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源C型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免疫治疗 被引量:11
1
作者 叶宝宏 冯平 +1 位作者 许信刚 付明哲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60-965,共6页
从陕北某绵羊养殖场猝死绵羊的肝脏和脾脏中分离得到1株细菌,通过细菌培养特性、菌体形态、菌落特征、染色特性、生化试验、外毒素测定、毒素类型的PCR检测和药敏试验等鉴定,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生长特性和生化试验结... 从陕北某绵羊养殖场猝死绵羊的肝脏和脾脏中分离得到1株细菌,通过细菌培养特性、菌体形态、菌落特征、染色特性、生化试验、外毒素测定、毒素类型的PCR检测和药敏试验等鉴定,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生长特性和生化试验结果符合产气荚膜梭菌的所有特点;该菌可产生致小白鼠死亡的外毒素,PCR检测结果证实外毒素为α毒素和β毒素;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不敏感。表明该菌为引起绵羊猝狙的C型产气荚膜梭菌,用羊梭菌疫苗紧急免疫羊群并配合应用抗生素治疗能有效控制该病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C型产气荚膜梭菌 分离鉴定 毒素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宝宏 鲍长磊 +1 位作者 付明哲 许信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5-60,共6页
【目的】建立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方法】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β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尿素梯度透析复性后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用复性... 【目的】建立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方法】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β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尿素梯度透析复性后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用复性的β毒素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优化间接ELISA试验条件,建立其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考察,并用其对521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通过诱导、纯化和复性,获得了纯度较高且具有良好反应原性的β毒素重组蛋白。间接ELISA条件为:抗原最佳包被质量浓度为5.0μg/mL,阳/阴性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50,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度为1∶2 500,以含50g/L脱脂奶粉的PBST作为封闭液,37℃封闭1h,抗原抗体作用1h,TMB显色30min。间接ELISA的判定标准为OD450≥0.313为阳性,OD450〈0.313为阴性;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的特异性为96%,敏感性为98%;批内变异系数在3%-4%,批间变异系数在9%以下。利用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521份临床山羊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表明,抗体阳性率为72.5%。【结论】对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进行了原核表达,成功建立了其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为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Β毒素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病与非典型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
3
作者 叶宝宏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9年第3期85-86,共2页
榆林市某猪场发生疫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最后确诊为仔猪圆环病毒病、中猪非典型猪瘟,同时继发细菌感染。通过对发病猪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关键词 圆环病毒病 非典型猪瘟 实验室检验 诊断 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部分地区山羊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英珍 鄢明华 +5 位作者 李秀丽 徐贵财 朱辉 王东 张莉 叶宝宏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5期133-133,共1页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河南周口、商丘地区8批4 705只临床健康山羊进行血清衣原体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有211只山羊血清抗体呈阳性,其检出率在2.13%-6.19%,平均为4.48%。由此证明,上述被检地区潜在着山羊衣原体病流行的危险,当地兽...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河南周口、商丘地区8批4 705只临床健康山羊进行血清衣原体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有211只山羊血清抗体呈阳性,其检出率在2.13%-6.19%,平均为4.48%。由此证明,上述被检地区潜在着山羊衣原体病流行的危险,当地兽医检疫部门应重视对山羊衣原体病的检疫与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山羊 衣原体病 血清学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棘豆化学成分研究 Ⅱ.石油醚萃取部位成分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童德文 赵宝玉 +1 位作者 陈慧婧 叶宝宏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5年第1期8-10,共3页
甘肃棘豆粉乙醇热回流 ,回收溶剂后 ,用 1mol/lHCl酸化 ,抽滤 ,滤渣用石油醚萃取 ,回收石油醚 ,得到石油醚萃取部位。取该部位硅胶层析柱 ,先用石油醚 ,石油醚∶氯仿 (v/v) 5 0∶1、30∶1、2 0∶1、15∶1、10∶1、8∶1、5∶1、2∶1、1∶... 甘肃棘豆粉乙醇热回流 ,回收溶剂后 ,用 1mol/lHCl酸化 ,抽滤 ,滤渣用石油醚萃取 ,回收石油醚 ,得到石油醚萃取部位。取该部位硅胶层析柱 ,先用石油醚 ,石油醚∶氯仿 (v/v) 5 0∶1、30∶1、2 0∶1、15∶1、10∶1、8∶1、5∶1、2∶1、1∶4 ,氯仿洗脱 ,每 2 0ml收集一份。再用氯仿∶乙酸乙酯 (v/v ) 10∶1、1∶1,乙酸乙酯洗脱 ,每 4 0ml收集一份 ,共收集 5 85份 ,TLC检测 ,合并相同部分。石油醚萃取部位作GC -MS ,显示有 93种化合物 ,确认了 18种化合物的结构 ,其中酯 13种 ,烷烃 3种 ,羧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位 石油醚 化学成分 TLC 成分分析 GC-MS HC 萃取 乙酸乙酯 氯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