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方案及注射装置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叶凯云 吴伟英 +6 位作者 卢瑛 梁干雄 尚治新 林泽宏 李亿琴 黄汉伟 濮先明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58-61,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及注射装置对1型糖尿病(T1DM)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横断面调查在中山市登记的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的血、尿标本;比较胰岛素泵组、胰岛素笔式注射器(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组和混合胰岛素皮下注射组)... 目的:了解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及注射装置对1型糖尿病(T1DM)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横断面调查在中山市登记的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的血、尿标本;比较胰岛素泵组、胰岛素笔式注射器(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组和混合胰岛素皮下注射组)、注射器组的HbA1c水平。结果:共调查168例T1DM患者,其中43例(25.6%)达到相应年龄的血糖控制目标。胰岛素泵组、胰岛素笔式注射器(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组和混合胰岛素皮下注射组)、注射器组患者的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与胰岛素用量呈正相关,与体质指数(BMI)、就诊次数、自我血糖监测(SMBG)频率、病程、年龄呈负相关(P<0.05)。结论:参与调查的T1DM患者血糖控制差;选择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及注射装置对血糖控制无影响:适当增加患者体质量、增加就诊次数及血糖监测频率有助血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胰岛素 治疗方案 注射装置 血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凯云 李芳萍 《罕少疾病杂志》 2001年第3期8-9,共2页
目的报告16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旁减),分析其分型、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对1980年至2000年住院的16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特发性甲旁减6例、手术后甲旁减7例(甲状腺切除术后)、假性甲旁减3... 目的报告16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旁减),分析其分型、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对1980年至2000年住院的16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特发性甲旁减6例、手术后甲旁减7例(甲状腺切除术后)、假性甲旁减3例。临床表现为抽搐、癫痫发作、精神症状、血钙降低、除假性甲旁减外甲状旁腺激素(PTH)降低。给予补钙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甲旁减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旁腺激素减少或结构异常、靶器官对其不反应的疾病。分特发性甲旁减、手术后甲旁减、假性甲旁减,共同表现为低钙血症,治疗原则是纠正低钙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治疗方法 临床诊断 病因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细胞增殖症1例
3
作者 叶凯云 梁干雄 高永毅 《罕少疾病杂志》 2005年第6期46-46,48,共2页
关键词 胰岛肿瘤 细胞增殖症 胰岛细胞 微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宝英 梁干雄 叶凯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3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肠道菌群与1型糖尿病(T1DM)患者血糖、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5例新发T1DM患者作为T1DM组,另选取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16S核糖体RNA(16SrRNA)技术分析T1DM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特点;同时根据T1DM组患者糖化血... 目的分析肠道菌群与1型糖尿病(T1DM)患者血糖、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5例新发T1DM患者作为T1DM组,另选取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16S核糖体RNA(16SrRNA)技术分析T1DM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特点;同时根据T1DM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A组(HbA1c≤7%,5例)、B组(HbA1c 7%~9%,15例)、C组(HbA1c>9%,5例)。比较T1DM组和对照组多样性指数差异;比较A组、B组、C组和对照组多样性和炎症指标水平;分析肠道菌群与HbA1c和炎性水平的相关性。结果T1DM组Shannon指数(5.10±0.82)、Simpson’s指数(0.95±0.08)及Chaol丰富度指数(237.25±70.14)均高于对照组的(4.19±0.80)、(0.81±0.06)、(201.52±50.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Shannon指数、Simpson’s指数、Chaol丰富度指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菌群菌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与血糖水平及炎性因子hs-CRP、IL-6水平呈正相关(r=0.622、0.601、0.596,P<0.05)。结论T1DM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明显高于正常人,其血糖和炎症指标水平越高的患者其粪便中的肠道菌种类越丰富,充分表明T1DM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丰富性与血糖、炎症指标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血糖 炎症指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化健康教育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清春 梁干雄 +2 位作者 叶凯云 尚治新 刘宝英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第1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结构化健康教育在1型糖尿病(T1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广东省某三甲医院2020年3月—2021年6月门诊随访的300例1型糖尿病患者纳入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进行编号,根据编号单双数将其分为观察组(n=150)和对照组(n=150),对... 目的探讨结构化健康教育在1型糖尿病(T1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广东省某三甲医院2020年3月—2021年6月门诊随访的300例1型糖尿病患者纳入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进行编号,根据编号单双数将其分为观察组(n=150)和对照组(n=150),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结构化健康教育,随访1年,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及血脂指标,同时比较两组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化健康教育能够提高T1DM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糖脂代谢指标控制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结构化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