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羌塘盆地内部结构与反射地震勘探技术分析
1
作者
卢占武
李文辉
+3 位作者
陈明春
叶天生
李井元
李洪强
《矿产勘查》
2024年第5期803-810,共8页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羌塘盆地海相地层保存较为完整,是中国最大的中生代海相含油气盆地。羌塘盆地的油气地震勘探经历了近30年的历程,在仪器设备、采集技术、数据处理和解释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对羌塘盆地油气资源战略调查起到了关...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羌塘盆地海相地层保存较为完整,是中国最大的中生代海相含油气盆地。羌塘盆地的油气地震勘探经历了近30年的历程,在仪器设备、采集技术、数据处理和解释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对羌塘盆地油气资源战略调查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总结了羌塘盆地反射地震勘探的历程和数据采集参数,根据笔者团队多年积累的资料,揭示出羌塘盆地基底及上覆地层的结构,分析了有利圈闭构造及其对油气的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羌塘盆地油气地震勘探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建议从改善激发、接收条件,优化观测系统,开展针对性处理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提高反射地震资料品质,获得高质量的地震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内部结构
反射地震勘探
技术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羌塘盆地可控震源采集试验分析
被引量:
13
2
作者
李忠雄
卫红伟
+2 位作者
马龙
尹吴海
叶天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9-208,共10页
在北羌塘坳陷的托纳木—笙根地区和南羌塘坳陷的隆鄂尼—鄂斯玛—玛曲地区分别进行了常规可控震源、低频可控震源、大吨位可控震源激发因素试验及高密度、高覆盖、宽线地震采集因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激发因素为:常规可控震源振动台...
在北羌塘坳陷的托纳木—笙根地区和南羌塘坳陷的隆鄂尼—鄂斯玛—玛曲地区分别进行了常规可控震源、低频可控震源、大吨位可控震源激发因素试验及高密度、高覆盖、宽线地震采集因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激发因素为:常规可控震源振动台次3台1次,驱动幅度70%,扫描频率6~84Hz,扫描长度18s;低频可控震源振动台次2台1次,驱动幅度60%,扫描频率1.5~84Hz,扫描长度16s;大吨位可控震源振动台次2台1次,驱动幅度70%,扫描频率6~84Hz,扫描长度16s。尽管可控震源单炮记录无法与炸药井炮相比,但应用高密度高覆盖可控震源采集技术仍能获得质量优于或相当于井炮的原始数据。采用高密度—高覆盖—宽线可控震源采集技术,在羌塘盆地首次获得了可用于地质构造解释的较高质量地震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地震采集试验
可控震源
高覆盖
宽线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几种经编织物的隔声性能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昆
叶天生
《针织工业》
2010年第1期19-20,共2页
阐述了织物隔声和吸声的原理,介绍了对6块经编织物进行隔声测试时所需试样的准备、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所有织物在低频区间隔声效果都不好,而织物对125Hz的声波隔绝效果都很好,对500Hz的声波的隔绝效果也较好,...
阐述了织物隔声和吸声的原理,介绍了对6块经编织物进行隔声测试时所需试样的准备、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所有织物在低频区间隔声效果都不好,而织物对125Hz的声波隔绝效果都很好,对500Hz的声波的隔绝效果也较好,对2000Hz的声波的隔绝效果不同,双针床间隔织物和单针床织物对声波的隔绝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隔声
经编织物
双针床间隔织物
双针床绒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羌塘盆地高密度高覆盖宽线采集技术试验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忠雄
尹吴海
+4 位作者
蒋华中
叶天生
马龙
卫红伟
赵刚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6-636,共11页
为了提高羌塘盆地地震资料采集质量,早日实现该地区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突破,2015年在北羌塘坳陷、中央隆起带和南羌塘坳陷分别进行了常规可控震源、低频可控震源、大吨位可控震源、炸药震源激发试验及高密度、高覆盖宽线采集试验,取得以...
为了提高羌塘盆地地震资料采集质量,早日实现该地区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突破,2015年在北羌塘坳陷、中央隆起带和南羌塘坳陷分别进行了常规可控震源、低频可控震源、大吨位可控震源、炸药震源激发试验及高密度、高覆盖宽线采集试验,取得以下认识:(1)最佳激发因素。常规可控震源振动台次为3台1次,驱动幅度为70%,扫描频率为6.0~84.0Hz,扫描长度为18s;低频可控震源振动台次为2台1次,驱动幅度为60%,扫描频率为1.5~84.0Hz,扫描长度为16s;大吨位可控震源振动台次为2台1次,驱动幅度为70%,扫描频率为6.0~84.0Hz,扫描长度为16s。炸药震源为单井高速层下7m激发,最浅井深18m,药量18kg;组合激发方式为2口井×15m×12kg或3口井×12m×8kg。(2)尽管可控震源单炮的能量、信噪比、频谱及子波一致性与炸药震源相比并不占优,但可控震源激发在高密度高覆盖采集条件下仍能获得等同于或明显优于井炮激发质量的地震资料。(3)基于"环保、安全、经济、高效"考虑,羌塘盆地宜采用可控震源和井炮联合的高密度、高覆盖宽线采集方案,可控震源最佳观测系统为3L3S或2L3S,覆盖次数960次以上;井炮震源最佳观测系统为2L3S或3L2S,覆盖次数为300~36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地震采集试验
可控震源
高密度
高覆盖
宽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羌塘盆地内部结构与反射地震勘探技术分析
1
作者
卢占武
李文辉
陈明春
叶天生
李井元
李洪强
机构
自然资源部深地科学与探测技术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
中国地质科学院
出处
《矿产勘查》
2024年第5期803-81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4135)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项(2019QZKK0701)联合资助。
文摘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羌塘盆地海相地层保存较为完整,是中国最大的中生代海相含油气盆地。羌塘盆地的油气地震勘探经历了近30年的历程,在仪器设备、采集技术、数据处理和解释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对羌塘盆地油气资源战略调查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总结了羌塘盆地反射地震勘探的历程和数据采集参数,根据笔者团队多年积累的资料,揭示出羌塘盆地基底及上覆地层的结构,分析了有利圈闭构造及其对油气的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羌塘盆地油气地震勘探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建议从改善激发、接收条件,优化观测系统,开展针对性处理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提高反射地震资料品质,获得高质量的地震剖面。
关键词
羌塘盆地
内部结构
反射地震勘探
技术建议
Keywords
the Qiangtang basin
internal structure
reflection seismic exploration
technology suggestion
分类号
TE1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羌塘盆地可控震源采集试验分析
被引量:
13
2
作者
李忠雄
卫红伟
马龙
尹吴海
叶天生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青海物探处
中国石化中南石油局第五物探大队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9-208,共10页
基金
中国国土资源部陆域能源矿产地质调查计划项目"西藏托纳木-笙根地区油气地质调查(2015-01-01-01-002)"和"西藏隆鄂尼-鄂斯玛地区油气地质调查(2015-01-01-01-001)"联合资助
文摘
在北羌塘坳陷的托纳木—笙根地区和南羌塘坳陷的隆鄂尼—鄂斯玛—玛曲地区分别进行了常规可控震源、低频可控震源、大吨位可控震源激发因素试验及高密度、高覆盖、宽线地震采集因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激发因素为:常规可控震源振动台次3台1次,驱动幅度70%,扫描频率6~84Hz,扫描长度18s;低频可控震源振动台次2台1次,驱动幅度60%,扫描频率1.5~84Hz,扫描长度16s;大吨位可控震源振动台次2台1次,驱动幅度70%,扫描频率6~84Hz,扫描长度16s。尽管可控震源单炮记录无法与炸药井炮相比,但应用高密度高覆盖可控震源采集技术仍能获得质量优于或相当于井炮的原始数据。采用高密度—高覆盖—宽线可控震源采集技术,在羌塘盆地首次获得了可用于地质构造解释的较高质量地震数据。
关键词
羌塘盆地
地震采集试验
可控震源
高覆盖
宽线剖面
Keywords
Digital storage
Seismic response
Seismic waves
Seismology
Testing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几种经编织物的隔声性能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昆
叶天生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
出处
《针织工业》
2010年第1期19-20,共2页
文摘
阐述了织物隔声和吸声的原理,介绍了对6块经编织物进行隔声测试时所需试样的准备、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所有织物在低频区间隔声效果都不好,而织物对125Hz的声波隔绝效果都很好,对500Hz的声波的隔绝效果也较好,对2000Hz的声波的隔绝效果不同,双针床间隔织物和单针床织物对声波的隔绝效果最好。
关键词
噪声
隔声
经编织物
双针床间隔织物
双针床绒织物
分类号
TS101.3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羌塘盆地高密度高覆盖宽线采集技术试验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忠雄
尹吴海
蒋华中
叶天生
马龙
卫红伟
赵刚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物探处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中南分公司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6-636,共11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陆域能源矿产地质调查计划西藏托纳木-笙根地区油气地质调查([2015]01-01-01-002)
西藏隆鄂尼-鄂斯玛地区油气地质调查([2015]01-01-01-001)
西藏半岛湖地区油气地质调查([2015]01-01-01-003)项目联合资助~~
文摘
为了提高羌塘盆地地震资料采集质量,早日实现该地区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突破,2015年在北羌塘坳陷、中央隆起带和南羌塘坳陷分别进行了常规可控震源、低频可控震源、大吨位可控震源、炸药震源激发试验及高密度、高覆盖宽线采集试验,取得以下认识:(1)最佳激发因素。常规可控震源振动台次为3台1次,驱动幅度为70%,扫描频率为6.0~84.0Hz,扫描长度为18s;低频可控震源振动台次为2台1次,驱动幅度为60%,扫描频率为1.5~84.0Hz,扫描长度为16s;大吨位可控震源振动台次为2台1次,驱动幅度为70%,扫描频率为6.0~84.0Hz,扫描长度为16s。炸药震源为单井高速层下7m激发,最浅井深18m,药量18kg;组合激发方式为2口井×15m×12kg或3口井×12m×8kg。(2)尽管可控震源单炮的能量、信噪比、频谱及子波一致性与炸药震源相比并不占优,但可控震源激发在高密度高覆盖采集条件下仍能获得等同于或明显优于井炮激发质量的地震资料。(3)基于"环保、安全、经济、高效"考虑,羌塘盆地宜采用可控震源和井炮联合的高密度、高覆盖宽线采集方案,可控震源最佳观测系统为3L3S或2L3S,覆盖次数960次以上;井炮震源最佳观测系统为2L3S或3L2S,覆盖次数为300~360次。
关键词
羌塘盆地
地震采集试验
可控震源
高密度
高覆盖
宽线
Keywords
QiangTang Basin, seismic acquisition test, vibroseis, high-density, high-fold, wide line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羌塘盆地内部结构与反射地震勘探技术分析
卢占武
李文辉
陈明春
叶天生
李井元
李洪强
《矿产勘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羌塘盆地可控震源采集试验分析
李忠雄
卫红伟
马龙
尹吴海
叶天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几种经编织物的隔声性能
杨昆
叶天生
《针织工业》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羌塘盆地高密度高覆盖宽线采集技术试验
李忠雄
尹吴海
蒋华中
叶天生
马龙
卫红伟
赵刚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