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父母直升机教养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我控制和抑郁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史滋福 陈火红 +3 位作者 张艺瀚 管锦亮 夏笔奇 靳紫阳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2,共7页
为探讨父母直升机教养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和抑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直升机教养量表、自我控制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对94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直升机教养显著负向预测大... 为探讨父母直升机教养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和抑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直升机教养量表、自我控制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对94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直升机教养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主观幸福感;(2)抑郁在父母直升机教养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独立中介作用;(3)自我控制和抑郁在父母直升机教养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父母直升机教养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内在机制,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教养 自我控制 抑郁 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预测中的任务分解效应:未来边界和思维焦点的作用
2
作者 史滋福 夏笔奇 +3 位作者 刘欣 陈火红 靳紫阳 彭玲艺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7,共11页
为探讨任务分解对时间预测的影响究竟是扩张效应还是收缩效应,以458名大学生为参与者,基于计划谬误理论的扩展模型,通过3个实验予以考察。结果发现,任务分解与否条件下参与者的时间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其次,当未来边界的时间范围较短时... 为探讨任务分解对时间预测的影响究竟是扩张效应还是收缩效应,以458名大学生为参与者,基于计划谬误理论的扩展模型,通过3个实验予以考察。结果发现,任务分解与否条件下参与者的时间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其次,当未来边界的时间范围较短时,分解条件下参与者的时间预测值显著长于不分解,且关注计划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当未来边界的时间范围较长时,分解条件下参与者的时间预测值边缘显著短于不分解,且关注障碍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些结果表明,任务分解对时间预测存在影响,且该影响受到未来边界的时间范围的调节,即当未来边界的时间范围较短时,表现为任务分解的扩张效应;当未来边界的时间范围较长时,表现为任务分解的收缩效应。此外,当任务分解时,未来边界的时间范围可以通过思维焦点对时间预测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预测 任务分解 未来边界 思维焦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认同与初中教师工作投入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和教师元认知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谢云天 史滋福 《心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6期528-536,共9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职业认同与初中教师工作投入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教师元认知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结果显示:(1)职业认同、工作投入、自我效能感以及教师元认知两两之间均为显著正相关;(2)自我效能感在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之间起部... 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职业认同与初中教师工作投入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教师元认知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结果显示:(1)职业认同、工作投入、自我效能感以及教师元认知两两之间均为显著正相关;(2)自我效能感在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教师元认知调节了自我效能感在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关系的中介效应。与低元认知水平的教师相比,高元认知水平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在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关系的中介效应显著增加。除教师元认知体验外,教师元认知其他维度的调节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或边缘显著水平。因此,为了促进初中教师的工作投入,不仅需要提升其职业认同水平,还需要增强自我效能感、培养教师元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投入 职业认同 自我效能感 教师元认知 初中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确嵌套集合关系对贝叶斯推理的促进效应 被引量:12
4
作者 史滋福 邱江 张庆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3-840,共8页
以经典的乳癌问题作为实验任务,通过两个实验分别探讨了有助于明确嵌套集合关系的逐步提问、树图表征等外部表征方式以及元认知调控和被试类型等因素对贝叶斯推理的影响。结果发现:(1)逐步提问对改善贝叶斯推理的成绩没有显著作用;(2)... 以经典的乳癌问题作为实验任务,通过两个实验分别探讨了有助于明确嵌套集合关系的逐步提问、树图表征等外部表征方式以及元认知调控和被试类型等因素对贝叶斯推理的影响。结果发现:(1)逐步提问对改善贝叶斯推理的成绩没有显著作用;(2)完整和不完整的树图表征显著地促进了推理成绩,但简约的树图表征的促进作用不显著;(3)叙述理由引发的元认知监控显著地促进了推理成绩;(4)文科和理科两组被试的推理成绩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推理 嵌套集合关系 元认知 树图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叶斯推理研究的三个层次 被引量:5
5
作者 史滋福 王香香 +1 位作者 陈姣 张庆林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0-236,共7页
从纵向发展来看,近年来贝叶斯推理研究从重推理问题轻推理者因素(关注频率信息和图表呈现的促进效应,推理问题内容对推理的影响,生态效度等),逐渐转向重视推理者因素(知识背景,主体关联性程度等)和推理过程,最后发展到将推理问题、推理... 从纵向发展来看,近年来贝叶斯推理研究从重推理问题轻推理者因素(关注频率信息和图表呈现的促进效应,推理问题内容对推理的影响,生态效度等),逐渐转向重视推理者因素(知识背景,主体关联性程度等)和推理过程,最后发展到将推理问题、推理者和推理过程整合的趋势;从横向发展来看,各个纵向发展的阶段内部也有横向发展阶段,整个研究结构呈立体状。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结合推理材料、推理过程考察推理者因素如焦虑、认知风格、元认知和工作记忆等对贝叶斯推理的影响,并利用新的研究手段如ERP、眼动仪等探索和验证贝叶斯推理的影响因素及其认知加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推理 推理材料 推理者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交焦虑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被引量:23
6
作者 史滋福 郑凯文 +2 位作者 张慧敏 方舟 丁樵石 《心理研究》 2017年第1期91-96,共6页
目的:考察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交焦虑与手机依赖的关系。方法:使用交往焦虑量表、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修订版)和艾森克人格简式量表中国版对476名大学生施测。结果:女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得分明显高于男大学生;视手机为必需品的得分明显高... 目的:考察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交焦虑与手机依赖的关系。方法:使用交往焦虑量表、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修订版)和艾森克人格简式量表中国版对476名大学生施测。结果:女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得分明显高于男大学生;视手机为必需品的得分明显高于视手机为非必需品的得分;7.56%的大学生为手机依赖者;神经质、社交焦虑与手机依赖存在正相关(r=0.125,0.302),内外倾与手机依赖存在负相关(r=-0.340),社交焦虑与人格特质对手机依赖的预测作用为16.2%,社交焦虑在神经质、内外倾对手机依赖的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的贡献率分别为70.2%、19.33%。结论:社交焦虑在内外倾和神经质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手机依赖 内外倾 神经质 社交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果信息在贝叶斯推理中的作用:问题情境的调节 被引量:4
7
作者 史滋福 龙超钥 谢贝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4-207,共4页
以大学生为被试,考察因果信息在不同贝叶斯推理问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问题情境的主效应显著(F(1,122)=16.33,p<0.05,η~2=0.120),因果信息的主效应不显著((F(1,122)=1.161,p=0.283,η~2=0.01),但问题类型和因果信息的交互作用显... 以大学生为被试,考察因果信息在不同贝叶斯推理问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问题情境的主效应显著(F(1,122)=16.33,p<0.05,η~2=0.120),因果信息的主效应不显著((F(1,122)=1.161,p=0.283,η~2=0.01),但问题类型和因果信息的交互作用显著(F(1,122)=4.757,p<0.05,η~2=0.038)。(2)不同类型的问题上因果信息的作用是不同的。具体表现为,在乳癌问题中,增加了因果信息,被试的正确率明显提高(χ~2(1)=6.759,p<0.05,V=0.607),而在中彩问题中没有因果信息的推理成绩反而更好(χ~2(1)=1.864,p=0.221,V=0.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推理 因果信息 问题情境 误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表征形式对初中生解决MHD问题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史滋福 戴聪 龚颖梅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2年第6期499-503,共5页
研究以经典MHD问题作为实验任务,通过两个实验分别探讨了心理模型表征与条件关系表征、以及文字表述辅以图形的表征对初中生解决MHD问题的影响。结果发现:(1)心理模型表征与明确选手行为与主持人行为之间的条件关系表征都没有有效促进... 研究以经典MHD问题作为实验任务,通过两个实验分别探讨了心理模型表征与条件关系表征、以及文字表述辅以图形的表征对初中生解决MHD问题的影响。结果发现:(1)心理模型表征与明确选手行为与主持人行为之间的条件关系表征都没有有效促进被试解决MHD问题;(2)文字表述辅以图形的表征显著提高了被试MHD问题的推理成绩。这似乎说明对初中生而言,适当的信息表征形式有助于促进其解决MHD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D问题 初中生 信息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认知需求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史滋福 唐婉秋 谢云天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0-485,共6页
以2844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初中生的认知需求类型及其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初中生的认知需求存在四个潜在类别,即参与思考–低投入型、参与思考–一般投入型、懒于思考–高投入型、喜欢思考–高投入型,分... 以2844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初中生的认知需求类型及其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初中生的认知需求存在四个潜在类别,即参与思考–低投入型、参与思考–一般投入型、懒于思考–高投入型、喜欢思考–高投入型,分别占比为25.52%、40.58%、3.87%、30.03%;与初三学生相比,初一学生和初二学生更可能是喜欢思考–高投入型;男女生认知需求潜在类别基本一致。此外,初中生认知需求与数学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喜欢思考–高投入型的数学学业成绩显著高于其他类别初中生的数学学业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认知需求 数学学业成绩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决策的情境依赖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滋福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2期30-32,85,共4页
实验1采用艾尔斯伯格悖论的研究范式,探究被试对模糊的厌恶倾向以及在决策过程中所采用的决策策略。结果发现:被试对确定选项和模糊选项的选择存在差异;在肯定形式下倾向于确定选项,而在否定形式下则倾向于模糊选项,采用了利益最大化策... 实验1采用艾尔斯伯格悖论的研究范式,探究被试对模糊的厌恶倾向以及在决策过程中所采用的决策策略。结果发现:被试对确定选项和模糊选项的选择存在差异;在肯定形式下倾向于确定选项,而在否定形式下则倾向于模糊选项,采用了利益最大化策略。实验2采用艾尔斯伯格悖论的变式,通过操纵概率和任务类型,发现:模糊决策具有情境依赖性,并非任何情况下个体都厌恶模糊。当风险选项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即获胜机率比较小时,人们会偏向模糊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决策 模糊厌恶 艾尔斯伯格悖论 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潜类别与死亡态度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史滋福 刘欣 +3 位作者 谢云天 唐婉秋 管锦亮 梁京京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年第11期657-664,共8页
为了深入探究大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的潜类别及其与死亡态度的关系,对1596名大学生采用问题性网络使用量表和死亡态度量表进行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对其问题性网络使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问题性网络使用的潜在类别可以分为深... 为了深入探究大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的潜类别及其与死亡态度的关系,对1596名大学生采用问题性网络使用量表和死亡态度量表进行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对其问题性网络使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问题性网络使用的潜在类别可以分为深度沉迷型、网络强迫型、网络关系型;(2)网络强迫型和网络关系型在自然接受死亡维度上的得分更高,深度沉迷型在其他四个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其他两组。这表明,相比较而言,深度沉迷型更有可能持消极的死亡态度,网络强迫型和网络关系型则更有可能抱有积极的死亡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问题性网络使用 死亡态度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9
12
作者 史滋福 侯如月 +3 位作者 管锦亮 田慧 郑美菱 彭丽芳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年第2期102-108,共7页
为探究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以及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领悟社会支持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采用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文版基本心理需要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6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 为探究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以及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领悟社会支持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采用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文版基本心理需要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6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显著正相关。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调节了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具体表现为调节了该中介模型的前段路径。因此,在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倾向之间存在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压力性生活事件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 领悟社会支持 网络游戏成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院校数学系研究生的能力素质特征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滋福 周卓钊 《心理研究》 2014年第4期86-90,96,共6页
和本科生教育相比,研究生教育是更高层次的教育,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的重大方面。研究生的能力素质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高校教育培养的主要对象。本研究借助能力素质模型(又称胜任特征模型),采用关键事件法(BEI),对某师范院校数学系随机抽... 和本科生教育相比,研究生教育是更高层次的教育,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的重大方面。研究生的能力素质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高校教育培养的主要对象。本研究借助能力素质模型(又称胜任特征模型),采用关键事件法(BEI),对某师范院校数学系随机抽取的优秀组和一般组各20名研究生进行访谈,通过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对文档的编码和评价,统计各个特征的差异并进行分析,最终确定师范院校数学系研究生的能力素质特征:素质能力、创新、坚持、主动性、信息收集、重视结果、兴趣、自我管理,并提出了相应素质培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数学系 研究生 能力素质特征 行为事件访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预见和调节聚焦倾向对健康跨期决策的影响
14
作者 史滋福 陈火红 +1 位作者 梁京京 管锦亮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2-409,共8页
采用健康收益和健康损失跨期决策任务,探讨情景预见和调节聚焦倾向对健康跨期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1)积极情景预见组被试比消极情景预见组被试更偏好于选择延迟选项。(2)获益情境下,进行积极情景预见的促进聚焦倾向被试更偏好于选择... 采用健康收益和健康损失跨期决策任务,探讨情景预见和调节聚焦倾向对健康跨期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1)积极情景预见组被试比消极情景预见组被试更偏好于选择延迟选项。(2)获益情境下,进行积极情景预见的促进聚焦倾向被试更偏好于选择延迟选项;损失情境下,进行消极情景预见的预防聚焦倾向被试更偏好于选择即刻选项。这表明,在面对健康收益时,想象积极情绪效价的未来事件会使得促进聚焦倾向个体更注重未来健康收益,而在考虑健康损失时,想象消极情绪效价的未来事件会使得预防聚焦倾向个体更关注当下健康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预见 调节聚焦倾向 健康跨期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类特殊矩阵与对角矩阵的合同
15
作者 史滋福 《益阳师专学报》 1999年第6期33-36,共4页
通过引入右列初等变换的定义,讨论了简化某些特殊矩阵合同于对角矩阵过程的问题,从而对此给出一些重要结论.
关键词 合同 右列初等变换 对角矩阵 对称矩阵 正定矩阵 负定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损耗、情绪动机对冲动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钟毅平 马翔 +4 位作者 欧阳益 范伟 史滋福 杨小兵 姚振东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2-526,共5页
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自我损耗、情绪动机对冲动决策的影响。采用2×2×2的混合实验设计,组内变量为自我损耗,组间变量为情绪动机方向和强度,使用双任务范式操作自我损耗,使用情绪动机图片启动被试的情绪动机,使用延迟折扣任务... 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自我损耗、情绪动机对冲动决策的影响。采用2×2×2的混合实验设计,组内变量为自我损耗,组间变量为情绪动机方向和强度,使用双任务范式操作自我损耗,使用情绪动机图片启动被试的情绪动机,使用延迟折扣任务的指标k值测量冲动决策。结果发现,高趋近动机的k值大于低趋近动机,高回避动机的k值大于低回避动机。结果表明,自我损耗、情绪动机对冲动决策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损耗 冲动决策 趋近(回避)动机 情绪动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理数域上的一类不可约多项式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卫 史滋福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5-7,共3页
首先介绍了判别有理数域上多项式不可约的常用结论,讨论了形如f(x)=φ(x)(x-a1)(x-a2)…(x-an)+1的多项式的性质,并且得到了定理:若n>6,φ(x)>0且它的次数小于n的一半,则f(x)=φ(x)(x-a1)(x-a2)…(x-an)+1在Q上不可约.
关键词 有理数域 不可约多项式 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项式环中的Fermat定理
18
作者 张卫 史滋福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07年第4期30-33,共4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基本多项式与多项式的根的个数的关系,然后得到了定理:对于闭域K上任意互素的多项式f(X),g(X),h(X),且不全为常数,以及任何自然数n≥3,等式f(x)^n+g(x)^n=h(x)^n永远不成立,并将此结论推广到整环上... 本文首先介绍了基本多项式与多项式的根的个数的关系,然后得到了定理:对于闭域K上任意互素的多项式f(X),g(X),h(X),且不全为常数,以及任何自然数n≥3,等式f(x)^n+g(x)^n=h(x)^n永远不成立,并将此结论推广到整环上也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域 基本多项式 FERMAT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叶斯推理的三重加工心智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云天 史滋福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0-236,共7页
自二十世纪60年代Edwards首次用实验研究人类推理是否遵循贝叶斯规则以来,国内外贝叶斯推理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困境:对影响贝叶斯推理的客体因素和主体因素研究未成体系,解释理论莫衷一是。未来的研究应该重新审视客... 自二十世纪60年代Edwards首次用实验研究人类推理是否遵循贝叶斯规则以来,国内外贝叶斯推理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困境:对影响贝叶斯推理的客体因素和主体因素研究未成体系,解释理论莫衷一是。未来的研究应该重新审视客体与主体的关系,系统整合和多角度分析影响贝叶斯推理的因素,尝试以三重加工心智模型解释人类贝叶斯推理行为,并对以往的解释理论进行融合,从而更好地揭示人类不确定性决策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推理 客体因素 主体因素 三重加工心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微信使用程度与孤独感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波 史滋福 +2 位作者 王诗宇 郑凯文 赵翔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年第7期431-437,共7页
以某高校461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使用孤独感量表、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和微信使用程度量表考察大学生孤独感、自我控制与微信使用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微信过度使用者比例不高(14.8%),其中理科生微信过度使用得分显著高于文科生;... 以某高校461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使用孤独感量表、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和微信使用程度量表考察大学生孤独感、自我控制与微信使用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微信过度使用者比例不高(14.8%),其中理科生微信过度使用得分显著高于文科生;(2)大学生微信使用程度与孤独感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控制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与自我控制显著负相关;(3)自我控制在微信使用程度与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24%。这说明微信使用程度部分通过自我控制影响大学生的孤独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微信使用程度 孤独感 自我控制 BOOTSTRAP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