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树青同志在英山毕昇墓碑研讨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1
1
作者 史树青 《出版科学》 1996年第1期36-36,共1页
我从读书的时候就开始注意毕昇。前几年发现毕昇墓碑,我在北京看到一些报刊,看了各方面的材料,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关键的就是在碑的纪年上。我这次来时,彭卿云同志特地给我打电话,说王素同志和任昉同志也去,你也去吧。参加这次会议我很高... 我从读书的时候就开始注意毕昇。前几年发现毕昇墓碑,我在北京看到一些报刊,看了各方面的材料,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关键的就是在碑的纪年上。我这次来时,彭卿云同志特地给我打电话,说王素同志和任昉同志也去,你也去吧。参加这次会议我很高兴,收获很大。彭副局长说,你们去参加这次会是很有意义的。我来以前不知道国家文物局馆藏文物认定小组1994年对墓碑已经作了鉴定,这是马自树副局长直接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尼教 研讨会 毕昇 墓碑 英山 副局长 一字褒贬 开始注意 文物局 《梦溪笔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山毕昇墓碑研讨会感赋
2
作者 史树青 《出版科学》 1996年第1期38-38,共1页
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家文物局同意,1995年12月26日至28日,在湖北省英山县召开了有21位专家参加的毕昇墓碑研讨会。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青先生应邀与会,以诗代论,作了重要发言。原诗已刊《中国文物报》1996年1月28日4版。1996... 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家文物局同意,1995年12月26日至28日,在湖北省英山县召开了有21位专家参加的毕昇墓碑研讨会。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青先生应邀与会,以诗代论,作了重要发言。原诗已刊《中国文物报》1996年1月28日4版。1996年2月3日,史老给本刊主编寄来了诗作复印件,并在信中对第一首诗的小注作了说明。现将诗作转载,连同说明一并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讨会 毕昇 英山县 墓碑 淮南 宋元时期 《梦溪笔谈》 农民起义 活字印刷 文物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博物馆建馆三十周年贺诗
3
作者 史树青 《中国博物馆》 1984年第1期12-,共1页
关键词 湖北省博物馆 开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长台关出土竹书考 被引量:5
4
作者 史树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3年第4期89-92,共4页
先秦竹书的发现,载入史笈的主要有三次。汉武帝末,鲁恭王在孔子故宅,得古文《尚书》,见《汉书·艺文志序》;晋咸宁五年,汲(?)出土竹简古书十余万言,后来整理编次为十六部、七十五卷,见《春秋经传集解后序》、《晋书·... 先秦竹书的发现,载入史笈的主要有三次。汉武帝末,鲁恭王在孔子故宅,得古文《尚书》,见《汉书·艺文志序》;晋咸宁五年,汲(?)出土竹简古书十余万言,后来整理编次为十六部、七十五卷,见《春秋经传集解后序》、《晋书·束皙传、王接传、荀(曰助)传》,近人朱希祖著《汲(?)书考》(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言之最详。齐永明三年,襄阳楚墓出土简书十余枚,见《南齐书·文惠太子传》、《南史·王僧虔传》。又《南史·江淹传》称:“永明三年……襄阳人开古(?),得玉镜及竹简古书,字不可识,王僧虔善识字体,亦不能谙,直云似是科斗书,淹以科斗字推之,则周宣王之简也,简殆如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书 竹简 信阳 周公 文物 “古文” 王僧虔 楚简 南史 科斗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論蔡侯墓的年代 被引量:1
5
作者 史樹青 《文史哲》 1957年第8期64-66,共3页
1955年5月,安徽省寿縣西門内偏北处,因动工掘土,發現了一座古墓。
关键词 安徽省 郭沫若 年代 考古学 出土 名字 甲骨文 雨团 李学勤 铜器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