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CD64对化疗后血液肿瘤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史晋叔 张娟 +1 位作者 吴琼 李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2-855,共4页
目的:探讨化疗后的血液肿瘤患者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CD64(neutrophil CD64,n CD64)平均荧光强度对细菌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n CD64平均荧光强度,并测定部分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 目的:探讨化疗后的血液肿瘤患者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CD64(neutrophil CD64,n CD64)平均荧光强度对细菌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n CD64平均荧光强度,并测定部分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值作为对照;通过连续动态监测部分血液肿瘤患者外周血n CD64平均荧光强度,分析其与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n CD64的表达不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P>0.01),感染组、动态监测组n CD64平均荧光强度及PCT、CRP值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1);n CD64平均荧光强度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于PCT及CRP。结论:n CD64平均荧光强度可作为化疗后血液肿瘤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细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CD64平均荧光强度 细菌感染 化疗 血液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未来生物疗法的理想载体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娟 史晋叔 李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79-1183,共5页
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MSC-exosomes)是间充质干细胞在生理或者病理状态下分泌的直径在40-100 nm的同质性膜囊泡。M SC-exosomes含有大量且种类繁多的蛋白质和miRNA等生物活性物质。M SC-exosomes与靶细胞通过膜融合或者发生内吞作用... 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MSC-exosomes)是间充质干细胞在生理或者病理状态下分泌的直径在40-100 nm的同质性膜囊泡。M SC-exosomes含有大量且种类繁多的蛋白质和miRNA等生物活性物质。M SC-exosomes与靶细胞通过膜融合或者发生内吞作用后将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转运至靶细胞,从而影响靶细胞的功能。它们像是体内的信号载体储存池,在细胞间起信息交换的作用。MSC-exosomes能够模拟MSC的生物学功能,具有促进组织修复或调节免疫等作用。本文将MSC-exosomes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物学功能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生物学功能 生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