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藏族、纳西族族源及文化渊源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叶拉太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64-73,共10页
繁衍生息于喜马拉雅文化圈内的藏族和纳西族是两个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具有独特文化个性的民族。这两个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关系,成为中国西南民族史和文化史上的重要篇章。两者都在这一地区的历史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通过藏纳两地分... 繁衍生息于喜马拉雅文化圈内的藏族和纳西族是两个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具有独特文化个性的民族。这两个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关系,成为中国西南民族史和文化史上的重要篇章。两者都在这一地区的历史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通过藏纳两地分布广泛的石棺葬等考古发现和大量的藏文、汉文及纳西文的历史文献以及语言、宗教、文化等材料分析,能证明藏纳两族是同源异流的,它们之间有着更为亲近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纳西族 族源 文化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古藏文吐蕃地名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叶拉太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84-91,共8页
地名是语言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语言及地理信息。从语言及地理角度分析古藏文吐蕃地名具有重要意义。吐蕃地名的类型有它独特的一面,同时还有其地名本身的结构属性及命名特点。在命名特点上,吐蕃地名不但表现客体... 地名是语言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语言及地理信息。从语言及地理角度分析古藏文吐蕃地名具有重要意义。吐蕃地名的类型有它独特的一面,同时还有其地名本身的结构属性及命名特点。在命名特点上,吐蕃地名不但表现客体的属性或特征,而且也包含着主观感情色彩等内容,使地名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吐蕃地名不仅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而且与历史上藏民族及周边民族的活动和影响颇具关联,是一种人地关系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藏文 吐蕃地名 分类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时期“吐蕃”概念的时段分析——兼论吐蕃时期政治历史进程 被引量:1
3
作者 叶拉太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33,共6页
藏族史学界对吐蕃的历史分段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如"吐蕃王朝"、"吐蕃时期"、"吐蕃"等概念有不同的解释和时空界定,导致很难把握整个吐蕃王朝在具体时间范围内的历史进程,出现某一时段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 藏族史学界对吐蕃的历史分段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如"吐蕃王朝"、"吐蕃时期"、"吐蕃"等概念有不同的解释和时空界定,导致很难把握整个吐蕃王朝在具体时间范围内的历史进程,出现某一时段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历史分段内有不同的结论。对这些概念梳理不清,难免给吐蕃史学科建设及藏族古代史的理论研究造成诸多不便。根据藏汉文历史文献的记载及藏族古代社会历史具体发展进程及纵向分析,"吐蕃"一词的时间概念即可分为前吐蕃时期、吐蕃王朝(大蕃)时期及后吐蕃时期三个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时期 历史进程 时间概念 “吐蕃” 时段 吐蕃王朝时期 政治 时间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噶玛巴活佛系统与多康藏区关系考述 被引量:2
4
作者 叶拉太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7,共9页
噶玛巴活佛系统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最高活佛系统,该系统对多康藏区的政教影响巨大,其与多康藏区间的关系成了11世纪以来藏区政教关系的一大特点,在错综复杂的古代藏区政教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噶玛巴活佛系统宗教实力是以西藏及多... 噶玛巴活佛系统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最高活佛系统,该系统对多康藏区的政教影响巨大,其与多康藏区间的关系成了11世纪以来藏区政教关系的一大特点,在错综复杂的古代藏区政教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噶玛巴活佛系统宗教实力是以西藏及多康各地属寺和信徒为基础,以周游各地,传法收徒,调停地方纠纷,联结地方势力来保持的,从而加强与多康藏区的互动关系,在多康藏区拥有众多信教群众,并有部分地方性政教势力。同时,在西藏地方与多康藏区、多康藏区与历代中央王朝间的关系中也起到积极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噶玛巴活佛系统 多康藏区 政教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泊尔西北部洛沃的历史变迁及其与中国西藏地方间的联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叶拉太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32,共9页
尼泊尔西北部洛沃(木斯塘)地区属于藏文明辐射区,是藏文明向南传播、延伸的中间地带,也是南亚文明北传之重要通道。千百年来,洛沃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与中国西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间频繁的往来互动,留下诸多遗迹和遗物。从纵向... 尼泊尔西北部洛沃(木斯塘)地区属于藏文明辐射区,是藏文明向南传播、延伸的中间地带,也是南亚文明北传之重要通道。千百年来,洛沃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与中国西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间频繁的往来互动,留下诸多遗迹和遗物。从纵向的历史脉络来看,洛沃地区先后曾被阿里古格王国、拉达克王国、贡塘王国统治,同时又几度被亚孜王国、门宗朗王国所征服,其历史变迁极其曲折复杂。后随着廓尔喀崛起,西藏在洛沃地区的影响日益衰微,而尼泊尔逐渐加强了对洛沃的控制,到21世纪初,洛沃地区失去自治权利,完全成为尼泊尔的一个行政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沃 历史变迁 西藏 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被引量:4
6
作者 叶拉太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9,共11页
多康藏区藏族是藏族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形成发展过程一直与卫藏地区藏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考古发现和早期文献记载来看,远古时期的多康藏人与汉文史籍所载之“羌”人关系密切,藏文史书中的“董氏人”与氐羌系统人群应属同一部... 多康藏区藏族是藏族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形成发展过程一直与卫藏地区藏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考古发现和早期文献记载来看,远古时期的多康藏人与汉文史籍所载之“羌”人关系密切,藏文史书中的“董氏人”与氐羌系统人群应属同一部落群体。董氏人的部落群体从雅隆河谷一带向北、向东、向南移动和迁徙,又通过一系列分化和整合,最终形成这一特定区域的特殊族群,在不同文种以不同名称载入史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康藏区 藏族 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以来安多藏区部落及其地方政权的形成与分布情况 被引量:1
7
作者 叶拉太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28-37,共10页
元以来是西藏及其周边区域开始纳入中原王朝国家版图的关键时期,也是藏族封建地方部落政权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刻。安多藏区作为中原王朝国家和西藏地方间的缓冲区之一,其政制演变和区域发展走向一直影响着西藏腹地的政治方向。安多藏区... 元以来是西藏及其周边区域开始纳入中原王朝国家版图的关键时期,也是藏族封建地方部落政权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刻。安多藏区作为中原王朝国家和西藏地方间的缓冲区之一,其政制演变和区域发展走向一直影响着西藏腹地的政治方向。安多藏区的双重"边缘"位置使这一区域处于一种半自然状态的发展模式,地方性封建割据部落政权相继出现,且随着区域性寺院集团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地方政教联盟系统。这些部落政权形成时间不一,历史演变复杂,地域分布较广,有其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和地域发展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藏区 部落政权 形成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适与互动:清前期多康与卫藏区域之间的政教互动
8
作者 叶拉太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1-148,共8页
公元17世纪中叶,固始汗南下多康地区,征服该区域众多割据政权,打开了进入卫藏的通道,并与格鲁派联合组建甘丹颇章地方政权,从而几乎统一了整个青藏高原。在此之前,卫藏格鲁派与第悉藏巴汗的纷争使格鲁派惨遭失败,吉雪第巴作为格鲁派重... 公元17世纪中叶,固始汗南下多康地区,征服该区域众多割据政权,打开了进入卫藏的通道,并与格鲁派联合组建甘丹颇章地方政权,从而几乎统一了整个青藏高原。在此之前,卫藏格鲁派与第悉藏巴汗的纷争使格鲁派惨遭失败,吉雪第巴作为格鲁派重要政教领袖之一,不得不离开拉萨逃亡安多。吉雪第巴的到来和他的传法活动,对格鲁派后来在多康区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甘丹颇章地方政权在建立之初亦积极向东发展,委派各级人员试图治理此地,在多康发展其影响和势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前期 多康 卫藏 政教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