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网膜母细胞瘤眼球摘除术后病理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罗鑫 叶慧菁 +2 位作者 丁运刚 杜毅 杨华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47-1151,共5页
目的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侵犯眼球部位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为病情的预测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2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行眼球摘除术的单眼Rb患者。记录术后肿瘤侵犯的部位、治疗... 目的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侵犯眼球部位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为病情的预测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2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行眼球摘除术的单眼Rb患者。记录术后肿瘤侵犯的部位、治疗情况和生存情况并评估患者的5a生存率(5year probability event-free survival,5-PEFS)。随访以患者死亡或至2012年2月截止,随访时间为(46.3±29.2)个月。结果共有202例202眼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筛板及筛板前侵犯所占比例最大(40.6%),5-PEFS也最高(96.1%);筛板后视神经侵犯和视神经断端侵犯者5-PEFS分别是82.5%和40.0%,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筛板后视神经侵犯接受治疗的患者5-PEFS(91.6%)有高于未治疗者(66.7%)的趋势(P=0.09);视神经断端侵犯者接受治疗与未治疗的5-PEFS分别是50.0%和0(P〈0.01),单纯脉络膜侵犯患者5-PEFS是93.8%,巩膜侵犯患者接受和未接受辅助化疗的5-PEFS分别是57.1%和77.8%(P〉0.05)。2例眼眶侵犯患者均死亡,4例患者眼球摘除术后眼眶复发,从眼球摘除术到眼眶复发的时间是5—15个月,平均为9.8个月。结论Rb眼球摘除术后病理检查对患者预后的预测和辅助治疗有指导意义;眼球摘除术后2a,尤其1a内是Rb复发的高发期,这期间所有患者需要密切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化疗 病理 眼球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60在人视网膜母细胞瘤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罗鑫 丁运刚 +2 位作者 叶慧菁 杜毅 杨华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9-553,共5页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在未接受治疗的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患者的视网膜内原发肿瘤细胞和脉络膜、视神经等侵袭部位的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初步分析HSP60在眼球不同部位Rb细胞的表达特点及其可...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在未接受治疗的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患者的视网膜内原发肿瘤细胞和脉络膜、视神经等侵袭部位的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初步分析HSP60在眼球不同部位Rb细胞的表达特点及其可能与Rb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22例(22眼)未接受治疗的Rb患者所摘除眼球的石蜡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HSP60、HSP10和Caspase 3在视网膜内和脉络膜、视神经等侵袭部位的表达。结果 22例患者手术后病理检查眼内均见肿瘤细胞。侵袭部位见肿瘤细胞的患者21例,其中肿瘤单独侵犯视神经7例(33.3%),肿瘤单独侵犯脉络膜5例(23.8%),肿瘤同时侵犯视神经和脉络膜9例(42.9%)。脉络膜与视神经部位肿瘤细胞HSP60、HSP10的表达均比眼内肿瘤细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脉络膜与视神经部位肿瘤细胞Caspase 3的表达比眼内肿瘤细胞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结论 Rb肿瘤细胞在从视网膜内向外侵袭的过程中,可能通过升高HSP60、降低Caspase 3来促进侵袭部位肿瘤细胞的存活。但是HSP60在侵袭部位的升高是肿瘤细胞向外侵袭的原因还是结果,以及是否会进一步增强肿瘤细胞向远处转移等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热休克蛋白60 热休克蛋白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叶慧菁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05-107,共3页
中国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预算管理不科学、理财意识缺乏、资产管理不规范和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应采取加强高校预算管理、转变理财观念、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加强队伍建设等措施。
关键词 高校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相关眼病的非手术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星 叶慧菁 杨华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88-1292,共5页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AO)是一种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成人最常见的眼眶疾病之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进展可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和压迫性视神经病变,...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AO)是一种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成人最常见的眼眶疾病之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进展可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和压迫性视神经病变,导致不可逆性视力损害甚至失明。治疗上缺乏特异性,仅以临床对症治疗为主,疗效不确定,目前该病是眼科的难点。临床一线药物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二线治疗如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等,均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全面,根据TAO发病机制研发出了以替妥木单抗、利妥昔单抗为代表的多种新型靶向药物,展现出缓解炎症、控制病情的优良作用,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就TAO的非手术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非手术治疗 糖皮质激素 麦考酚酸酯 替妥木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