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教学中地学可视化空间图示法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景芳 《地理教学》 2012年第16期35-37,共3页
在地理教学中引入地学可视化的空间图示法对地理现象的讲解与空间显示,综合了多感官交互能力的可视化表达来观察、思考地学问题,兼顾了地学研究对象的时空特征和属性特征,呈现具有动态性、多尺度和多属性的空间形态表达,为课堂教学的开... 在地理教学中引入地学可视化的空间图示法对地理现象的讲解与空间显示,综合了多感官交互能力的可视化表达来观察、思考地学问题,兼顾了地学研究对象的时空特征和属性特征,呈现具有动态性、多尺度和多属性的空间形态表达,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同时,对较为抽象的知识点进行空间场景的呈现,不仅减缓了教学的难度,也为学生更加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供了便捷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地学可视化 空间图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职业生涯启蒙教育的实践途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叶景芳 颜志荣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第20期39-42,共4页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家庭、学校、社会普遍关注的是学生的分数,认为有成绩好就可以上好大学,上好大学就可以有好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不要说上不了大学的学生,就是那些上了大学的学生很多也发现除了“上大学”就没有别的理想了,不知道...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家庭、学校、社会普遍关注的是学生的分数,认为有成绩好就可以上好大学,上好大学就可以有好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不要说上不了大学的学生,就是那些上了大学的学生很多也发现除了“上大学”就没有别的理想了,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会干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生涯教育 小学生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恩于心,回报于行 被引量:1
3
作者 叶景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1期44-46,共3页
【活动理念】学会感恩,不仅可以提升个人幸福感,还会让生活变得和谐美好。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变得优越,再加上大多还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受尽宠溺,自我意识强,总是习惯被给予和享受,忽视了父母的爱,老师、同学的爱,... 【活动理念】学会感恩,不仅可以提升个人幸福感,还会让生活变得和谐美好。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变得优越,再加上大多还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受尽宠溺,自我意识强,总是习惯被给予和享受,忽视了父母的爱,老师、同学的爱,忽视了身边的美好,并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他们已经习惯于得到,忘记了感恩,他们的感恩意识极其匮乏。所以,在小学阶段有计划地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团体辅导课,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设计 感恩 团体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例初三男生青春期自我中心思维的心理辅导
4
作者 叶景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4期40-42,共3页
一、案例描述Y,初三男生,15岁,独生子,长得眉清目秀、瘦瘦高高的,无重大躯体疾病及家族精神病史。其父母都是教师,对他要求较严格,学习成绩中等。据他母亲反映,他在初三上半学期出现了一些症状:老是说有人在看他,而别人一看他,他就紧张... 一、案例描述Y,初三男生,15岁,独生子,长得眉清目秀、瘦瘦高高的,无重大躯体疾病及家族精神病史。其父母都是教师,对他要求较严格,学习成绩中等。据他母亲反映,他在初三上半学期出现了一些症状:老是说有人在看他,而别人一看他,他就紧张,甚至想冲上去动手打看他的人。该症状已维持了两周,影响到了他的学习和生活,他有时会说不想去上学了。妈妈非常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三男生 自我中心思维 心理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贴近学生内心,有效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
5
作者 叶景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第5期22-24,共3页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其有效地适应学校学习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教育课程。”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它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内心 有效性 心理辅导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探研式教学研究——以“水循环”一节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曾呈进 叶景芳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第5期95-97,共3页
学科核心素养时代需要大力倡导探研式教学,教师需要对新课标解构分析,领会探研式教学的精髓,掌握探研式教学设计的技巧,在新一轮课改实践中快速成长。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地理 探研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细节 灵动分享 打造生态课堂——“爱上惟一的自己”课例研究报告
7
作者 杨胜丽 叶景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3期13-16,共4页
【课例产生背景】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中国知名数学家杨乐在凤凰卫视的专题节目中也提到:“国内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对孩子的期望太高、太急、太迫切,成才是一个... 【课例产生背景】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中国知名数学家杨乐在凤凰卫视的专题节目中也提到:“国内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对孩子的期望太高、太急、太迫切,成才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是一个比较自然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例研究 分享 细节 生态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