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民事强制执行中的平等主义
- 1
-
-
作者
史明洲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
出处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11,共15页
-
文摘
平等主义与优先主义的优劣之争是强制执行理论悬而未决的公案,但我国学界的兴趣始终在优先主义一边,对平等主义缺乏了解。作为平等主义最重要的立法例,日本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代的破产程序手段更加灵活,目的更加多元,执破二分理论的“二分”立场过于保守,应予扬弃。日本1890年《民事诉讼法》用抽象的平等主义理念应对复杂的实践,导致严重的效率不足,但其1979年《民事执行法》通过成熟的立法技术,彻底解决了执行效率问题。平等主义不认可通过执行程序为普通债权人创设一般性的优先受偿地位,但不排斥具体场景下的优先受偿。平等主义与优先主义之争是政策选择问题,我国立法应当向本国传统寻找源头、探寻出路。不应拔高任何一种主义的作用,要把笼统的执行价款分配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构建有弹性的规则体系。应当摒弃制度运营者视角,让执行程序以利用者为中心。
-
关键词
执行价款分配
平等主义
优先主义
执破二分
民事诉讼社会化
-
Keywords
Distribution of Enforcement Proceeds
Egalitarianism
Prioritarianism
Separation between Enforcement and Bankruptcy
Socialization of Civil Procedure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区块链时代的民事司法
被引量:51
- 2
-
-
作者
史明洲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
基金
20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分散型’民事执行程序研究"(项目批准号:17BFX049)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松散结合型法院治理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18CFX0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人工智能可以在法律问题上实现对法官的部分替代,而区块链技术可以在事实问题上实现对法官的完全替代。区块链能够把法官从事实认定难题中解放出来,是一次民事司法的生产力革命。区块链技术正处于不断成熟过程之中,其司法应用可以分为初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初期的区块链存证能够解决电子证据认定难问题,中期基于法定数字货币的财产查控能够解决强制执行难问题,远期的债权行为"可视化"系统能够解决虚假诉讼等问题。民事司法在事实问题上面临的课题受制于制度的实施环境,对民事程序法的立法、学理、司法等环节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做到顺历史潮流而动。
-
关键词
区块链存证
司法区块链
执行难
法定数字货币
虚假诉讼
-
Keywords
blockchain evidence preservation
blockchain in judicature
difficulty in enforcement
legal digital currency
false litigation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执行财产调查程序的模式选择:为职权主义辩护
被引量:18
- 3
-
-
作者
史明洲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7-67,共11页
-
基金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事诉讼视野下的‘执行并破产’研究”(项目号19CFX040)
中国政法大学2019年科研创新年度青年项目“民事审判中的法律争点发现机制研究”(项目号19ZFQ82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
文摘
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查明是促进执行实施权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受程序构造差异的影响,中国法和德日法分别选择了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的执行财产调查模式,使得“执行难”成为我国独有的社会问题。但是,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经济基础的颠覆性变化,“财产调查的实效性”逐渐取代“执行机关与债权人的责任分担”成为财产调查的核心议题。财产调查实效性的本质是与社会财产的存在形式相适应的财产调查能力。面对现代社会的财富存在形式的流动化、隐私化、分散化特征,应对执行实施权进行重构,并投入增量的司法资源。在此意义上,中国法相较德日法拥有明显优势,但国家不应承担全部的金钱成本,而宜向使用人收取一定的费用。
-
关键词
执行财产调查
执行难
职权主义
当事人主义
作为公共服务的民事诉讼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