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状黄土各向异性及卸载变形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叶朝良 朱永全 +1 位作者 刘尧军 宋亚玺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共6页
为揭示原状黄土的各向异性和卸载变形特征,从水平和竖向2个方向取样,通过湿陷性试验、压缩试验、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剪切试验和卸荷三轴试验,对郑西客运专线贺家庄隧道出口洞顶Q3黄土进行黄土各向异性及卸载变形特征试验研究。结果... 为揭示原状黄土的各向异性和卸载变形特征,从水平和竖向2个方向取样,通过湿陷性试验、压缩试验、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剪切试验和卸荷三轴试验,对郑西客运专线贺家庄隧道出口洞顶Q3黄土进行黄土各向异性及卸载变形特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土的竖向和水平方向力学指标有明显差异,竖向和水平方向的压缩模量E3~2平均值分别为5.82和6.83MPa;黄土竖向湿陷性系数平均值为0.026,明显大于水平湿陷性系数平均值0.019;抗剪强度参数中水平向黏聚力大于竖向黏聚力,内摩擦角变化不大;黄土的卸荷变形与主应力差呈线性变化规律,当主应力差减小至O~90kPa时,迅速发生破坏,破坏时应变为0.5%~3.5%;原状黄土的破坏具有突变性,主要表现在卸荷破坏变形很小,破坏变形时间短,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黄土 各向异性 力学特性 卸载三轴试验 变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砂改良土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叶朝良 李青 岳祖润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6-39,共4页
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对纯砂和水泥改良粉砂的强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粉细砂存在一定的黏聚力,其最优水泥的掺入比为3.5%;水泥掺入对粉砂来说主要体现在c值的增长上,对φ值的影响不明显;水泥... 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对纯砂和水泥改良粉砂的强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粉细砂存在一定的黏聚力,其最优水泥的掺入比为3.5%;水泥掺入对粉砂来说主要体现在c值的增长上,对φ值的影响不明显;水泥改良粉砂的强度随着龄期的延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填料 粉砂 水泥改良土 强度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夯扩碎石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叶朝良 刘尧军 冯怀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2-66,共5页
结合南水北调工程SG14标的端夯扩碎石桩施工,根据现场静载、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试验以及室内土工试验对端夯扩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承载力以及桩间土的挤密效果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带有桩端扩大头的夯扩碎石桩的桩土应力比一... 结合南水北调工程SG14标的端夯扩碎石桩施工,根据现场静载、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试验以及室内土工试验对端夯扩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承载力以及桩间土的挤密效果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带有桩端扩大头的夯扩碎石桩的桩土应力比一般碎石桩大,试验所得桩土应力比一般在[4.2,7.4]之间;桩土应力比值随荷载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并逐渐趋于稳定,桩土应力比值随桩长的增大而增大;夯扩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曲线(PS曲线)呈渐变型,没有明显的拐点或变化点出现;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随着桩长的增大,承载力也逐渐增大;夯扩碎石桩施工能有效提高桩间土的强度,同时,对改善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也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夯扩碎石桩 复合地基承载力 桩土应力比 现场试验 重型动力触探 静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反应危险性分区及施工供氧应对措施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叶朝良 朱永全 +1 位作者 梁凯芳 张天宇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51,76,共6页
研究目的:高海拔隧道具有"气压低、氧分压低、气温低"的特点,严寒缺氧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且使其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本文通过研究高原反应危险性分区及施工供氧应对措施,以期解决高海拔隧道建设这一重大难题。研究结论:(1... 研究目的:高海拔隧道具有"气压低、氧分压低、气温低"的特点,严寒缺氧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且使其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本文通过研究高原反应危险性分区及施工供氧应对措施,以期解决高海拔隧道建设这一重大难题。研究结论:(1)通过对国内外关于高原反应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的调查分析,采用高原反应检测中较为实用的临床指标:血氧饱和度SO2、肺泡氧分压PaO2、呼吸次数和心率,建立了与海拔高度的对应统计关系;(2)结合海拔高度与急性高原反应AMS发生频率,对不同海拔时的高原反应风险进行了分区,且进行了高原反应危险程度分区的和积法验证;(3)针对不同高原反应风险分区,提出了相应的供氧措施;(4)建议规范规定的供氧指标--氧气浓度降为19. 0%;(5)本研究结果可为高海拔地区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 高原反应 危险性分区 供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区桩基负摩阻力统计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8
5
作者 叶朝良 梁凯芳 王向阳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0,共5页
研究目的:在黄土地区桩基设计中,桩基负摩阻力和中性点深度的合理取值一直是研究及设计人员所关注的难点问题。本文在对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负摩阻力和中性点深度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搜集国内近30余项黄土地区桩基现场浸水试验研究成果... 研究目的:在黄土地区桩基设计中,桩基负摩阻力和中性点深度的合理取值一直是研究及设计人员所关注的难点问题。本文在对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负摩阻力和中性点深度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搜集国内近30余项黄土地区桩基现场浸水试验研究成果,对黄土地区桩基负摩阻力的取值和中性点深度进行总结及统计分析。研究结论:(1)通过大量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明确了负摩阻力取值和中性点深度的上下限范围;(2)在桩顶标高低于-5 m、桩周土湿陷性土层厚度不大于6 m且湿陷等级不大于Ⅱ级的范围内,桩周土对桩体基本没有负摩阻力产生;(3)在实际工程中,桩顶往往承受较大荷载,且工作过程中浸水湿陷几率和湿陷量远不及现场注水湿陷充分,这些因素均使实际工作桩基的中性点上移,分析建议桩基中性点出现位置(中性点深度比ln/l0)选择在0.5~0.7之间;(4)通过对大量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建议深厚层强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设计时负摩阻力取15~35 k Pa是符合实际的,并建议进一步开展黄土地区桩基础负摩阻力性状的原位试验研究,以期利用本次研究成果为深厚层强湿陷黄土地区的桩基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影响因素 负摩阻力 中性点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端炭质泥岩浸水前后动力变形特性模型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叶朝良 薛飞招 +1 位作者 冯怀平 谢玉芳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共6页
研究目的:近年来,在我国西南山区的公路、铁路建设中均出现了炭质泥岩这种特殊岩土,因其浸水后极易软化,而且发生膨胀变形,导致在荷载作用下经常发生承载力不足、沉降变形增大和边坡失稳等一系列工程地质灾害,对沉降控制标准极高的高速... 研究目的:近年来,在我国西南山区的公路、铁路建设中均出现了炭质泥岩这种特殊岩土,因其浸水后极易软化,而且发生膨胀变形,导致在荷载作用下经常发生承载力不足、沉降变形增大和边坡失稳等一系列工程地质灾害,对沉降控制标准极高的高速铁路后期运营带来极大危害。为评价桩端炭质泥岩在浸水和动荷载条件下对高铁路基沉降影响,本文通过动力模型试验研究了桩端炭质泥岩在浸水前后、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研究结论:(1)动荷载为200~400 N时,桩端炭质泥岩浸水前后的换算沉降分别在2.92~9.64 mm和36.74~63.48 mm之间,浸水后沉降变形显著增加;(2)浸水与列车动荷载是导致桩端炭质泥岩产生过大工后沉降的主要因素,水对炭质泥岩的沉降影响远大于动荷载作用;(3)荷载振动次数对滞回曲线的六项指标λ、k、d、S、ζ、η有显著影响;(4)炭质泥岩浸水后,强度、刚度明显降低,粘滞性显著增大,能量耗散能力增强,在动荷载下损伤程度明显增加,软化效应显著;(5)本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公路与铁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泥岩 动力模型试验 浸水 累积变形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线路基基床加固方法的讨论 被引量:6
7
作者 叶朝良 朱永全 郭京浩 《路基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3-64,共2页
目前既有线路基的加固改造已成为提速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路基基床的加固更为重要,虽然已有的加固方法很多,但由于既有线必须正常运营的特殊条件,其工程的可行性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作者针对一些常用的加固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引... 目前既有线路基的加固改造已成为提速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路基基床的加固更为重要,虽然已有的加固方法很多,但由于既有线必须正常运营的特殊条件,其工程的可行性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作者针对一些常用的加固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引入一种新的具有可行性的处理方法———无砂混凝土碎石桩复合地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线 路基基床 加固方法 无砂混凝土碎石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安山隧道保温层优化设计仿真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叶朝良 宋鹤 米俊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125,共4页
以高寒地区吉图珲客运专线后安山大断面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有限元建立计算模型,讨论隧道贯通前后保温层厚度对温度场的影响和保温设防段,分析结果表明:(1)距离隧道洞口越远,防止围岩出现冻结所需的保温层厚度越小;随着保温... 以高寒地区吉图珲客运专线后安山大断面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有限元建立计算模型,讨论隧道贯通前后保温层厚度对温度场的影响和保温设防段,分析结果表明:(1)距离隧道洞口越远,防止围岩出现冻结所需的保温层厚度越小;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围岩的冻结深度会相应变小;(2)隧道贯通前的保温设防段长度为450~500 m,隧道贯通后的保温段长度为720~830 m,较隧道贯通前增加了近300 m;(3)验证了后安山隧道在距洞门721 m范围内铺设5 cm厚的聚氨酯保温板的保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寒区隧道 温度场 保温层 保温设防段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季节冻土区涵洞温度场分布规律测试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叶朝良 张梓鸿 王月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20,26,共6页
以深季节冻土区在建火渤铁路工程为依托,通过对涵洞温度场的现场监测,分析总结涵洞外侧和洞内温度场分布规律,测试结果表明:(1)涵洞外侧温度场分布曲线随季节变化呈近似正弦分布。(2)冬季低温时,涵洞顶部路基本体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逐... 以深季节冻土区在建火渤铁路工程为依托,通过对涵洞温度场的现场监测,分析总结涵洞外侧和洞内温度场分布规律,测试结果表明:(1)涵洞外侧温度场分布曲线随季节变化呈近似正弦分布。(2)冬季低温时,涵洞顶部路基本体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但均为负温,内外温差较小。(3)涵洞外壁温度场呈现出明显的阴阳坡效应,阳坡测点温度较阴坡大1.9℃左右。(4)涵洞洞内各测点温度相差不大,由于风流场作用,涵洞各截面较高温度测点均出现在涵洞涵角处,涵角温度高于其他测点1.2℃左右。测试分析结果可为深季节冻土区涵洞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季节冻土区 涵洞 温度场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钢夹砂管管土摩擦系数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叶朝良 高新强 宋鹤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0-34,39,共6页
通过顶管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玻璃钢夹砂管与回填中砂之间的摩擦系数。分析了埋深、管径和压实度对管土摩擦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松砂条件下,管身摩阻力随顶进位移的增大呈线性增长,当顶进位移增大到2~3时,管身摩阻... 通过顶管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玻璃钢夹砂管与回填中砂之间的摩擦系数。分析了埋深、管径和压实度对管土摩擦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松砂条件下,管身摩阻力随顶进位移的增大呈线性增长,当顶进位移增大到2~3时,管身摩阻力达到峰值,最后趋于稳定;随着埋深的增大,摩擦系数逐渐增大,但增量逐渐变小,其值在0.26~0.28之间。(2)管径的变化基本上不会对玻璃钢管道与砂土之间的摩擦系数产生影响。在管径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埋深的增加,管身摩阻力也随之增加。(3)随着压实度的增大,摩擦系数也随之增大,压实度从75%增至95%时,摩擦系数从0.26增至0.32,说明压实度的变化对玻璃钢管道与砂土之间的摩擦系数的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土摩擦 摩擦系数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质泥岩工程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叶朝良 薛飞招 +1 位作者 谢玉芳 曹风旭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共6页
研究目的:路基沉降问题一直是交通运输行业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在西南山区公路、铁路建设中相继发现炭质泥岩这类特殊岩土,炭质泥岩亲水性强,受水后软化效应明显,这给沉降控制标准极高的高速铁路后期运营带来极大危害。本文结合桂广铁... 研究目的:路基沉降问题一直是交通运输行业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在西南山区公路、铁路建设中相继发现炭质泥岩这类特殊岩土,炭质泥岩亲水性强,受水后软化效应明显,这给沉降控制标准极高的高速铁路后期运营带来极大危害。本文结合桂广铁路某车站炭质泥岩段路基沉降治理工程,在室内通过物理、水理及力学性质试验,结合扫描电镜(SEM)试验研究该炭质泥岩的工程力学特性。研究结论:(1)炭质泥岩干密度越大,其膨胀率、膨胀力也越大;含水率越大,其体积收缩越明显,缩限含水率为7.2%~8.5%;(2)炭质泥岩颗粒呈多边形、面积较大的薄片状颗粒,浸水后颗粒崩解、面积减小,大孔隙明显增多;(3)炭质泥岩浸水前表现出明显的剪胀特性,浸水软化后表现为剪切压密,浸水软化前后其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为112.7 k Pa、4.5 k Pa和29.9°、8.1°;(4)炭质泥岩软化后的压缩变形量接近浸水前的19.6倍;浸水软化前后的压缩模量Es,1-2分别为13.0~15.0 MPa和3.0~5.0 MPa;(5)本研究结果可为炭质泥岩地层的在建和拟建交通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泥岩 崩解 SEM 浸水软化 剪切 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支护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及新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叶朝良 岳祖润 谢开仲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9-51,共3页
简述了深基坑支护设计理论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介绍了近十年来深基坑工程的主要研究成果。
关键词 基坑支护 水土压力 计算理论 设计理论 深基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兰客运专线强湿陷性黄土水稳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朝良 刘尧军 +1 位作者 李青 白金州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27,共5页
通过自行设计的崩解试验和饱和前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宝兰客运专线强湿陷性黄土水稳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宝兰强湿陷性黄土遇水前后抗压强度衰减显著,水稳性很差。压实度在100%的试样崩解时间仅为35~40min;相同时... 通过自行设计的崩解试验和饱和前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宝兰客运专线强湿陷性黄土水稳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宝兰强湿陷性黄土遇水前后抗压强度衰减显著,水稳性很差。压实度在100%的试样崩解时间仅为35~40min;相同时间下,压实度提高可以降低毛细水的上升高度,减缓其崩解速度,有效提高其抗渗性。饱和前后土样的应力应变关系均呈应变软化型变化规律;饱和前后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差值达到295.0kPa.强度衰减约7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兰客运专线 黄土 水稳性 压实度 崩解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细砂土填筑压实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朝良 李伟 张梓鸿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27,共5页
通过室内及现场试验,对粉细砂土物理力学性质和压实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粉细砂土颗粒均匀集中,通过增加单位击实功的方法不能有效提高粉细砂土的最大干密度;粉细砂土对较高含水率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且最优含水率右侧强于左侧;粉细砂... 通过室内及现场试验,对粉细砂土物理力学性质和压实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粉细砂土颗粒均匀集中,通过增加单位击实功的方法不能有效提高粉细砂土的最大干密度;粉细砂土对较高含水率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且最优含水率右侧强于左侧;粉细砂土压缩至稳定所用时间很短,碾压过程较为省时;依靠增大碾压压力来提高粉细砂土压实度的方法不可行;粉细砂土的抗剪强度峰值随法向压力增大而提高;总结了粉细砂土有约束碾压的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细砂 颗粒 压实度 有约束碾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残积土路堑边坡支挡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朝良 吴起星 田管凤 《铁道标准设计》 2003年第12期13-14,共2页
通过对一起工程滑坡的分析 ,指出在挡墙设计中对于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参数选择对支挡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
关键词 路堑边坡 支挡结构 非饱和残积土 抗剪强度 工程滑坡 滑坡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龚帕斯曲线方程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叶朝良 林育樑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4-46,共3页
  引入龚帕斯曲线方程这一预测函数对地基沉降量进行预测,通过 5个工程实例的预测表明,该方法从线形上和预测结果上与实际较为吻合,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沉降预测 龚帕斯曲线方程 三段估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九铁路某段路基病害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朝良 于炳炎 李卫国 《路基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7-108,共2页
通过对京九铁路某段路基病害的调查分析,强调在设计与施工中,应加强对路基填料的选择和压实度质量的控制。同时提出仅仅依据土的液限、塑限和颗粒分析来选择填料是不够的,还需增加相关力学性能的检测。
关键词 京九铁路 路基病害 填料 压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状残积粉质黏土的饱和度与抗剪强度关系的研究初探 被引量:7
18
作者 叶朝良 岳祖润 舒玉 《路基工程》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介绍了用常规三轴试验结果来分析原状残积粉质黏土的饱和度与抗剪强度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饱和度与凝聚力之间的回归关系方程,同时认为饱和度不是影响内摩擦角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原状残积粉质黏土 饱和度 抗剪强度 凝聚力 回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叶朝良 《路基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22,共2页
青藏铁路路基填土的压实度采用K30平板载荷试验指标和核子密度湿度仪测试指标双控检测,但两者结果往往不一致。笔者对两者的工作机理和指标的物理意义上进行了分析,对核子密度湿度仪的现场使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压实度 K30平板载荷试验 核子密度湿度仪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轴向拉伸试验仪设计及试样合理尺寸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朝良 何世鑫 侯艳乐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5,共7页
针对现有土工抗拉仪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设计改良出一套简易轴向拉伸试验仪。通过四角调节螺栓和夹具设计,消除摩擦阻力和端部应力集中,通过轴心线的控制避免试样偏心受拉。可以完成不同尺寸长方体试样的抗拉试验。 由于目前试样尺寸没有... 针对现有土工抗拉仪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设计改良出一套简易轴向拉伸试验仪。通过四角调节螺栓和夹具设计,消除摩擦阻力和端部应力集中,通过轴心线的控制避免试样偏心受拉。可以完成不同尺寸长方体试样的抗拉试验。 由于目前试样尺寸没有统一标准,为了得到试样的规范尺寸并分析试样尺寸对抗拉特性的影响,利用设计的拉伸装置,对不同截面和长细比试样进行试验。 得到的试验结果有:ω= 18.0%,ρd= 1.30 g/ cm^3时,不同截面试样平均抗拉强度值在 14. 2 ~ 14. 6 k Pa,平均极限位移值在8×10^-2~ 9×10^-2mm;ω= 22.0%,ρd= 1. 45 g/ cm^3时,不同长细比试样平均抗拉强度值在 14. 4 ~ 14. 9 k Pa,平均极限位移值与长细比的关系式可表示为 b= 9.706 7×(l/ a)-6. 97。 分析表明:只要试样的物理状态(含水率 ω和干密度ρd) 相同,不论含水率ω 是否小于或大于塑限值,抗拉强度值均不受截面和长细比的影响;含水率 ω 低于塑限值时,极限拉伸位移不随试样的截面变化;含水率高于塑限值时,极限拉伸位移与长细比呈递增的线性关系。 计算每组试样抗拉强度值的极差和标准差并分析数据的离散性,结合制样难易程度和用土量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截面边长2.5 cm,长细比3 的试样尺寸较为合理,为今后开展土体抗拉强度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抗拉试验 摩擦阻力 应力集中 合理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