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头屑化妆品的功效评价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叶张章 王然 +2 位作者 谢小元 龚子鉴 赖维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9年第5期336-339,共4页
头皮屑是影响患者外观及心理的一种皮肤疾患,在各种治疗手段中,去头屑香波无疑是所有头皮屑患者的必然选择,正确评价去头屑化妆品的功效及安全性显得日益重要,对去头屑化妆品的功效评价方法包括:使用前后研究者临床评估、患者自我评价... 头皮屑是影响患者外观及心理的一种皮肤疾患,在各种治疗手段中,去头屑香波无疑是所有头皮屑患者的必然选择,正确评价去头屑化妆品的功效及安全性显得日益重要,对去头屑化妆品的功效评价方法包括:使用前后研究者临床评估、患者自我评价、头皮马拉色菌的检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头皮屑 化妆品 功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部、臀部红癣样花斑癣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叶张章 黎小莉 +3 位作者 刘丽 谢小元 龚子鉴 赖维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9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股部 臀部 花斑癣 红癣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荨麻疹:欧洲2009年指南和2006年指南的比较 被引量:48
3
作者 赖维 谢小元 +1 位作者 龚子鉴 叶张章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76-178,共3页
关键词 荨麻疹 指南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己脒定去屑香波的止痒和去头屑功效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谢小元 王然 +5 位作者 万苗坚 叶张章 黎晓莉 易金玲 陆春 赖维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9年第5期281-283,共3页
目的:观察0.1%己脒定去屑香波的止痒和去头屑功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自身对照研究,将受试者的头皮分成两侧,随机分别使用不含及含有0.1%己脒定的洗发香波,通过比较试验前后两侧头皮的瘙痒和头屑严重程度的临床评分及马拉色菌菌落数的变... 目的:观察0.1%己脒定去屑香波的止痒和去头屑功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自身对照研究,将受试者的头皮分成两侧,随机分别使用不含及含有0.1%己脒定的洗发香波,通过比较试验前后两侧头皮的瘙痒和头屑严重程度的临床评分及马拉色菌菌落数的变化,以评价含己脒定去屑成分香波的止痒和去头屑功效,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含0.1%己脒定香波在降低头皮多项临床评分及马拉色菌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香波,且安全性较好。结论:0.1%己脒定香波具有较好的去屑止痒及降低马拉色菌活性的功效,己脒定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安全有效的去屑剂用于去头屑香波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脒定 去屑剂 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广州监测点化妆品皮肤病发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谢淑霞 杨素莲 +5 位作者 叶张章 关蕾 赖维 万苗坚 欧风仙 郑跃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9年第5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2007年化妆品皮肤病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到广州卫生部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就诊的20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病以女性为主,20~39岁年龄段高发,占83%;职业以公司职员、自由职业及...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2007年化妆品皮肤病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到广州卫生部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就诊的20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病以女性为主,20~39岁年龄段高发,占83%;职业以公司职员、自由职业及学生为主,占64.5%。临床表现主要为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占89.50%)。共涉及化妆品355个品种,其中普通化妆品311种,以乳液水剂面霜护肤类为主,占87.6%,特殊化妆品44种,占12.4%,祛痘类产品的投诉突出,且引起的不良反应较为严重。结论:2007年广州地区化妆品皮肤病发病以接触性皮炎为主,主要涉及女性公司职员及学生,主要致病化妆品为普通护肤类产品,其中以祛痘类化妆品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化妆品皮肤病 临床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曲松次抑菌浓度诱导淋球菌耐药及交叉/多重耐药现象的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敏 龚子鉴 +8 位作者 叶张章 赵越 朱珂 刘晨 陈荣章 李美荣 尹颂超 陈智睿 赖维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利用体外次抑菌浓度法诱导耐头孢曲松淋球菌,探讨其交叉耐药与多重耐药现象,为淋球菌耐头孢曲松机制的研究提供菌株和初步的理论基础。方法:将对头孢曲松敏感的标准株WHOA、WHOC、WHOD、WHOE及临床株ZSSY016以头孢曲松次抑菌浓... 目的:利用体外次抑菌浓度法诱导耐头孢曲松淋球菌,探讨其交叉耐药与多重耐药现象,为淋球菌耐头孢曲松机制的研究提供菌株和初步的理论基础。方法:将对头孢曲松敏感的标准株WHOA、WHOC、WHOD、WHOE及临床株ZSSY016以头孢曲松次抑菌浓度法连续传代培养,定期监测生物学特性,分析诱导前后菌株RAPD图谱的改变结果,并以琼脂稀释法检测诱导前后及诱导过程中菌株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结果:诱导后菌株对头孢曲松的M IC值提高了4~256倍,对青霉素、头孢呋辛的M IC值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及大观霉素的耐药性变化未发生显著改变。结论:体外次抑菌浓度法可诱导耐头孢曲松淋球菌,诱导易感性存在菌株间的个体差异,耐头孢曲松机制与交叉耐药/多重耐药机制存在多样性。淋病治疗应合理足量应用抗生素,以防止体内诱导产生耐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球菌 次抑菌浓度诱导 头孢曲松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头光泽苔藓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黎晓丽 赖维 +3 位作者 叶张章 苏向阳 李美荣 陈剑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第1期58-60,共3页
报告龟头光泽苔藓1例。
关键词 光泽苔藓 龟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性毛表皮痣
8
作者 潘南楠 刘敏 +2 位作者 叶张章 龚子鉴 赖维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9年第5期273-274,共2页
关键词 色素性 毛表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左室重构对心功能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梁毓源 吴敏 +1 位作者 符光炳 叶张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室重构对心功能和室性心律失常(VA)的影响。方法选择DCM患者100例,其中严重VA(频发室性早搏以及短阵室速)38例,非严重VA(偶发室性早搏)24例。心功能Ⅱ级者21例,Ⅲ级者42例,Ⅳ级者37例。常规心电图及超声心...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室重构对心功能和室性心律失常(VA)的影响。方法选择DCM患者100例,其中严重VA(频发室性早搏以及短阵室速)38例,非严重VA(偶发室性早搏)24例。心功能Ⅱ级者21例,Ⅲ级者42例,Ⅳ级者37例。常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测,测定左室舒张末径(LVEDD)和长轴径(LVEDL)及短轴径(LVEDS),并由此算出二维舒张末期的球形指数(EDSI),为使取值同球形变程度具有正相关而利于分析,将EDSI-1作为研究指标。分析左室重构与心功能分级和VA的相关性。结果 DCM严重VA患者的LVEDD及EDSI-1大于非严重VA患者(P均<0.05)。DCM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LVEDD、EDSI-1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法相关性分析显示DCM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及VA程度均分别与LVEDD和EDSI-1呈正相关。结论 DCM患者的左室重构与心功能分级及VA程度紧密联系,左室重构的变化可加重心功能受损程度及VA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室性心律失常 左室重构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