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演唱中京剧唱腔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叶德敏 纪红梅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0-152,共3页
现代民族声乐演唱历经百年磨砺、传承和发展,在演唱技巧上保留传统演唱方法的同时借鉴西方美声技法,作品风格在对继承和发扬传统艺术特色的同时融入了中国戏曲曲艺元素,使作品在创作形式上更加多元化,在现代民族演唱风格上更加多样化。... 现代民族声乐演唱历经百年磨砺、传承和发展,在演唱技巧上保留传统演唱方法的同时借鉴西方美声技法,作品风格在对继承和发扬传统艺术特色的同时融入了中国戏曲曲艺元素,使作品在创作形式上更加多元化,在现代民族演唱风格上更加多样化。针对现代年轻人对国粹"京剧"了解甚少,然而对于"京歌"这种艺术形式颇为喜爱的现状,本文借助歌曲《故乡是北京》阐述了京剧元素对于民族歌唱产生的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 京歌 《故乡是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融合旅游文化,促进非遗传承发展--以天津时调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德敏 郑书斌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4-16,共3页
天津时调是天津传统的曲艺之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天津时调艺术逐渐走向衰落。为进一步使它得到保护与传承,笔者建议将时调艺术融入旅游行业进行推广及传承,提出时调艺术与旅游结合的五种形式并分... 天津时调是天津传统的曲艺之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天津时调艺术逐渐走向衰落。为进一步使它得到保护与传承,笔者建议将时调艺术融入旅游行业进行推广及传承,提出时调艺术与旅游结合的五种形式并分析其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时调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产业化 传承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同宗民歌“绣荷包”议天津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德敏 《黄河之声》 2020年第21期76-77,共2页
天津民歌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丰厚,且整个民歌的发展随着人们的实际生活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天津民歌面临失传的危机,针对这个情况,地区的文化工作人员需要制定对应的文化拯救对策,采取积极的措施拯救天津... 天津民歌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丰厚,且整个民歌的发展随着人们的实际生活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天津民歌面临失传的危机,针对这个情况,地区的文化工作人员需要制定对应的文化拯救对策,采取积极的措施拯救天津民歌文化,使得天津民歌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继续发扬。《绣荷包》是众多民歌的一种,在南北方地区都广为流传,现阶段关于天津《绣荷包》的研究较少,为此,文章以《绣荷包》为基本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天津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民歌 同宗民歌 《绣荷包》 传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跨界交融现象的探寻与思索——天津时调的创新与传承
4
作者 叶德敏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6-148,共3页
天津时调是独具天津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然而,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天津时调目前的处境岌岌可危,不仅面临着时调艺人青黄不接的局面,而且也缺少主流群体的认可。笔者在结合了近期"跨界音乐"的成功案例后,设想了一条使天津... 天津时调是独具天津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然而,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天津时调目前的处境岌岌可危,不仅面临着时调艺人青黄不接的局面,而且也缺少主流群体的认可。笔者在结合了近期"跨界音乐"的成功案例后,设想了一条使天津时调摆脱困境的道路。借助现代音乐流行性、时尚性的特点,对天津时调进行创新和改编,使其能够让更多的年轻受众所接受,从而为天津时调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更好的传承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时调 跨界音乐 现代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天津时调的传承与发展——网络互动直播和微平台将为时调迎来“第二春”
5
作者 叶德敏 《黄河之声》 2018年第4期60-61,共2页
天津时调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上世纪中叶王毓宝老先生一曲《翻江倒海》唱响中华大地,轰动整个曲艺界。然而,近年来天津时调面临传承危机,笔者设想可以借助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互动直播和微平台对天津时调进行"换血",... 天津时调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上世纪中叶王毓宝老先生一曲《翻江倒海》唱响中华大地,轰动整个曲艺界。然而,近年来天津时调面临传承危机,笔者设想可以借助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互动直播和微平台对天津时调进行"换血",最终可以让天津时调再次焕发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时调 网络直播 微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民族声乐对河南豫剧的借鉴
6
作者 叶德敏 《黄河之声》 2019年第9期22-23,共2页
豫剧以唱见长,行腔酣畅,节奏鲜明,吐字清晰,具有精准的舞台表现力,它高度的艺术性深受欢迎。我国民族声乐历经岁月的磨砺在发展中不断地汲取养分和借鉴吸收科学的演唱方法,植根于中原大地最大的地方剧种—豫剧,在吐字行腔以及韵味上可... 豫剧以唱见长,行腔酣畅,节奏鲜明,吐字清晰,具有精准的舞台表现力,它高度的艺术性深受欢迎。我国民族声乐历经岁月的磨砺在发展中不断地汲取养分和借鉴吸收科学的演唱方法,植根于中原大地最大的地方剧种—豫剧,在吐字行腔以及韵味上可以为我国民族演唱提供近距离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剧 民族演唱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旅游生产经济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叶德敏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5-18,共4页
森林旅游具有联合生产特性,在开发、利用森林旅游资源时,应该考虑其它森林资源的利用。森林旅游资源最终产品具有无形特性和消费者逆向流动特性。森林旅游的最终产品是旅游者的心理满意,是一种无形的产品;旅游者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森林旅游具有联合生产特性,在开发、利用森林旅游资源时,应该考虑其它森林资源的利用。森林旅游资源最终产品具有无形特性和消费者逆向流动特性。森林旅游的最终产品是旅游者的心理满意,是一种无形的产品;旅游者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消费者必须逆向流动到林地去消费这些“商品”。森林旅游包括准备、出发、游乐、返回、事后再现阶段,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此决定森林旅游的整体交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旅游 旅游业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