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嫁接对秋延后西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李桂芬 解华云 +7 位作者 叶云峰 覃斯华 柳唐镜 何毅 李天艳 洪日新 韦正光 黄金艳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119,共5页
为研究嫁接对秋延后西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葫芦和野生西瓜为砧木,桂红玉西瓜为接穗,以自根苗为对照开展嫁接试验,调查研究嫁接对秋延后西瓜主蔓长度、茎粗、抗病性、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西瓜秋延后生产提... 为研究嫁接对秋延后西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葫芦和野生西瓜为砧木,桂红玉西瓜为接穗,以自根苗为对照开展嫁接试验,调查研究嫁接对秋延后西瓜主蔓长度、茎粗、抗病性、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西瓜秋延后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嫁接可显著提高秋延后西瓜的生长势、抗病性、单果质量和产量,嫁接苗比自根苗增产87.7%~115.7%,其中葫芦嫁接苗增产115.7%。嫁接能在提高果皮硬度的同时降低果皮厚度和果肉硬度,从而提高果实贮运性和口感品质;嫁接不能提高秋延后西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葫芦砧木可提高秋延后西瓜的果糖、蔗糖、番茄红素、维生素C含量以及果糖和葡萄糖比值(F/G),因而提高了风味品质和营养品质;而野生西瓜砧木显著降低了秋延后西瓜番茄红素、维生素C、瓜氨酸含量以及果糖和葡萄糖比值(F/G),因此降低了风味品质和营养品质。总体而言,葫芦嫁接苗在植株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等方面均优于野生西瓜嫁接苗,因此葫芦比野生西瓜更适合用作西瓜秋延后栽培的嫁接砧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嫁接 砧木 秋延后栽培 生长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0份薄皮甜瓜种质材料果实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解华云 叶云峰 +7 位作者 李桂芬 黄金艳 覃斯华 何毅 柳唐镜 李天艳 韦正光 洪日新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40,共13页
为研究薄皮甜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对从全国各地搜集到的130份薄皮甜瓜种质资源的17个果实相关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1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14~2.03,6个数... 为研究薄皮甜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对从全国各地搜集到的130份薄皮甜瓜种质资源的17个果实相关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1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14~2.03,6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55~2.03,17个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2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薄皮甜瓜种质果实的多个数量性状之间呈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7个性状可归纳为7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0.2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欧式距离为51.34时,可以将供试材料分为两大类群。综上所述,130份薄皮甜瓜种质的果实性状遗传差异明显,具有新品种选育和改良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甜瓜 种质材料 果实性状 表型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B47菌株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及其对玉米小斑病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叶云峰 黎起秦 +3 位作者 袁高庆 付岗 缪剑华 林纬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7-361,共5页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B47为番茄内生细菌,能产生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抗菌物质。通过盐酸沉淀、甲醇抽提、硅胶柱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提取和纯化到该抗菌物质。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B47为番茄内生细菌,能产生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抗菌物质。通过盐酸沉淀、甲醇抽提、硅胶柱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提取和纯化到该抗菌物质。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该物质热稳定性和抗紫外线稳定性好;在碱条件下稳定;对蛋白酶不敏感;能溶于甲醇;双缩脲反应呈阳性,茚三酮反应呈阴性,但经酸水解后茚三酮反应呈阳性,推测该物质可能为环肽类物质。该物质对测试的14种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其中,对玉米大小斑病菌和各种香蕉叶斑病菌的拮抗作用强,但对供试病原细菌无拮抗作用。该抗菌物质在0.3g.L-1浓度下对玉米小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53.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抗菌物质 分离纯化 抗菌谱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主要病害生防真菌F2的抑菌作用测定及其鉴定 被引量:9
4
作者 叶云峰 付岗 +3 位作者 胡凤云 蒋妮 刘丽辉 白隆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12-2115,共4页
从三七根际土壤里初步分离筛选到一株对三七多个病原菌具有抑菌作用的真菌F2,研究测试其对三七黑斑病菌(Alternaria panax)、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的抑菌率及其对各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 从三七根际土壤里初步分离筛选到一株对三七多个病原菌具有抑菌作用的真菌F2,研究测试其对三七黑斑病菌(Alternaria panax)、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的抑菌率及其对各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真菌F2对三七黑斑病菌、炭疽病菌和根腐病菌的抑菌率较高,分别为88.67%、91.00%和75.76%。显微观察发现,真菌F2可造成三七黑斑病菌和炭疽病菌菌丝膨大、畸形、断裂,造成三七根腐病菌菌丝断裂。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生防真菌F2鉴定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病害 生防真菌 抑菌作用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尾孢叶斑病病原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5
作者 叶云峰 杜婵娟 +5 位作者 覃斯华 柳唐镜 洪日新 付岗 李桂芬 黄金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6-480,共5页
【目的】明确近年来引起广西大棚厚皮甜瓜叶斑病的病原,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孢分离法直接从罹病厚皮甜瓜叶片上分离病原菌,以离体叶片接种法验证病原菌的致病性。对致病菌的菌落、产孢结构、分生孢子等形态... 【目的】明确近年来引起广西大棚厚皮甜瓜叶斑病的病原,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孢分离法直接从罹病厚皮甜瓜叶片上分离病原菌,以离体叶片接种法验证病原菌的致病性。对致病菌的菌落、产孢结构、分生孢子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同时对致病菌的r DNA-ITS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病原菌形态特征与瓜类尾孢(Cercospora citrullina)基本一致,r DNA-ITS基因序列与瓜类尾孢的同源性达99%。结合病原菌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该病害的病原菌鉴定为瓜类尾孢。【结论】近年在广西大棚厚皮甜瓜产区严重发生的甜瓜叶斑病由瓜类尾孢引起,该病是广西厚皮甜瓜上的一种新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叶斑病 病原鉴定 瓜类尾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红花檵木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6
6
作者 叶云峰 杜婵娟 +3 位作者 杨迪 赵廷昌 刘思情 付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527-2535,共9页
【目的】明确广西地区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为该病害的正确诊断及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红花檵木病叶的病原菌,通过活体接种法确定其致病性,结合... 【目的】明确广西地区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为该病害的正确诊断及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红花檵木病叶的病原菌,通过活体接种法确定其致病性,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序列[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肌动蛋白(ACT)、β-微管蛋白(TUB2)、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几丁质合酶(CHS-1)和钙调蛋白(CAL)]分析,确定引起红花檵木炭疽病的病原菌。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温度、pH、碳源、氮源和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从广西红花檵木炭疽病病叶组织中分离获得6株形态一致并具有致病性的真菌菌株,菌落近圆形,中部灰色至深灰色,边缘灰白色,气生菌丝体疏松、絮状,分生孢子单细胞、长椭圆形,与果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形态一致。对代表性菌株H6的ITS、ACT、TUB2、GAPDH、CHS-1和CAL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并在NCBI中进行BLAST比对分析,发现这些序列与多个果生刺盘孢菌株的序列同源性达99%~100%。使用这些基因序列构建多基因系统发育进化树,发现菌株H6与果生刺盘孢聚于同一最小分支,因此确定红花檵木炭疽病病原菌为果生刺盘孢。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最适宜菌株H6菌丝生长的温度为28.0℃,最适pH为8.0,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木糖醇和L-脯氨酸;对菌株H6菌丝生长有较强抑制效果的杀菌剂有吡唑醚菌酯、啶氧菌酯、乙蒜素、多菌灵和咪鲜胺。【结论】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将广西地区红花檵木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为果生刺盘孢(C.fructicola),明确了最适宜该病原菌生长的温度、pH、碳源和氮源等条件及对该病原菌具有较强抑制效果的几种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檵木 果生刺盘孢 炭疽病 多基因系统发育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厚皮甜瓜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抗病种质筛选 被引量:7
7
作者 叶云峰 解华云 +8 位作者 杜婵娟 李天艳 赵廷昌 杨迪 覃斯华 黄金艳 洪日新 何毅 付岗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32,共6页
根腐病是近年上升为广西地区大棚厚皮甜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甜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明确该病害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并获得抗病种质材料,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并通过... 根腐病是近年上升为广西地区大棚厚皮甜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甜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明确该病害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并获得抗病种质材料,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并通过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筛选抗病种质材料。结果表明,致病菌株的菌落和分生孢子形态特征与前人报道的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一致。基于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致病菌株与腐皮镰孢菌聚于同一最小分支,据此将广西厚皮甜瓜根腐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腐皮镰孢菌。从27份厚皮甜瓜种质材料中,筛选到抗性水平为高抗的材料3份,分别为M87、M102和M125;抗性水平为抗的材料6份,分别为M23、M78、M84、M100、M112和M123。明确了广西地区的根腐病病原菌种类,筛选出高抗根腐病的厚皮甜瓜种质资源,为选育抗根腐病的厚皮甜瓜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皮甜瓜 根腐病 分离鉴定 腐皮镰孢菌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土传病害安全防控技术 被引量:10
8
作者 叶云峰 付岗 +2 位作者 袁高庆 黎起秦 缪剑华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7期64-66,共3页
概述了几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的植物土传病害的防控技术,包括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利用、蚯蚓粪的利用、太阳能土壤消毒、嫁接技术的应用、微生态调控、生物肥料的使用等,这些方法有望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化学药剂的使用。
关键词 植物土传病害 有益微生物 土壤消毒 微生态制剂 生物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害生态防治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叶云峰 付岗 +1 位作者 缪剑华 袁高庆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9年第7期850-853,共4页
概述了植物病害生态防治技术的各项技术措施及其应用概况,指出生产中存在使用单一的生态防治技术措施难以取得显著防效,生物防治技术和无公害生产保障设备的应用成本较高,尚未被大多数农民接受等问题。提出各项生态防治技术措施应综合运... 概述了植物病害生态防治技术的各项技术措施及其应用概况,指出生产中存在使用单一的生态防治技术措施难以取得显著防效,生物防治技术和无公害生产保障设备的应用成本较高,尚未被大多数农民接受等问题。提出各项生态防治技术措施应综合运用;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使用生态防治技术来治理植物病害,以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害 生态防治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甜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模式 被引量:6
10
作者 叶云峰 李桂芬 +8 位作者 覃斯华 柳唐镜 梁盛凯 付岗 洪日新 黄金艳 解华云 何毅 李天艳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5-98,共4页
针对广西地区设施甜瓜栽培上存在化肥农药盲目过量使用和生产人工、成本投入过高等问题,通过多年试验研究探索出一套设施甜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主要从品种选择、种子消毒、土壤处理、长效缓释专用肥的施用、育苗、大棚管理、... 针对广西地区设施甜瓜栽培上存在化肥农药盲目过量使用和生产人工、成本投入过高等问题,通过多年试验研究探索出一套设施甜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主要从品种选择、种子消毒、土壤处理、长效缓释专用肥的施用、育苗、大棚管理、蜜蜂授粉、病虫害综合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设施甜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模式,为广西地区设施甜瓜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甜瓜 化肥减施 农药减施 病虫害综合防控 节本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榆炭疽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叶云峰 胡凤云 +4 位作者 付岗 刘威 蒋妮 刘丽辉 林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49-2251,共3页
地榆炭疽病主要为害地榆的叶片和茎秆,导致地榆品质和产量降低。对地榆炭疽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致病性测定研究,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和ITS rDNA序列分析。病原菌分离及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后从发病的病斑上能再分离到与接种菌株形态一致的... 地榆炭疽病主要为害地榆的叶片和茎秆,导致地榆品质和产量降低。对地榆炭疽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致病性测定研究,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和ITS rDNA序列分析。病原菌分离及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后从发病的病斑上能再分离到与接种菌株形态一致的病原菌,参照《真菌鉴定手册》及《植物病原真菌学》,将引起地榆炭疽病的病原鉴定为真菌界半知菌类腔孢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 炭疽病 胶孢炭疽菌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田七重要病害的防治药剂初步筛选 被引量:3
12
作者 叶云峰 蒋妮 +2 位作者 胡凤云 刘丽辉 白隆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7-181,共5页
以广西田七发生较严重的黑斑病(Alternaria panax)、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根腐病(Fusarium solani)3种主要病害的病原菌为靶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20种化学药剂对各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45%恶霉灵... 以广西田七发生较严重的黑斑病(Alternaria panax)、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根腐病(Fusarium solani)3种主要病害的病原菌为靶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20种化学药剂对各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45%恶霉灵·甲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0 g/L丙环唑乳油1000倍液等7种药剂对A.panax的抑菌率达100%;15%咪鲜胺微乳剂3000倍液、30%氟硅唑微乳剂7000倍液等9种药剂对C.gloeosporioides的抑菌率达100%;15%咪鲜胺微乳剂3000倍液、50%多菌灵纯白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5种药剂对F.solani的抑菌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七 黑斑病 炭疽病 根腐病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猫豆主要病害种类调查及病原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云峰 付岗 +2 位作者 蒋妮 刘威 胡凤云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8-542,共5页
猫豆是广西种植的一种特色药用植物,近年来发生一些重要病害,为明确这些病害种类,对广西猫豆主产区进行主要病害种类调查和病原鉴定。每块地采取5点取样法进行取样调查,并通过形态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研究结果... 猫豆是广西种植的一种特色药用植物,近年来发生一些重要病害,为明确这些病害种类,对广西猫豆主产区进行主要病害种类调查和病原鉴定。每块地采取5点取样法进行取样调查,并通过形态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研究结果发现,猫豆上发生的主要病害有4种,分别为猫豆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猫豆茎溃疡病(Phomopsis sp.)、猫豆斑枯病(Alternaria sp.)和猫豆褐斑病(Pseudocercospora sp.),这些病害的发病率达3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猫豆 褐斑病 炭疽病 茎溃疡病 斑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豆炭疽病病原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云峰 付岗 +3 位作者 刘威 蒋妮 刘丽辉 胡凤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7-99,103,共4页
猫豆炭疽病主要危害猫豆的叶片、茎蔓和豆荚,导致猫豆品质和产量降低。本研究对猫豆炭疽病的病原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 rDNA序列分析将该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该病原菌... 猫豆炭疽病主要危害猫豆的叶片、茎蔓和豆荚,导致猫豆品质和产量降低。本研究对猫豆炭疽病的病原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 rDNA序列分析将该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该病原菌危害猫豆在国内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豆 炭疽病 胶孢炭疽菌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砧木对薄皮甜瓜抗病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叶云峰 覃武 +5 位作者 付岗 洪日新 覃斯华 黄金艳 解华云 许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63-66,共4页
为筛选甜瓜抗枯萎病砧木,进行了不同砧木的苗期枯萎病接种试验及不同砧木嫁接苗亲和性、产量、品质等综合性状的研究。通过苗期接种法测定了NX-1、NX-2、NX-3和NX-4共4份砧用南瓜材料的苗期枯萎病抗性,并对其嫁接苗的嫁接成活率、田间... 为筛选甜瓜抗枯萎病砧木,进行了不同砧木的苗期枯萎病接种试验及不同砧木嫁接苗亲和性、产量、品质等综合性状的研究。通过苗期接种法测定了NX-1、NX-2、NX-3和NX-4共4份砧用南瓜材料的苗期枯萎病抗性,并对其嫁接苗的嫁接成活率、田间发病率、单果重、产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口感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NX-2和NX-3在苗期对枯萎病表现高抗,NX-1和NX-4表现为抗。4份砧木与接穗的亲和性强,嫁接苗的嫁接成活率都高于95%;田间抗病性强,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广蜜1号薄皮甜瓜实生苗);果实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但4份砧木嫁接处理的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实生苗,除了NX-2外,其余处理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口感接近对照,表现较优。在测试的4份砧木材料中,NX-3、NX-1、NX-4综合性状优良,为较理想的薄皮甜瓜嫁接砧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甜瓜 砧木 嫁接 枯萎病抗性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B_(47)菌株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叶云峰 黎起秦 +2 位作者 何洪鸿 罗宽 林纬 《广西植保》 2005年第3期1-4,共4页
用不同接种方法测定番茄内生芽孢杆菌B47菌株对番茄青枯病的室内防效,结果表明,接种B47菌17d后再接种茄青枯雷尔氏菌的植株能较好地防治番茄青枯病,防治效果为81.25%;B47菌和茄青枯雷尔氏菌同时接种的植株对该病的防效较低,仅为16.67%。... 用不同接种方法测定番茄内生芽孢杆菌B47菌株对番茄青枯病的室内防效,结果表明,接种B47菌17d后再接种茄青枯雷尔氏菌的植株能较好地防治番茄青枯病,防治效果为81.25%;B47菌和茄青枯雷尔氏菌同时接种的植株对该病的防效较低,仅为16.67%。B47菌株与根围链霉菌St103菌株混合施用室内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为62.52%,田间防效为8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B47菌株 番茄青枯病 防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沃柑溃疡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21
17
作者 赵洪涛 陈东奎 +7 位作者 陈香玲 欧智涛 黄其椿 张兰 李果果 刘要鑫 叶云峰 付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03-2712,共10页
【目的】明确广西南宁沃柑溃疡病病原菌种类,筛选田间能抑制该病害的药效,为当地沃柑溃疡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培养,根据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通过形态学、16S r DNA序列分析与构建系统发育... 【目的】明确广西南宁沃柑溃疡病病原菌种类,筛选田间能抑制该病害的药效,为当地沃柑溃疡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培养,根据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通过形态学、16S r DNA序列分析与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选用14种药剂,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不同药剂对沃柑溃疡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选取室内毒力测定具有一定抑菌效果的药剂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确定广西南宁沃柑溃疡病病原为柑桔黄单胞柑桔亚种(Xanthomonas citri subsp. citri),系A菌系。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供试的14种药剂中只有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6%噻霉酮涂抹剂、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等5种药剂对柑橘溃疡病病原菌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在500、1000、2000、4000和8000倍稀释浓度下,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为77.4%、75.2%、64.7%、63.0%和58.3%,有效中浓度(EC50)较低,为49.09 mg/L;2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抑菌率为73.5%、67.4%、64.5%、61.5%和51.2%,EC50较高,为81.47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1.6%噻霉酮涂抹剂对沃柑溃疡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73.45%和71.07%。【结论】从广西南宁分离出的沃柑溃疡病病原菌为强致病性柑桔黄单胞柑桔亚种A菌系,田间可选择2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生物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柑 溃疡病 柑桔黄单胞柑桔亚种 病原鉴定 药剂筛选 广西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细菌B_(47)菌株的鉴定及其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测定 被引量:22
18
作者 黎起秦 叶云峰 +3 位作者 蒙显英 彭好文 林纬 罗宽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8-182,共5页
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于番茄茎部能较强抑制番茄青枯病菌生长的内生细菌B47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其最适生长pH5~6,最适生长温度为35℃.室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淋根法先接种B4... 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于番茄茎部能较强抑制番茄青枯病菌生长的内生细菌B47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其最适生长pH5~6,最适生长温度为35℃.室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淋根法先接种B47菌后接种病原菌和用注射法先接种B47菌后接种病原菌的处理可取得81.25%和92.10%的防效,而用淋根法、注射法同时接种B47菌与病原菌的处理防效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细菌 鉴定 枯草芽孢杆菌 番茄青枯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47菌株入侵番茄的途径及其定殖部位 被引量:31
19
作者 黎起秦 叶云峰 +2 位作者 王涛 林纬 罗宽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番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47菌株对番茄青枯病有较好防治作用。本研究对该菌株入侵番茄的途径及其定殖部位进行检测。用浸种、浸根、淋根、注射、喷雾、针刺伤茎和针刺伤叶等方法将B47菌的抗链霉素突变菌株从不同部位... 番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47菌株对番茄青枯病有较好防治作用。本研究对该菌株入侵番茄的途径及其定殖部位进行检测。用浸种、浸根、淋根、注射、喷雾、针刺伤茎和针刺伤叶等方法将B47菌的抗链霉素突变菌株从不同部位接种到番茄植株上,一个月后进行接种菌回收,结果发现除喷雾接种法外,用其他方法接种B47菌的番茄植株体内都有B47菌株存在。说明该菌能通过番茄根、茎、叶的伤口入侵番茄植株。将B47菌株接种到番茄苗上,20d后切取茎段,经固定、脱水、渗透、包埋、聚合等处理后,进行半薄切片,光学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B47菌株入侵番茄植株后主要定殖在维管束的导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入侵途径 定殖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病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20
作者 蒋妮 覃柳燕 叶云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9期1070-1074,共5页
综述了国内关于三七根腐病、黑斑病、圆斑病等病害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规律、影响病害发生的环境因子、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当前三七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对三七抗病性及抗病机制研究,培育和推广... 综述了国内关于三七根腐病、黑斑病、圆斑病等病害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规律、影响病害发生的环境因子、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当前三七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对三七抗病性及抗病机制研究,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将传统农业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兼顾病害的地区差异性,因地制宜地制订三七病害的农业生产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病害 病原 防治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