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初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叶旭辉 李伟明 +2 位作者 冯六六 刘新兵 安丽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8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预适应(MIP)对初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8例初发NSTEMI入院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前无MIP88例(无MIP组),存在MIP120例(MIP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及近期预后...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预适应(MIP)对初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8例初发NSTEMI入院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前无MIP88例(无MIP组),存在MIP120例(MIP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及近期预后情况。结果与无MIP组比较,MIP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较低(P〈0.01)。MIP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27.5%,其中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为3.3%、心力衰竭16.7%、再发心肌梗死2.5%、30d心血管死亡10.8%;无MIP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40.9%,其中VT/VF为11.3%、心力衰竭33.0%、再发心肌梗死4.5%、30d心血管死亡13.6%;与无MIP组比较,MIP组VT/VF、心力衰竭及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降低(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IP是VT/VF(OR0.27,95%CI0.08—0.89,P=0.031)、心力衰竭(OR0.41,95%CI0.21-0.78,P=0.007)和总体心血管不良事件(OR0.55,95%CI0.31-0.98,P=0.043)的显著预测因子。结论MIP可改善初发NSTEMI入院患者的近期预后,包括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VT/VF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预适应 肌酸激酶同工酶 室性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药学服务及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郭惠娟 钟明 +3 位作者 叶旭辉 郎新玲 王文明 江美芳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儿童哮喘知识知晓程度、用药依从性、肺功能和哮喘控制程度的影响,为改善哮喘患儿的药学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将126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进行知识知晓、用药依从性、合理用药、肺功能和哮喘控制...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儿童哮喘知识知晓程度、用药依从性、肺功能和哮喘控制程度的影响,为改善哮喘患儿的药学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将126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进行知识知晓、用药依从性、合理用药、肺功能和哮喘控制的调查和测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等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基础上,接受为期6个月药学服务干预,干预结束后,实施电话或上门随访跟踪调查。结果:两组患儿在哮喘知识知晓程度、用药依从性、合理用药途径、肺功能(FEV1%和PEF%)和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哮喘控制率明显提高(P<0.05),但仍然存在气雾剂使用不正确(23.81%)、控制药使用不当(20.63%)、哮喘日记欠完整(19.05%)、过分担忧药物不良反应等(14.29%)。结论:药学服务能显著改善患儿及家属对哮喘知识的知晓度,提高用药依从性和合理用药水平及肺功能和哮喘控制水平,药师应该更多提供和完善药学服务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 儿童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1
3
作者 沈励 方旭晨 +5 位作者 涂春莲 许雍耿 赵仲谋 吴炎 叶旭辉 江波杰 《临床误诊误治》 2009年第7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84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有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24例,脑性...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84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有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24例,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60例,血钠均〈130mmol/L,最低107mmol/L,血浆渗透压〈270mOsm/L,尿钠均〉80mmol/24h。中心静脉压〈6cmH2O 60例,〉12cmH2O 24例。除15例因重度颅脑损伤死于脑功能衰竭外,其余患者低钠血症均得以纠正,治愈时间为2~4周。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应密切监测血钠浓度,SIADH和CSWS发病机制与治疗措施不同,及时正确地诊治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低钠血症 并发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PIVAS成品输液执行时间准点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霓 丘艳贞 +2 位作者 叶旭辉 胡和立 程晓莉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6期999-1003,共5页
目的:通过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成品输液执行时间准点率,提升工作质量,保证患者合理、安全用药;提高员工服务理念,沟通、协调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团队协作的氛围。方法:按照"品管... 目的:通过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成品输液执行时间准点率,提升工作质量,保证患者合理、安全用药;提高员工服务理念,沟通、协调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团队协作的氛围。方法: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对提出的主要问题进行计划、实施、确认与处置(PDCA),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成品输液执行时间的准点率,计算目标达成率和进步率,并对效果进行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结果:成品输液执行时间准点率由活动前的55.20%提高至86.53%,目标达成率为122.43%。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成品输液执行时间的准点率,从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员工参与管理的意识与执行力;通过信息系统管理成品输液的执行环节,为患者临床及时安全用药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时间准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多孔陶瓷支撑体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罗马亚 陈常连 +4 位作者 黄小雨 王璀璨 叶旭辉 黄志良 张占辉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52-457,共6页
以碳化硅、硅粉为主要原料,以氧化铝和氧化钇为烧结助剂,通过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淀粉为造孔剂,采用反应烧结方式制备了系列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多孔陶瓷支撑体,并对烧成样品的物相、显微结构、孔隙率、抗折强度、孔径分布、纯水通量和耐酸... 以碳化硅、硅粉为主要原料,以氧化铝和氧化钇为烧结助剂,通过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淀粉为造孔剂,采用反应烧结方式制备了系列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多孔陶瓷支撑体,并对烧成样品的物相、显微结构、孔隙率、抗折强度、孔径分布、纯水通量和耐酸碱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的主晶相为碳化硅和氮化硅,还有少量的焦硅酸钇和塞隆;随着淀粉质量分数的增加,样品的孔隙率随之增大,样品的抗折强度随之减小,同时样品的平均孔径和纯水通量随淀粉质量分数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样品有良好的耐酸碱性能,在标准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为1.96%~2.04%、3.96%~4.13%;当淀粉的质量分数为3%时,烧成样品的孔隙率为41.8%,抗折强度为18.1 MPa,孔径主要分布在0.7μm^2.5μm之间,纯水通量最高,可达9.2 m^3/(m^2·h),综合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氮化硅 孔隙率 抗折强度 孔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体盐含量对珊瑚混凝土寿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叶旭辉 梁淑嘉 关纪文 《建筑技术开发》 2020年第18期134-136,共3页
针对南海某些岛礁区域制备珊瑚混凝土材料欠缺而导致制备的珊瑚混凝土珊瑚自重小、孔隙率大、表层粗糙、容易粘附附着物,同时孔隙中含有盐分,上述特征严重制约了混凝土的稳定性与耐久性,导致混凝土在力学性能与工作性能上欠佳。提出了... 针对南海某些岛礁区域制备珊瑚混凝土材料欠缺而导致制备的珊瑚混凝土珊瑚自重小、孔隙率大、表层粗糙、容易粘附附着物,同时孔隙中含有盐分,上述特征严重制约了混凝土的稳定性与耐久性,导致混凝土在力学性能与工作性能上欠佳。提出了一种新型珊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就地取材,用疏浚港池、航道挖出的珊瑚礁、砂和被台风海浪冲刷堆积的珊瑚礁、砂代替碎石、河砂,用海水代替淡水,配制能直接在水下施工的海水拌养珊瑚礁、砂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混凝土 配合比 材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质量控制提升药学服务能力的实践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和立 刘竟韬 +2 位作者 叶旭辉 孙莉颖 程晓莉 《抗感染药学》 2021年第11期1696-1699,共4页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管理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工作中的应用实践,优化PIVAS工作流程,改善和提升药学服务能力。方法:收集整理2018年1月—6月和2019年1月—6月PIVAS不合理医嘱干预情况...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管理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工作中的应用实践,优化PIVAS工作流程,改善和提升药学服务能力。方法:收集整理2018年1月—6月和2019年1月—6月PIVAS不合理医嘱干预情况和输液调配情况,比较、分析质量控制改善前后PIVAS不合理医嘱干预成功率、调配差错率与临床满意度。结果:通过质控标准体系的建立、多部门医务工作者沟通的提升、质控数据的分析与改善等具体措施,PIVAS不合理医嘱数明显降低,医嘱干预成功率由87.31%上升至96.82%,调配差错率0.245‰降低至0.053‰,临床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在质量控制模式下,PIVAS工作质量得到改善,与临床沟通更加顺畅,保障了患者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提升了药学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AS 药学服务 全流程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