用小黑麦新品种引进筛选及适应性研究 |
叶桃林
肖小平
肖春芳
袁跃之
张帆
周孟辉
杨光立
|
《作物研究》
|
2005 |
8
|
|
2
|
湖南省双季稻主产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定位研究 Ⅰ.稻田不同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作物生长发育状况与经济效益评价 |
叶桃林
李建国
胡立峰
罗尊长
屠乃美
李琳
王丽宏
王少斌
张帆
杨光立
|
《作物研究》
|
2006 |
6
|
|
3
|
盘育抛秧对水稻生育的影响及配套技术 |
叶桃林
杨光立
李光林
汤文光
易凤银
|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4
|
两系法杂交糯高粱“湘糯粱(S)1号”丰产栽培技术 |
叶桃林
李光林
汤文光
|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5
|
两系法杂交糯高粱湘糯粱(S)1号秋季再生丰产栽培技术 |
叶桃林
李光林
汤文光
|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6
|
施N量对燕麦“保罗”鲜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肖小平
王丽宏
叶桃林
张帆
曾昭海
胡跃高
杨光立
|
《作物研究》
|
2007 |
19
|
|
7
|
湖南双季稻主产区稻草还田现状、作用机理及利用模式 |
黄凤球
孙玉桃
叶桃林
汤海涛
杨光立
|
《作物研究》
|
2005 |
19
|
|
8
|
略论洞庭湖集约农区耕作改制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
杨光立
李林
叶桃林
黄凤球
杨忠炬
汤文光
|
《作物研究》
|
1997 |
2
|
|
9
|
湘糯粱S─1高粱两用不育系选育研究 |
李光林
汤文光
叶桃林
杨光立
何英豪
|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10
|
糯高粱两用不育系“湘糯粱S-1”育性转换的光温条件与分子机理研究 |
李光林
杨光立
汤文光
叶桃林
何英豪
易凤银
|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11
|
浅谈湖南省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郭立君
曾贤杰
叶桃林
胡照云
尹颛斌
|
《湖南农业科学》
|
2016 |
13
|
|
12
|
不同浓度除草剂对两系杂交糯高粱父母本生长的影响 |
郭立君
曾贤杰
胡照云
叶桃林
尹颛斌
|
《湖南农业科学》
|
2015 |
7
|
|
13
|
两系高粱杂种优势分析 |
汤文光
刘海军
尹颛斌
叶桃林
|
《湖南农业科学》
|
2000 |
3
|
|
14
|
洞庭湖集约农区双季稻田裸大麦免耕高产低耗栽培技术 |
李林
杨忠炬
叶桃林
陈松林
张昌持
杨学武
汪双波
|
《湖南农业科学》
|
1997 |
0 |
|
15
|
两系法杂交高粱新品种湘糯粱(S)1号的选育与应用 |
陈叔君
李光林
叶桃林
杨光立
|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4 |
6
|
|
16
|
硕丰481在早稻上的应用试验 |
杨义辉
叶桃林
肖小平
王少斌
杨光立
|
《作物研究》
|
2005 |
2
|
|
17
|
湖南丘岗旱地湘两优糯粱1号春播─秋季再生高产栽培技术 |
叶桃林
刘海军
|
《湖南农业科学》
|
1999 |
2
|
|
18
|
稻田少耕分厢撒播水稻试验研究总结 |
万名选
雷幼兰
叶桃林
赵麓曼
夏国模
鲁小春
|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89 |
5
|
|
19
|
湘两优糯粱1号春播适宜密度研究初报 |
刘登望
叶桃林
刘海军
曾贤杰
汤文光
|
《湖南农业科学》
|
200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