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价铬在斜带石斑鱼胚胎中的生物累积及其对igf2、glut2和pparg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小芳 张鹏飞 +6 位作者 曾会玲 叶恒振 冯浩 李慧莹 靳方方 梁智策 郭志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91-1198,共8页
以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水中不同浓度梯度六价铬(0、0.20、0.60、1、5、10、20、40、60和80 mg/L)在胚胎发育不同阶段(桑葚期、囊胚期、原肠末期、脑泡形成期和心脏跳动期)的生物累积及其对细胞生长基因i... 以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水中不同浓度梯度六价铬(0、0.20、0.60、1、5、10、20、40、60和80 mg/L)在胚胎发育不同阶段(桑葚期、囊胚期、原肠末期、脑泡形成期和心脏跳动期)的生物累积及其对细胞生长基因igf2和营养代谢基因glut2、pparg的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胚胎中Cr6+生物累积量和吸收率随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吸收率随胚胎发育时期的延伸而降低。在桑葚期时,斜带石斑鱼胚胎吸收Cr6+能力最强,是心脏跳动期的20倍。在桑葚期、囊胚期和原肠末期,Cr6+对胚胎中igf2和glut2基因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但对pparg基因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在原肠末期和脑泡形成期,Cr6+对胚胎中pparg基因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研究表明水中Cr6+暴露在斜带石斑鱼胚胎发育过程中有明显的生物累积,且对细胞生长水平和营养代谢有明显的影响,研究为斜带石斑鱼早期生活史阶段适宜生境和资源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生物累积 斜带石斑鱼 胚胎 IGF2 GLUT2 PPAR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Cr(Ⅲ)和Cr(Ⅵ)对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 leopardus)肝脏抗氧化指标影响
2
作者 李钰 叶恒振 +3 位作者 李争可 许悦 韦露 郭志强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34,66,共8页
将体质量(16.5±2.1)g的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幼鱼驯养在实验室0.8 m×0.6 m×0.6 m水族箱后,暴露于水相Cr(Ⅲ)(氯化铬CrCl_(3)·6H_(2)O,纯度≥99%)和Cr(Ⅵ)(重铬酸钾K_(2)Cr_(2)O_(7),纯度≥99.5%)14d... 将体质量(16.5±2.1)g的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幼鱼驯养在实验室0.8 m×0.6 m×0.6 m水族箱后,暴露于水相Cr(Ⅲ)(氯化铬CrCl_(3)·6H_(2)O,纯度≥99%)和Cr(Ⅵ)(重铬酸钾K_(2)Cr_(2)O_(7),纯度≥99.5%)14d和21 d,浓度分别为对照组、0.05 mg/L、0.1 mg/L和0.2 mg/L,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采用半静态法研究了水相Cr(Ⅲ)和Cr(Ⅵ)对豹纹鳃棘鲈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4 d时,Cr(Ⅲ)处理下,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1 d时Cr(Ⅲ处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14 d和21 d时,POD活性和GSH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Cr(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14 d和21 d时,Cr(Ⅵ)处理下,SOD和CAT活性被显著抑制(P<0.05),尤其是CAT活性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14 d和21 d时,0.2 mg/L浓度下POD活性和GSH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r(Ⅲ)与Cr(Ⅵ)处理组相比,SOD、CAT、POD活性和GSH含量大多高于Cr(Ⅵ)处理下的活性,特别是在21 d时0.2 mg/L浓度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14 d时,0.05 mg/L、0.1 mg/L和0.2mg/L浓度暴露下Cr(Ⅲ)和Cr(Ⅵ)都会抑制肝脏抗氧化能力,但是,21 d时,0.05 mg/L、0.1 mg/L和0.2 mg/L浓度暴露下Cr(Ⅲ)增强了肝脏抗氧化能力,Cr(Ⅵ)仍为抑制作用且在较低的浓度下也会对豹纹鳃棘鲈幼鱼肝脏抗氧化能力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影响,其毒性大于Cr(Ⅲ)。本研究结果可为准确评价不同价态水相铬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生理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价铬 六价铬 豹纹鳃棘鲈幼鱼 抗氧化酶活性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