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北部深水区时深转换方法及应用——以P构造为例
1
作者 曾婷 刘道理 +2 位作者 徐乐意 李杰 史运华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5年第2期46-51,58,共7页
南海北部深水区复杂的海底地貌和沉积特点造成时间构造图上构造形态严重畸变,制约了深水区的油气勘探。以P区块为靶区进行深水区时深转换技术研究,该区位于现今陆架与陆坡过渡带,海水深度变化大,在时间构造图上,构造面积较小,但是通过... 南海北部深水区复杂的海底地貌和沉积特点造成时间构造图上构造形态严重畸变,制约了深水区的油气勘探。以P区块为靶区进行深水区时深转换技术研究,该区位于现今陆架与陆坡过渡带,海水深度变化大,在时间构造图上,构造面积较小,但是通过海水校正后,沿海水加深方向下倾的地层具有抬升趋势,有可能形成“隐形构造”。根据实际地质及基础资料情况,利用VSP拟合法、目的层时深厚度关系拟合法、常速法、速度谱法共四种方法进行时深转换综合分析,并通过反验证法优选适合该区时深转换最佳方法,最终确定了VSP时深拟合-井点误差校正是适用于该区的最优方案,落实了P构造,提高了南海北部深水区深度预测的精度,为圈闭落实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深水区 深度预测 海水校正 圈闭 时深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AVA岩性参数反演方法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钟峙 李录明 史运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5-233,4,共9页
以VTI介质振幅特征方程为基础,研究了基于波形的多波多参数叠前AVA岩性参数反演方法。该方法利用动校正后的CMP及CCP全部角道集,建立多波多参数联合反演方程,进而求解出目的层段的岩性参数。以多个理论模型为例,对反演方程的建立、求解... 以VTI介质振幅特征方程为基础,研究了基于波形的多波多参数叠前AVA岩性参数反演方法。该方法利用动校正后的CMP及CCP全部角道集,建立多波多参数联合反演方程,进而求解出目的层段的岩性参数。以多个理论模型为例,对反演方程的建立、求解、抗噪能力以及P-P波单分量、P-SV波单分量、P-P与P-SV波联合反演的结果及精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中心差分法建立反演方程误差最小;带阻尼的最小二乘QR分解(LSQR)法求解方程的精度和效率最高;多波联合反演结果最优,其反演结果的精度和抗噪能力都最强。对某地区储层模型正演的多波数据及实际多波资料分别进行了联合反演,获得的目的层段纵、横波速度及密度参数较好地反映了反演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角道集 叠前反演 差分法 单分量反演 多波联合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古近系内幕成像的关键技术及应用--以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缓坡带古近系为例
3
作者 史运华 陈人杰 +3 位作者 徐颖晶 杨建锋 李颖薇 黄念贵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7-369,共13页
为了解决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西侧缓坡带古近系地震数据处理中信号弱、多次波干扰及低信噪比等问题,研究采用了多项关键技术,包括三维τ-p变换鬼波压制和浅水多次波压制等技术。这些技术旨在通过增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来提高解释精度,尤其... 为了解决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西侧缓坡带古近系地震数据处理中信号弱、多次波干扰及低信噪比等问题,研究采用了多项关键技术,包括三维τ-p变换鬼波压制和浅水多次波压制等技术。这些技术旨在通过增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来提高解释精度,尤其在洼陷内部地层接触关系和基底成像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发现,研究区地震资料有效反射通常集中在6~36 Hz,由于低频和高频端信号的缺失,地层接触关系的精细刻画受到限制。因此,提出利用上述关键技术改善地震资料品质,其中鬼波压制技术成功分离和抑制了鬼波噪声,而浅水多次波压制技术则针对性地预测和衰减了多次波。综合应用这些技术后,成像剖面显示古近系内幕成像得到显著改善,波组特征更明显,地层接触关系更合理,并且中深层复杂断裂的成像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结果表明,鬼波压制和浅水区去多次波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中深层地震资料的品质,对珠江口盆地特别是番禺4洼及其邻近地区的油气勘探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相似沉积环境下地震成像剖面品质改善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τ-p变换鬼波压制 浅水多次波压制 珠江口盆地 番禺4洼 古近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方差体属性改善断面成像的技术应用——以西江主洼西次洼北部陡坡带为例
4
作者 史运华 杨建锋 +3 位作者 张晓钊 徐云霞 张治忠 陈海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46-52,共7页
断面成像质量提升是解决断裂系统复杂、地质异常体发育、信噪比较低、断裂成像不清晰、断面交切关系难以识别等地质问题的关键。西江主洼西次洼北部陡坡带具备源-断-脊优势油气运移模式,储层内幕以复杂断裂构造为主,部分地区受火山岩影... 断面成像质量提升是解决断裂系统复杂、地质异常体发育、信噪比较低、断裂成像不清晰、断面交切关系难以识别等地质问题的关键。西江主洼西次洼北部陡坡带具备源-断-脊优势油气运移模式,储层内幕以复杂断裂构造为主,部分地区受火山岩影响,为解决断裂体系成像模糊、断裂交切关系不明、地震信息多解性强等问题,开展了基于地震方差体属性改善断面成像的技术研究及应用。其基本思路为利用方差体属性分析方法对断裂系统相干追踪的优势,将方差体属性中的相干性对成像体进行相干加权处理,从而提升断面成像效果。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叠后成像数据品质的改善,既保持了层位的连续性又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断点成像的特征,且使洼陷内部地震资料成果品质得以提升,断面成像及基底形态与断裂成像更加清晰,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射波成像 断裂系统成像 地震方差体属性 叠后断面成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