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青贮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
24
1
作者
王晓光
史桂清
+5 位作者
刘春阁
吴鹏
王荣焕
陕红
冯培煜
成广雷
《农学学报》
2023年第7期20-24,共5页
青贮玉米有着“饲料之王”的美誉,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奶牛的日粮配方中一般占到粗饲料的80%左右。近几年,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2016年全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约100万hm2,2018年达到167万hm2,2020年增长至200万hm2以上。青贮...
青贮玉米有着“饲料之王”的美誉,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奶牛的日粮配方中一般占到粗饲料的80%左右。近几年,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2016年全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约100万hm2,2018年达到167万hm2,2020年增长至200万hm2以上。青贮玉米审定品种数量也呈现爆发式增长,2016年国家及省级审定青贮玉米品种7个,2019年则达到峰值50个。从全国调研的种植成本及利润分析来看,种植青贮玉米的收益比较可观,中国现已初步形成青贮玉米种子企业、青贮生产企业、青贮消费企业等循环产业链,但仍缺乏强有力的职能部门和产业组织快速推动产业发展,尚未形成超越产业链条部门利益的具有权威性的青贮玉米产品评价及定价机制。随着中国畜牧业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全株青贮玉米利用率和转化效率“双高作物”认识逐步增强,青贮玉米在成为奶牛主要日粮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成为肉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优质饲料,青贮玉米产业将迎来新一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品种审定
种植面积
产业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青贮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
24
1
作者
王晓光
史桂清
刘春阁
吴鹏
王荣焕
陕红
冯培煜
成广雷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顺鑫农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出处
《农学学报》
2023年第7期20-24,共5页
基金
北京市种质创制和品种选育联合攻关项目“玉米种质创制、优种提升及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NY2022-18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西北区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种质改良、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2018YFD0100205-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华北南部中早熟抗逆耐密适宜机械化玉米新品种培育”(2017YFD0101104-4)。
文摘
青贮玉米有着“饲料之王”的美誉,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奶牛的日粮配方中一般占到粗饲料的80%左右。近几年,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2016年全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约100万hm2,2018年达到167万hm2,2020年增长至200万hm2以上。青贮玉米审定品种数量也呈现爆发式增长,2016年国家及省级审定青贮玉米品种7个,2019年则达到峰值50个。从全国调研的种植成本及利润分析来看,种植青贮玉米的收益比较可观,中国现已初步形成青贮玉米种子企业、青贮生产企业、青贮消费企业等循环产业链,但仍缺乏强有力的职能部门和产业组织快速推动产业发展,尚未形成超越产业链条部门利益的具有权威性的青贮玉米产品评价及定价机制。随着中国畜牧业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全株青贮玉米利用率和转化效率“双高作物”认识逐步增强,青贮玉米在成为奶牛主要日粮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成为肉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优质饲料,青贮玉米产业将迎来新一波发展。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品种审定
种植面积
产业现状
发展趋势
Keywords
silage corn
variety approval
planting area
industry status
development trend
分类号
S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青贮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王晓光
史桂清
刘春阁
吴鹏
王荣焕
陕红
冯培煜
成广雷
《农学学报》
2023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