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与纸质资源图书馆学视角下的资源转型与文化变迁
1
作者 叶嘉辉 《中华纸业》 2025年第4期146-148,共3页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不仅仅是知识的存储库,更是文化传递和创新的空间。通过分析AI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特别是如何实现纸质资源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本文将深入探讨AI与纸质资源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对文化变迁的作用。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纸质资源 文化传承 数字化转型 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S100B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莫海军 丁燕晶 +3 位作者 李金庭 陈远浩 叶嘉辉 李笑盈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3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HMGB1(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IL-1(白细胞介素-1)、IL-6(白细胞介素-6)、S100B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80例...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HMGB1(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IL-1(白细胞介素-1)、IL-6(白细胞介素-6)、S100B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8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于入院后24h内及病程内(1d、3d、5d、7d、14d),对照组于入院体检时,分别测定HMGB1、IL-1、IL-6、S100B蛋白水平。结果各时间段观察组HMGB1、IL-1、IL-6、S100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d时观察组病死率25%,死亡患者HMGB1、IL-1、IL-6、S100B一直呈上升趋势且均高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GB1、IL-1、IL-6、S100B较健康者升高,且病死患者HMGB1、IL-1、IL-6、S100B较存活患者均升高,HMGB1、IL-1、IL-6、S100B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HMGB1 IL-1 IL-6 S100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正丁胺和醇“一步法”合成氨基甲酸酯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大雷 叶嘉辉 +1 位作者 许立力 方岩雄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49,共6页
采用基团贡献法计算了CO2、正丁胺和醇“一步法”合成氨基甲酸酯复合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在温度298~348K,该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ΔrG和反应摩尔焓变ΔrH均小于零,预示着该反应为可逆放热反应,且存在最佳反应温度。热力... 采用基团贡献法计算了CO2、正丁胺和醇“一步法”合成氨基甲酸酯复合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在温度298~348K,该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ΔrG和反应摩尔焓变ΔrH均小于零,预示着该反应为可逆放热反应,且存在最佳反应温度。热力学计算结果与实验及文献结果相吻合,对实验室研究及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酯 二氧化碳 有机胺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NH_3和醇“一步法”合成氨基甲酸酯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大雷 洪展鹏 +1 位作者 叶嘉辉 方岩雄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53-158,164,共7页
由CO_2、NH_3和醇"一步法"合成氨基甲酸酯为一复合反应体系。用基团贡献法计算了该反应体系的反应热、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反应平衡常数。计算数据与文献值及实验结果比较,表明计算结果可靠,对实验室研究及工业化生产都有重要... 由CO_2、NH_3和醇"一步法"合成氨基甲酸酯为一复合反应体系。用基团贡献法计算了该反应体系的反应热、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反应平衡常数。计算数据与文献值及实验结果比较,表明计算结果可靠,对实验室研究及工业化生产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酯 氨气 二氧化碳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嘉辉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3年第12期160-162,共3页
近年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各个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尤其在高校图书馆,其服务创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对此,文章深入探讨了智能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中的具体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 近年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各个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尤其在高校图书馆,其服务创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对此,文章深入探讨了智能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中的具体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通过详细介绍这些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揭示了它们如何帮助图书馆提供更高效、个性化的服务,满足现代学者和学生的需求,同时分析了智能技术为高校图书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此外,文章还列举了部分成功的应用案例,展示了智能技术如何在实际中改变图书馆的运营模式,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智能技术 信息中心 运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丁燕晶 李金庭 +4 位作者 叶嘉辉 陈甘海 莫海军 林燕金 李笑盈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9期106-108,173,共4页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颅脑损伤患者于手术第2天行TCD监测,根据颅内压分级标准分为颅内压正常组、轻度、中度及重度颅内高压组,并分析四组的TCD频谱图像表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颅脑损伤患者于手术第2天行TCD监测,根据颅内压分级标准分为颅内压正常组、轻度、中度及重度颅内高压组,并分析四组的TCD频谱图像表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轻度颅内高压组的频谱图像与颅内压正常组的图像基本一致,中度颅内高压组TCD频谱图像中部分D峰前切迹加深,重度颅内高压组S2峰消失,呈现单尖峰状;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随颅内压的增高而下降,下降幅度Vd>Vm>Vs,而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随颅内压的增高而上升。结论采用TCD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监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变化有着积极意义,当颅内压明显增高时会作出提示,且相比于血流动力学参数,频谱图像更加直观反映颅内压变化情况,但缺点是颅内压早期或轻度增高时,TCD无法作出明显的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颅脑损伤 颅内压 血流动力学参数 频谱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