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土壤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叶凤娇 孔德洋 +1 位作者 单正军 邵孝侯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47-1151,共5页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2,4-D异辛酯和2甲4氯异辛酯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并探索了影响其在土壤中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4-D异辛酯和2甲4氯异辛酯在土壤中的降解形式主要为化学水解;在陕西潮土、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南京黄棕...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2,4-D异辛酯和2甲4氯异辛酯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并探索了影响其在土壤中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4-D异辛酯和2甲4氯异辛酯在土壤中的降解形式主要为化学水解;在陕西潮土、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南京黄棕壤、湖南红壤和江西红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均小于1周,降解产物为2,4-D和2甲4氯.2,4-D异辛酯和2甲4氯异辛酯在土壤中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pH值,同时与其在土壤中的吸附-脱附能力密切相关:土壤pH值越高,农药降解速率越快;土壤粘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越高,对农药的吸附性越强,从而导致降解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D异辛酯 2甲4氯异辛酯 土壤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12种磺酰脲类除草剂 被引量:16
2
作者 叶凤娇 孔德洋 +2 位作者 单正军 王娜 邵孝侯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年第2期36-40,共5页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12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样品经磷酸调节pH值为2后,经Wa-ters Oasis HLB SPE柱净化浓缩,乙腈洗脱,选择检测波长为230 nm,以乙腈-水溶液(0.02%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保留时间在14 min^32 min范围内...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12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样品经磷酸调节pH值为2后,经Wa-ters Oasis HLB SPE柱净化浓缩,乙腈洗脱,选择检测波长为230 nm,以乙腈-水溶液(0.02%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保留时间在14 min^32 min范围内。12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0.050 mg/L^5.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20μg/L^0.50μg/L,在0.500μg/L^10.0μg/L4个质量浓度水平的空白水样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6%~127%,RSD为0.3%~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酰脲类除草剂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噻隆在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俊华 单正军 +1 位作者 孔德洋 叶凤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1,共4页
分别利用振荡平衡法和土柱淋溶法研究了丁噻隆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丁噻隆在5种供试土壤中的吸附特性能较好地用线性模型拟合,吸附能力顺序为:东北黑土〉太湖水稻土〉江西红壤〉南京黄棕壤〉陕西潮... 分别利用振荡平衡法和土柱淋溶法研究了丁噻隆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丁噻隆在5种供试土壤中的吸附特性能较好地用线性模型拟合,吸附能力顺序为:东北黑土〉太湖水稻土〉江西红壤〉南京黄棕壤〉陕西潮土,吸附常数K为0.19~2.87mL·g^-1,吸附性能较差。丁噻隆在3种典型土壤中的淋溶试验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淋溶性,淋溶速率为: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影响丁噻隆吸附和淋溶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噻隆 吸附 淋溶 土壤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百威、乐果在陆生微宇宙土芯中的降解和淋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程燕 周军英 +2 位作者 续卫利 叶凤娇 单正军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2年第8期29-34,共6页
通过陆生微宇宙土芯淋溶试验研究克百威、乐果在常州水稻土和海安高砂土2种土壤中的降解和淋溶特性。结果表明:在整个实验周期,克百威、乐果在高砂土、水稻土不同土层中的含量依次为0~10〉10-30〉30~60cm;施药后2h淋溶,2种农药在... 通过陆生微宇宙土芯淋溶试验研究克百威、乐果在常州水稻土和海安高砂土2种土壤中的降解和淋溶特性。结果表明:在整个实验周期,克百威、乐果在高砂土、水稻土不同土层中的含量依次为0~10〉10-30〉30~60cm;施药后2h淋溶,2种农药在水样中的检出浓度均较高:就2种农药对比而言,乐果在淋溶水样中浓度降低较为迅速,14d时淋溶水样中就未检出。而克百威在14d时仍有检出。受试农药的理化性质、降解特性及受试土壤的理化性等因素能很好地诠释试验结果。研究一方面可为这2种农药的科学使用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为陆生微宇宙系统的开发、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百威 乐果 陆生微宇宙 土芯 淋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4+掺杂Fe位对CuFeO2陶瓷材料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谷留停 叶凤娇 +3 位作者 彭科 代海洋 刘德伟 陈镇平 《轻工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43-49,共7页
以CuO,Fe2O3和TiO2为主要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CuFe1-xTixO2(0≤x≤0.08)陶瓷系列样品,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形貌和介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利用内部阻挡层模型(IBLC)对样品的微观结构与介电性能的关联规律进行了物理解释.结果表... 以CuO,Fe2O3和TiO2为主要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CuFe1-xTixO2(0≤x≤0.08)陶瓷系列样品,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形貌和介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利用内部阻挡层模型(IBLC)对样品的微观结构与介电性能的关联规律进行了物理解释.结果表明,掺杂样品均具有单相铜铁矿结构;适量的Ti^4+掺杂能够促进铜铁矿CuFeO2陶瓷样品的晶粒生长,而较大浓度的Ti^4+掺杂则会对铜铁矿CuFeO2陶瓷样品的晶粒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会破坏较为致密的晶体形貌;未掺杂及少量Ti^4+掺杂(x=0.005和0.01)样品展现出室温巨介电性能,适当掺杂Ti^4+可以有效提高体系的介电性能;IBLC模型可以解释Ti^4+掺杂CuFeO2样品的介电机理,即CuFeO2陶瓷体系的微观形貌能明显影响体系的巨介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eO 2 陶瓷材料 Ti^4+掺杂 晶体结构 微观形貌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