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在线监控系统的泸定水电站水工管理探析和应用
1
作者 李文旭 叶坤 +2 位作者 刘鹏飞 蒲国庆 王利杰 《四川水力发电》 2025年第1期84-87,共4页
通过对泸定大坝安全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的研究,结合粘土心墙堆石坝的技术特点,在保留原有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对大坝在线监控系统进行了系统升级,通过软硬件结合,集成管理培训,对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进行了有效提升,对在线监控系统在大坝安全... 通过对泸定大坝安全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的研究,结合粘土心墙堆石坝的技术特点,在保留原有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对大坝在线监控系统进行了系统升级,通过软硬件结合,集成管理培训,对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进行了有效提升,对在线监控系统在大坝安全管理中的建设与应用进行了探讨。文章可为同类型水电站大坝的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和安全管理组织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心墙堆石大坝 在线监控系统 系统建设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理论非线性项对壁板颤振特性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骆雨潇 叶坤 叶正寅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7-587,共11页
目前,活塞理论非线性项对壁板颤振的影响规律尚未得到系统性总结。基于一、二、三阶活塞理论建立了超声速气流下的二维简支非线性壁板颤振的运动方程。应用李雅普诺夫间接法分析受热简支壁板的稳定性,基于数值分析法对壁板颤振方程进行... 目前,活塞理论非线性项对壁板颤振的影响规律尚未得到系统性总结。基于一、二、三阶活塞理论建立了超声速气流下的二维简支非线性壁板颤振的运动方程。应用李雅普诺夫间接法分析受热简支壁板的稳定性,基于数值分析法对壁板颤振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研究活塞理论非线性项对壁板颤振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在小温升比下,一阶活塞理论下壁板响应仅表现为收敛运动和单周期极限环颤振,而高阶活塞理论下,壁板响应表现更为复杂,除了上述特征之外,还存在多周期极限环颤振和混沌运动等更加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现象;②随着马赫数的增加,一阶活塞理论和高阶活塞理论下的壁板动态响应出现显著差异时所需的动压和温升比逐渐减小;③在高马赫数与较高动压下,二阶活塞理论和三阶活塞理论的计算结果出现显著差异,同时在高温升比下,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④当壁板动态响应特征基本一致时,高阶活塞理论计算的位移响应峰值通常小于一阶活塞理论计算结果,最大误差可达到约16.66%。文中研究结果对于实际工程应用中在不同条件下如何选择适用的简支壁板颤振分析方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理论 稳定性 壁板颤振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材料微尺度凹坑流滑移速度特性研究
3
作者 张昭朋 叶正寅 叶坤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6,I0002,共10页
凹坑构型是疏水材料中常见且重要的结构形式,认识和揭示此类凹坑结构的滑移速度特性对于疏水材料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采用离散统一气体动理论,在Kn=0.01~0.5范围内,对低速二维凹坑流动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同Kn值下,滑... 凹坑构型是疏水材料中常见且重要的结构形式,认识和揭示此类凹坑结构的滑移速度特性对于疏水材料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采用离散统一气体动理论,在Kn=0.01~0.5范围内,对低速二维凹坑流动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同Kn值下,滑移速度规律呈现显著差异:随着凹坑尺寸减小(Kn> 0.3),凹坑区的滑移速度小于平滑壁面的滑移速度;而随着凹坑尺寸增大(Kn <0.2),凹坑区的滑移速度大于平滑壁面的滑移速度;在凹坑两端,统计平均滑移速度会出现跳跃,随着Kn数增加,这种跳跃现象越来越强。上述演化特征表明,在设计疏水微结构时,Kn不能大于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材料 微尺度 滑移速度特性 旋涡特性 离散统一气体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学模态分解和本征正交分解对圆柱绕流稳定性的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叶坤 武洁 +1 位作者 叶正寅 屈展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9-607,共9页
对雷诺数Re=100下的圆柱绕流非定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别采用DMD方法和POD方法对圆柱绕流卡门涡街发展过程中的不稳定平衡阶段、过渡阶段以及稳定极限环阶段进行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DMD方法准确地提取了不稳定平衡阶段和过渡阶... 对雷诺数Re=100下的圆柱绕流非定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别采用DMD方法和POD方法对圆柱绕流卡门涡街发展过程中的不稳定平衡阶段、过渡阶段以及稳定极限环阶段进行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DMD方法准确地提取了不稳定平衡阶段和过渡阶段中的不稳定模态以及频率,在稳定极限环阶段准确提取了脱落涡模态及其高阶谐波模态和频率。DMD方法不仅可以高效提取主要流场结构模态和频率,且可分析相应模态的稳定性,从而得到动力学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主要特征。POD方法中较少的模态包含流场绝大部分的能量,通过对模态系数进行FFT分析,可得到模态频率,但有时会存在多个频率耦合的模态,且POD方法无法判断所提取模态的稳定性,因此,POD方法主要得到的是动力学系统在空间上的主要特征。另外,DMD方法对流动类型范围的适用性更广。因此,在对复杂动力学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时,DMD方法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模态分解 本征正交分解 圆柱绕流 卡门涡街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舵面热气动弹性不确定性及全局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叶坤 叶正寅 +2 位作者 屈展 邬晓敬 张伟伟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8-289,共12页
鉴于高超声速中气动热预测的不确定性影响热气动弹性分析的可靠性,提出一种温度分布参数化模型,基于此模型,对高超声速舵面热气动弹性中气动热的不确定性及全局灵敏度进行分析,分析方法:求解N-S方程得到物面的温度分布,对此温度分布进... 鉴于高超声速中气动热预测的不确定性影响热气动弹性分析的可靠性,提出一种温度分布参数化模型,基于此模型,对高超声速舵面热气动弹性中气动热的不确定性及全局灵敏度进行分析,分析方法:求解N-S方程得到物面的温度分布,对此温度分布进行参数化,分别采用蒙特卡罗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方法和稀疏网格数值积分(spare grid numerical integration,SGNI)方法生成不确定性及全局灵敏度分析所需样本,对所有样本都进行热气动弹性分析,热气动弹性分析过程为:由样本得到温度分布,基于此温度分布,考虑热应力和材料属性的影响,对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将结构模态插值到气动网格,采用基于CFD的当地流活塞理论进行了气动弹性分析.分别在两种飞行状态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M=5,H=15 km,结构固有频率和颤振分析结果的变异系数约为5.83%;(2)M=6,H=15 km,结构和颤振分析结果的变异系数约为8.84%.两种状态下,两个不确定参数的全局灵敏度都在50%左右,两者耦合作用很小,约为0.与MCS方法相比,SGNI方法显著的提高了不确定性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热气动弹性 不确定性分析 全局灵敏度 稀疏网格方法 当地流活塞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热气动弹性中结构热边界影响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叶坤 叶正寅 屈展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于分层求解思路研究结构热边界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全动舵面和翼面结构热气动弹性特性的影响。首先,基于CFD求解N-S方程得到热环境,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的瞬态热传导分析,进而分析结构由于温度梯度产生的热应力和温度对材料属性的影响下... 基于分层求解思路研究结构热边界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全动舵面和翼面结构热气动弹性特性的影响。首先,基于CFD求解N-S方程得到热环境,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的瞬态热传导分析,进而分析结构由于温度梯度产生的热应力和温度对材料属性的影响下的模态固有特性,然后将结构振型插值到气动网格上,最后,通过求解Euler方程得到流动参数,基于CFD的当地流活塞理论计算气动力,在状态空间中进行了气动弹性分析。通过对4组结构模型进行热气动弹性分析,研究了结构热边界对舵面和翼面热气动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全动舵面而言,结构热边界首先会影响舵轴处结构的热传导过程及温度分布,进而对结构固有频率、频率间距、颤振速度以及颤振频率的变化产生的影响达到了16%。对翼面而言,结构热边界对结构固有频率、频率间距、颤振速度以及颤振频率的变化产生的影响约为1%。因此,工程实际当中,进行热气动弹性分析时应采用合理的结构热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热气动弹性 结构热边界 气动加热 当地流活塞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D方法的翼型大迎角失速流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叶坤 叶正寅 +1 位作者 武洁 屈展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8-528,共11页
基于剪切应力输运湍流模型的SST-DDES混合方法对NACA0012翼型大迎角分离流动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采用动力学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数学工具对失速初始状态、浅失速状态以及深失速状态的流场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剪切应力输运湍流模型的SST-DDES混合方法对NACA0012翼型大迎角分离流动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采用动力学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数学工具对失速初始状态、浅失速状态以及深失速状态的流场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DMD方法准确地提取了翼型大迎角流动中的主频和高阶倍频及对应的流场模态结构;与FFT分析结果相比,频率最大差异小于0.16%;且发现两者提取的频率在流动中的主导作用顺序也一致。通过特征值对相应的模态进行稳定性分析,所有模态的放大率均非常小,所有模态处于弱发散、弱收敛或稳定极限环状态。DMD提取的一阶模态主要表现为分离涡演化过程中最主要的静止分离涡结构,前三阶低频对应的模态涡结构与流动中以此频率进行演化的涡结构比较一致,更高阶的倍频主要表现为尾涡和尾迹区的涡结构。且发现不同模态系数之间存在相位差,说明分离涡流动中不同频率对应的涡结构运动不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绕流 失速 稳定性分析 动力学模态分解 稳定极限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进气道气动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叶坤 叶正寅 屈展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70-2277,共8页
为了研究气动弹性对高超声速进气道性能的影响,基于模态方法对不同厚度的二维进气道薄壁结构进行气动弹性分析。首先,对DLR中GK01二维进气道实验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以此模型为研究对... 为了研究气动弹性对高超声速进气道性能的影响,基于模态方法对不同厚度的二维进气道薄壁结构进行气动弹性分析。首先,对DLR中GK01二维进气道实验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以此模型为研究对象,在时域内,对不同厚度的二维进气道薄壁结构进行气动弹性分析,其中二维进气道的模态数据从三维模态数据中提取。计算结果表明:(1)随薄壁结构厚度的增加,进气道的气动弹性特性由发散变为收敛,由于结构的固有频率比较接近,广义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历程表现出"拍"效应;(2)即使是较小幅度的振动,也会对进气道性能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对于本文模型,其流量系数、总压恢复系数和压升比的最大变化幅度分别达到14.34%,25.07%和110.37%。因此,设计进气道结构时,应考虑气动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进气道 气动弹性 流量系数 总压损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挡风墙高度和距离优化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叶坤 李人宪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0-246,共7页
为探讨挡风墙对列车横向气动性能的影响,基于可压缩粘性流体Navier-Stokes方程和k-ε两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计算了列车在直线和不同半径曲线线路上运行时,不同挡风墙高度和距离的275种工况下列车侧向力和侧翻力矩,获得了... 为探讨挡风墙对列车横向气动性能的影响,基于可压缩粘性流体Navier-Stokes方程和k-ε两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计算了列车在直线和不同半径曲线线路上运行时,不同挡风墙高度和距离的275种工况下列车侧向力和侧翻力矩,获得了最佳挡风墙高度和距离.研究结果表明:在列车速度为200~400 km/h,风速为20~40 m/s的条件下,列车在直线线路上运行的最佳挡风墙高度和距离分别约为1.90和3.90 m;当弯道半径为1000~7000 m时,曲线线路最佳挡风墙高度随弯道半径增大线性减小,最佳挡风墙距离与弯道半径关系不大,约4.50 m;风速和列车速度对挡风墙的最佳高度和最优距离影响很小;如果挡风墙高度过低或距离过近,头车和尾车所受侧向力和侧翻力矩方向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挡风墙 最佳高度和距离 数值分析 有限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D和POD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凹腔流动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叶坤 叶正寅 +1 位作者 武洁 屈展 《气体物理》 2016年第5期39-51,共13页
开式凹腔作为超燃冲压发动机中增加掺混和稳焰的装置,其流动稳定性的研究对深入理解凹腔增加掺混和稳焰机理以及凹腔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基于大涡模拟方法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开式凹腔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别采用动力... 开式凹腔作为超燃冲压发动机中增加掺混和稳焰的装置,其流动稳定性的研究对深入理解凹腔增加掺混和稳焰机理以及凹腔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基于大涡模拟方法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开式凹腔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别采用动力学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和本征正交分解方法(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对自激振荡流动进行稳定性分析.DMD方法可准确提取凹腔的振荡频率,与Rossiter模型以及压力脉动FFT分析得到的频率吻合较好,且DMD中对应Rossiter前3阶频率的模态在流动中的主导作用顺序也与FFT分析结果一致,自激振荡中RossiterⅢ模态占据主导作用,同时DMD方法对Rossiter 3阶以上模态频率的预测能力明显强于FFT分析方法.在对低频的提取方面,DMD方法比Rossiter模型更具有优势.与前6阶Rossiter模态对应DMD模态均缓慢收敛,主要表现为剪切层中的分离涡结构和中部及下游区域中的涡结构.前3阶不稳定模态中的分离涡结构主要集中在中部剪切层以及后缘附近区域.POD方法中较少的模态包含流场绝大部分的能量.但是,通过POD方法提取的模态频率在分辨率上效果不佳,提取到最低频率为Rossiter 3阶模态对应的频率,且模态中均存在次频,次频与主频之间的耦合导致模态的形态相差较大.另外,与DMD方法相比POD方法无法判断所提取的模态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式凹腔 超声速流动 自激振荡 动力学模态分解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燃冲压发动机壁板振动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坤 叶正寅 屈展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6-398,共13页
为了研究超燃冲压发动机壁板振动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以改进后的JNAL模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上游壁板和下游壁板施加强迫振动,研究振动幅值、频率、波长对燃烧效率和总压损失系数的影响。对于本文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1)壁板振动对燃烧... 为了研究超燃冲压发动机壁板振动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以改进后的JNAL模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上游壁板和下游壁板施加强迫振动,研究振动幅值、频率、波长对燃烧效率和总压损失系数的影响。对于本文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1)壁板振动对燃烧室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提高燃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总压损失系数;(2)对于上游和下游壁板振动而言,振幅和波长对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基本相同,燃烧效率和总压损失系数随振幅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增加幅度分别达到了40.52%和55.74%,随波长的减小而增加,且波长较小时,燃烧室性能变化较敏感;(3)对于上游壁板振动而言,随频率的增加,燃烧效率和总压损失系数先略有下降,后单调增加,但是,对下游壁板振动而言,随频率的增加,燃烧效率和总压损失系数先增加后减小,且当振动频率与下游流场压力脉动的主频率接近时,壁板振动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达到最大,燃烧效率和总压损失系数增加的幅度分别达到了75.42%和6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超声速燃烧 壁板振动 燃烧效率 总压损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磷双酚A甲醛酚醛环氧树脂的合成与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坤 刘煜平 +2 位作者 蒋欣 贾德民 刘治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38,共3页
含磷环氧树脂是目前阻燃环氧树脂的主要发展方向,其在电子工业和复合材料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方法采用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与双酚A甲醛酚醛环氧树脂合成了新型含磷双酚A甲醛酚醛环氧树脂,通过红外谱图和核磁共... 含磷环氧树脂是目前阻燃环氧树脂的主要发展方向,其在电子工业和复合材料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方法采用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与双酚A甲醛酚醛环氧树脂合成了新型含磷双酚A甲醛酚醛环氧树脂,通过红外谱图和核磁共振图谱确认了其结构,并简单的探讨了反应机理;采用DSC分析方法研究DOPO与双酚A甲醛酚醛环氧树脂的反应动力学,得到DOPO与双酚A酚醛环氧树脂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54.379kJ/mol,反应级数n为1.08,表明该反应为一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甲醛酚醛环氧树脂 动力学 DO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风机翼型设计思路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坤 叶正寅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6-270,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风机叶片的翼型设计思想。通过在翼型上表面后缘附近设计一个凹坑,形成了一种稳定的驻涡流动,利用该驻涡的影响,与传统的Gurney襟翼联合作用下,提高翼型的气动性能。通过将该方法在瑞士FFA-W3-301风机翼型上的初步运用,... 提出了一种新型风机叶片的翼型设计思想。通过在翼型上表面后缘附近设计一个凹坑,形成了一种稳定的驻涡流动,利用该驻涡的影响,与传统的Gurney襟翼联合作用下,提高翼型的气动性能。通过将该方法在瑞士FFA-W3-301风机翼型上的初步运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翼型设计思路,不但可以在相同迎角下提高翼型的升力系数,而且可以将原来翼型的失速迎角从12°提高到18°,极大地扩大了翼型的迎角工作范围。是一种具有一定探索潜力的新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 风机 外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氏无针乌贼配合饲料研发的前景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坤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4-65,共2页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s)俗称墨鱼,隶属软体动物(gollusca)、头足纲(Cephalopoda)、乌贼目(Sepioidea)、乌贼科(Sepiidae)动物,为中型乌贼。它是较名贵的海鲜,乌贼的可食部分约占总体的92%。乌贼...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s)俗称墨鱼,隶属软体动物(gollusca)、头足纲(Cephalopoda)、乌贼目(Sepioidea)、乌贼科(Sepiidae)动物,为中型乌贼。它是较名贵的海鲜,乌贼的可食部分约占总体的92%。乌贼的药用历史悠久,乌贼骨即为中药的“海螵蛸”,粉碎后有止血、止痛、中和胃酸等疗效;乌贼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配合饲料 研发 软体动物 可食部分 活血化瘀 头足纲 乌贼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匀沉降对框架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叶坤 周磊 《山西建筑》 2014年第11期48-50,共3页
针对不均匀沉降会导致墙体开裂,严重时会引起房屋倾斜甚至于倒塌的情况,以扬州市某多跨六层框架结构建筑为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模拟分析了基础不均匀沉降对上部框架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 不均匀沉降 有限元分析 上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飞机着陆气动性能的一种新方法探索研究
16
作者 叶坤 叶正寅 屈展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6-642,770,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气动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将机翼上表面的一部分翼面设计为活动翼面,当飞机进入降落阶段、迎角较大时,适当抬高该活动翼面,从而在该活动翼面后形成一个台阶,通过台阶中产生的稳定驻涡来控制机翼上表面的流动;与此同时,打开... 提出了一种新型气动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将机翼上表面的一部分翼面设计为活动翼面,当飞机进入降落阶段、迎角较大时,适当抬高该活动翼面,从而在该活动翼面后形成一个台阶,通过台阶中产生的稳定驻涡来控制机翼上表面的流动;与此同时,打开安装在机翼上的Gurney襟翼,可达到同时提高机翼升力和失速迎角的目的。将该技术在DLR-F4上应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机翼的最大升力系数提高了17.37%;失速迎角从11°提高到13°,提高了18.18%。本文为提高飞机的着落性能探索出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升装置 分离涡 大迎角 流动控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进气道复杂内流热气动弹性研究
17
作者 叶坤 张艺凡 叶正寅 《气体物理》 2023年第6期1-19,共19页
高超声速进气道在复杂波系的气动载荷和气动热作用下非常容易诱发热气动弹性问题,深入理解复杂内流下热气动弹性机理对未来高超声速进气道的精细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静/动热气动弹性动力学分析框架,深入研究了静/动热气动弹性对... 高超声速进气道在复杂波系的气动载荷和气动热作用下非常容易诱发热气动弹性问题,深入理解复杂内流下热气动弹性机理对未来高超声速进气道的精细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静/动热气动弹性动力学分析框架,深入研究了静/动热气动弹性对三维高超声速进气道流场结构和性能影响的规律和机理。静热气动弹性分析结果表明,双向耦合方法得到的气动热弹性变形相对较大,入口唇前缘变形量最大。结构变形改变了唇缘附近的激波结构,增强了进气道内部的激波强度,增加了分离区长度和外壁面温度,改变了出口流场。同时,热气动弹性变形会导致质量流量系数和压升比的增大,降低了总压恢复系数。动热气动弹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模型,不考虑气动加热时,结构位移响应逐渐呈现收敛趋势;考虑气动加热后,结构位移响应呈现极限环的趋势。气动加热可能会改变进气道结构动态响应特征。由于进气道结构频率非常接近,结构动力响应中存在着“拍”现象。前缘变形较大而振幅较小,尾缘变形较小而振幅较大。结构振动导致流场结构产生明显的动态变化,且导致性能参数存在明显的波动,尤其是出口反压比波动幅度较大。希望通过研究加深对进气道中复杂波系结构中热气动弹性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以期为未来进气道的精细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进气道 热气动弹性 非线性动力学 CFD/C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湿度对破壁蜂花粉水分含量的影响
18
作者 叶坤 左金 +1 位作者 胡涛 高鹏 《中国蜂业》 2015年第12期17-19,共3页
为了研究相对湿度对破壁蜂花粉水分含量的影响,在20--5℃室温条件下,基于不同的空气相对湿度,经过分析破壁蜂花粉水分含量随敞放时间的变化规律,获得了蜂花粉的最佳加工环境。结果表明,空气相对湿度为10%的条件对蜂花粉有着干燥... 为了研究相对湿度对破壁蜂花粉水分含量的影响,在20--5℃室温条件下,基于不同的空气相对湿度,经过分析破壁蜂花粉水分含量随敞放时间的变化规律,获得了蜂花粉的最佳加工环境。结果表明,空气相对湿度为10%的条件对蜂花粉有着干燥的作用;当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大于35%时,蜂花粉吸潮较为明显,不利于生产、加工和贮藏;而当相对湿度在30~35%之间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此为生产破壁蜂花粉最佳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湿度 破壁蜂花粉 水分含量 敞放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剂对聚醋酸乙烯酯共混乳液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叶坤 郑红娟 +2 位作者 李道玉 林如全 张爱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4-177,共4页
对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与丙烯酸丁酯共聚来提高粘接强度,加入分散剂来调节乳液的黏度,改善雾化效果。具体讨论了分散剂的作用以及分散剂的用量对粘接强度和乳液性能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照片,比较了分散剂加入前后乳液... 对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与丙烯酸丁酯共聚来提高粘接强度,加入分散剂来调节乳液的黏度,改善雾化效果。具体讨论了分散剂的作用以及分散剂的用量对粘接强度和乳液性能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照片,比较了分散剂加入前后乳液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当加入适量的丙烯酸丁酯后,分散剂用量为0.05%时,具有较好的粘接效果,乳液的分散效果较好,稀释稳定性也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醋酸乙烯酯 丙烯酸丁酯 改性 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捩位置对全动舵面热气动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成 叶正寅 叶坤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2-810,共9页
高超声速附面层的转捩预测一直是流体力学研究中的难点,转捩前后物面的摩擦系数和传热系数会发生改变,转捩位置的不同会影响到飞行器表面热环境,进而使得飞行器的气动弹性特性发生显著变化.鉴于高超声速附面层转捩预测的不确定性,本文... 高超声速附面层的转捩预测一直是流体力学研究中的难点,转捩前后物面的摩擦系数和传热系数会发生改变,转捩位置的不同会影响到飞行器表面热环境,进而使得飞行器的气动弹性特性发生显著变化.鉴于高超声速附面层转捩预测的不确定性,本文分析了转捩位置对高超声速全动舵面热气动弹性的影响.首先分别用层流模型和湍流模型求解N-S方程,得到气动热环境,并对气动热进行参数化;然后在不同转捩位置情况下构造出不同转捩位置的热分布模型,基于此种温度分布,结合热应力和材料属性的影响分析结构的热模态,将结构模态插值到气动网格上,采用基于CFD的当地流活塞理论进行气动弹性分析.以M=6,H=15 km的某舵面为对象进行计算,结果表明:(1)随着转捩位置向后缘移动,结构频率上升,结构颤振速度呈增大趋势,转捩位置的变化能够带来颤振临界速度最大6%的变化量;(2)当转捩位置位于舵轴附近时,结构的颤振特性变化剧烈.通过刚度特性的分解和分析发现,导致颤振特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于舵轴的刚度特性变化,舵轴的影响量占整个结构刚度特性变化量的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附面层转捩 热气动弹性 不确定性 当地流活塞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