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汽车绝缘电阻测量及其误差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叶方标 冯赞 +1 位作者 毛荣琴 王勇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17年第2期42-45,共4页
为准确获得某款电动汽车车载高压可充电储能系统(REESS)和B级电力系统负载的绝缘电阻,本文分别采用无源接地式和电压注入式两种方法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被测车辆的绝缘电阻满足GB/T 18384.3-2015的要求,但其... 为准确获得某款电动汽车车载高压可充电储能系统(REESS)和B级电力系统负载的绝缘电阻,本文分别采用无源接地式和电压注入式两种方法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被测车辆的绝缘电阻满足GB/T 18384.3-2015的要求,但其测量精度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绝缘电阻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A柱双目障碍角的测量与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方标 李继东 +1 位作者 毛荣琴 王勇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17年第5期57-59,共3页
在GB 11562-2014的基础上,依托A柱双目障碍角所满足的几何位置关系采用MATLAB进行编程,并采用MATLAB的GUI功能编制计算软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地得到A柱双目障碍角的数值。
关键词 前方视野 A柱 双目障碍角 MATLAB GB 11562-20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对称结构制动盘模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褚志刚 叶方标 张昌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45-150,171,共7页
为了消除具有旋转对称特性的制动盘重根模态对模态相关性Cross MAC值计算带来的误差,进行了制动盘的试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模态分析,提取相应的模态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巡回群和初等旋转变换重置模态振型矢量。重置后的试验模态与有限元... 为了消除具有旋转对称特性的制动盘重根模态对模态相关性Cross MAC值计算带来的误差,进行了制动盘的试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模态分析,提取相应的模态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巡回群和初等旋转变换重置模态振型矢量。重置后的试验模态与有限元模态的前9阶Cross MAC值均接近1,准确的反映了二者之间的相关程度。表明巡回群和初等旋转变换二种方法对改善旋转对称结构的模态振型相关分析都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对称结构 模态分析 模态振型 巡回群 初等旋转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动盘模态分析及其在生产线检测系统上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褚志刚 叶方标 +2 位作者 蒋忠翰 张昌福 周亚男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43-847,共5页
为确定制动盘固有频率的容差范围,首先对其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模态分析,二者固有频率的误差小于2%,各对应阶次模态振型一致。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概率设计方法对影响制动盘固有频率的各结构设计变量进行了灵敏度分析,计算了... 为确定制动盘固有频率的容差范围,首先对其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模态分析,二者固有频率的误差小于2%,各对应阶次模态振型一致。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概率设计方法对影响制动盘固有频率的各结构设计变量进行了灵敏度分析,计算了制动盘固有频率的变化范围。结果表明,制动盘盘体直径、散热辐条宽度与高度、盘体内圈厚度、盘体外圈长度与厚度和沟槽深度等尺寸对低阶固有频率具有显著影响。表明有限元概率设计技术为在线检测系统各阶固有频率容差的设定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盘 固有频率 模态分析 概率设计 容差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低速提示音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沈林邦 谭龙 +2 位作者 王子龙 张鑫 叶方标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21年第1期56-59,共4页
分析GB/T 37153—2018室内测量方法的要求,在半消声室内对某电动汽车的低速提示音系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测量效果较好。
关键词 电动汽车低速提示音 室内测量方法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可靠性试验规程制定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波 郭松 +2 位作者 冯赞 王子龙 叶方标 《重型汽车》 2019年第1期14-15,18,共3页
文章介绍了汽车可靠性试验规程制定的基本原理,通过对采集到的用户使用条件下的路面载荷谱数据和强化路面载荷谱数据进行总损伤、频域损伤和相对损伤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制定可靠性试验规程。
关键词 汽车可靠性试验 载荷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货类汽车加速噪声新旧标准测量方法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沈林邦 陈德兵 +2 位作者 张鑫 叶方标 王子龙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第18期144-148,共5页
对比分析GB 1495新旧标准对载货类汽车测量方法的差异,依据两项标准对不同类型载货类汽车进行测试,分析测量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对于N1类车辆,依据新标准相比于旧标准要求测量结果偏小,但同时限值要求降低,测量值的减小量小于标准... 对比分析GB 1495新旧标准对载货类汽车测量方法的差异,依据两项标准对不同类型载货类汽车进行测试,分析测量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对于N1类车辆,依据新标准相比于旧标准要求测量结果偏小,但同时限值要求降低,测量值的减小量小于标准值的降低量,整体呈现加严的趋势;对于N2、N3类车辆,标准限值降低的同时,测量结果增加,呈现更加严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噪声 方法对比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通过噪声声源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鑫 沈林邦 +1 位作者 王子龙 叶方标 《汽车实用技术》 2022年第8期205-209,共5页
汽车通过噪声具有频带范围宽、随车速变化快、来源众多、产生机理复杂等特点。基于麦克风阵列的波束形成和声全息方法及基于“源-路径-响应”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适合于汽车通过噪声这类非稳态工况的噪声源识别。文章概述三种方法在汽车... 汽车通过噪声具有频带范围宽、随车速变化快、来源众多、产生机理复杂等特点。基于麦克风阵列的波束形成和声全息方法及基于“源-路径-响应”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适合于汽车通过噪声这类非稳态工况的噪声源识别。文章概述三种方法在汽车通过噪声识别领域的发展历程及应用情况,分析其特点,最后展望其发展方向,为高效准确识别汽车通过噪声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通过噪声 声源识别 波束形成 声全息 传递路径分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行驶噪声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测试研究
9
作者 王佳良 沈林邦 +2 位作者 叶磊 张鑫 叶方标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22年第2期57-59,共3页
通过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测试系统,对某电动汽车进行通过噪声的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测试,确定不同速度工况下最大声源强度的位置及频率特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声源识别 行驶噪声 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