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颅脑外伤开颅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梁上男
李成林
叶原森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8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开颅术治疗中进行有创颅内压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64例开展颅脑外伤开颅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颅内压监测,实验组患者采用有创颅内压监测。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的颅内压与治疗情...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开颅术治疗中进行有创颅内压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64例开展颅脑外伤开颅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颅内压监测,实验组患者采用有创颅内压监测。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的颅内压与治疗情况(颅内压探头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急性脑膨出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实验组颅内压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120 h,实验组颅内压分别为(25.10±4.20)、(16.20±3.30)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的(27.40±3.60)、(20.80±4.50)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内压探头拔除时间(2.47±0.26)d与住院时间(20.01±2.33)d短于对照组的(4.13±1.02)、(30.47±3.6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急性脑膨出率3.13%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18.75%、2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开颅术治疗中采用有创颅内压监测的效果理想,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减少急性脑膨出率,提高预后效果,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开颅术
有创颅内压监测
颅内压水平
术中急性脑膨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C臂透视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半月节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梁上男
叶原森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24期145-147,共3页
目的 探讨双C臂透视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半月节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茂名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5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按术后疗效情况分为有效组(n=48)和无效组(n=10),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
目的 探讨双C臂透视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半月节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茂名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5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按术后疗效情况分为有效组(n=48)和无效组(n=10),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痊愈患者30例(51.72%),有效患者18例(31.03%),总有效率为82.76%(48/58);两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性别、年龄、疼痛持续时间、患侧、疼痛涉及分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在球囊容积、压迫时间、球囊形状方面优于无效组(P<0.05),且球囊形态和容积无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囊容积、压迫时间、球囊形状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双C臂透视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半月节治疗三叉神经痛疗可受球囊压迫时间、球囊容积、球囊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球囊形态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双C臂透视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半月节
疼痛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颅脑外伤开颅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梁上男
李成林
叶原森
机构
茂名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8期43-46,共4页
文摘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开颅术治疗中进行有创颅内压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64例开展颅脑外伤开颅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颅内压监测,实验组患者采用有创颅内压监测。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的颅内压与治疗情况(颅内压探头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急性脑膨出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实验组颅内压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120 h,实验组颅内压分别为(25.10±4.20)、(16.20±3.30)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的(27.40±3.60)、(20.80±4.50)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内压探头拔除时间(2.47±0.26)d与住院时间(20.01±2.33)d短于对照组的(4.13±1.02)、(30.47±3.6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急性脑膨出率3.13%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18.75%、2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开颅术治疗中采用有创颅内压监测的效果理想,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减少急性脑膨出率,提高预后效果,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关键词
颅脑外伤开颅术
有创颅内压监测
颅内压水平
术中急性脑膨出率
Keywords
Craniotomy fo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vasive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Intracranial pressure level
Intraoperative acute encephalocele rate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C臂透视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半月节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梁上男
叶原森
机构
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24期145-147,共3页
基金
广东省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147)。
文摘
目的 探讨双C臂透视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半月节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茂名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5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按术后疗效情况分为有效组(n=48)和无效组(n=10),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痊愈患者30例(51.72%),有效患者18例(31.03%),总有效率为82.76%(48/58);两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性别、年龄、疼痛持续时间、患侧、疼痛涉及分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在球囊容积、压迫时间、球囊形状方面优于无效组(P<0.05),且球囊形态和容积无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囊容积、压迫时间、球囊形状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双C臂透视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半月节治疗三叉神经痛疗可受球囊压迫时间、球囊容积、球囊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球囊形态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双C臂透视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半月节
疼痛持续时间
Keywords
Trigeminal neuralgia
Double C-arm fluoroscopy
Percutaneous micro-balloon compression in semilunar ganglion
Duration of pain
分类号
R745.1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颅脑外伤开颅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梁上男
李成林
叶原森
《中国实用医药》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C臂透视下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半月节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梁上男
叶原森
《中国医药科学》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