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Tb/Sm掺杂Ba_(2)CaB_(2)Si_(4)O_(14)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夏鹏举 张宇菲 +3 位作者 叶子言 方婉婷 徐慢 戴武斌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60-166,共7页
以Ce^(3+)、Tb^(3+)、Sm^(3+)为掺杂离子,以Na^(+)离子为电荷补偿剂,以Ba_(2)CaB_(2)Si_(4)O_(14)(BCBSO)为基质,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单相白光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表征了Ba_(2)CaB_(2)Si_(4)O_(14):Ce^(3+)/Tb^(3+... 以Ce^(3+)、Tb^(3+)、Sm^(3+)为掺杂离子,以Na^(+)离子为电荷补偿剂,以Ba_(2)CaB_(2)Si_(4)O_(14)(BCBSO)为基质,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单相白光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表征了Ba_(2)CaB_(2)Si_(4)O_(14):Ce^(3+)/Tb^(3+)/Sm^(3+)荧光粉的结构特点和发光性能,利用色度坐标分析得到荧光粉的发光颜色和色度坐标点。结果表明:掺杂离子成功进入基质的格位,并且不会引起基质晶体结构的改变,在近紫外光的激发下,Ce^(3+)、Tb^(3+)、Sm^(3+)能够实现良好的蓝青色、绿色、橙红色光的发射,实验证实了不同稀土离子(Ce^(3+),Tb^(3+),Sm^(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经过光色的复合可以实现良好的白光发射及光色可调,色度坐标为(0.3498,0.3394),色温为4776.3 K,能实现良好的暖白光发射。测试计算了样品的内量子效率为56.1%,在573 K的测试条件下,样品的发光强度仍能保持室温下强度的85%,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用于白光发光二极管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性能 白光荧光粉 Ba_(2)CaB_(2)Si_(4)O_(14) 固相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