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暴雨条件下水土保持措施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泽坤 史明昌 +2 位作者 杨润泽 王奋忠 王世雷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1,共9页
[目的]探究暴雨条件下水土保持措施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可对科学制定高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托北京密云区石匣小流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7个径流小区,选取了2010—2021年20场自然暴雨观测数据,运用统计和相关分析... [目的]探究暴雨条件下水土保持措施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可对科学制定高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托北京密云区石匣小流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7个径流小区,选取了2010—2021年20场自然暴雨观测数据,运用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产流产沙和面源污染的影响,并分析了降雨、土壤、植被因子与产流产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在2010—2021年研究区年降雨总量相对平缓,但年降雨频率有所增加、暴雨发生次数呈现出上升趋势。(2)在20次暴雨条件样本中,荆条的减流率和减沙率分别为94.13%和99.76%,减流减沙效益优于刺槐+侧柏+鱼鳞坑、玉米+梯田等其他组合。荆条、刺槐+侧柏+鱼鳞坑对面源污染的防治效果较好,污染指标显著低于平均水平。(3)降雨因子、植被因子与径流泥沙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平均雨强、I30、I60与径流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73,0.7;平均雨强、I60与泥沙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0.5;植物盖度与径流量、泥沙量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58。[结论]综合考虑暴雨条件下的径流泥沙数据,我们认为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推荐该地区采用荆条作为优先水土保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暴雨 产流产沙 水土保持效益 北方土石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土地评价专家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史明昌 孙保平 +2 位作者 孙立达 岳德鹏 李清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0-56,共7页
该文首先讨论了土地评价的内容、特点和理论依据,进而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土地评价专家模型。该文从设计原则、环境配置、评价指标体系及程序、结构和功能等几个方面对土地评价专家模型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宁夏白林流域的土地评... 该文首先讨论了土地评价的内容、特点和理论依据,进而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土地评价专家模型。该文从设计原则、环境配置、评价指标体系及程序、结构和功能等几个方面对土地评价专家模型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宁夏白林流域的土地评价对系统进行了检验,证明了模型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该模型的突破点是运行结果自动生成土地评价图和结果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评价 评价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貌起伏状况下网格尺寸与DEM精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史明昌 沈晶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8,共4页
不考虑DEM采样点上高程误差,以不同地貌类型区为试验地,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地貌起伏的样地随机抽取采样点,比较当DEM网格尺寸变化时,对DEM高程值计算的误差以及对剖面曲率计算结果的误差,分析不同地貌起伏状况下DEM网格尺寸变化与... 不考虑DEM采样点上高程误差,以不同地貌类型区为试验地,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地貌起伏的样地随机抽取采样点,比较当DEM网格尺寸变化时,对DEM高程值计算的误差以及对剖面曲率计算结果的误差,分析不同地貌起伏状况下DEM网格尺寸变化与DEM精度之间定量定性的关系,得出表示地形复杂程度的平均剖面曲率和网格尺寸是影响DEM精度的两个重要因素。通过一系列表达式推导得出网格尺寸变化与DEM精度之间定量关系。由此模型,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地貌和DEM的精度要求选择适宜的网格尺寸范围,进一步为生产实践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网格尺寸 精度 高程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在我国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史明昌 李智广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4,共4页
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无线通讯技术、3S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水土保持工作日益自动化、数字化和高效化。围绕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网络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技术框架,阐述了新技术在水... 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无线通讯技术、3S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水土保持工作日益自动化、数字化和高效化。围绕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网络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技术框架,阐述了新技术在水土保持调查、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监理、监测等各个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基于新技术应用体系,把水土保持工作各项内容纳入统一的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之中的思想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 水土保持 空间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9
5
作者 赵廷宁 武健伟 +1 位作者 王贤 史明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7-71,共5页
该文在介绍、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产生背景、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研究重点及环境影响评价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着重介绍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和实施情况 ,归纳、总结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现状 发展趋势 公众参与制度 工作程序 指导原则 监督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分析——以塔里木盆地农垦区为例 被引量:25
6
作者 马松增 史明昌 +2 位作者 杨贵森 徐晓桃 殷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7-181,共5页
通过遥感获取的时间序列信息,分析新疆塔里木盆地农垦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农垦区土地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以5个时期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借助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指标,分析塔里... 通过遥感获取的时间序列信息,分析新疆塔里木盆地农垦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农垦区土地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以5个时期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借助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指标,分析塔里木盆地农垦区近35a来的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大量增加的农用地主要源自林地和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总面积增加1 843.82km2;城镇建设用地快速增长,总面积增加110.21km2;未利用地显示出开垦和耕地化的趋势;在2006年之前,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呈现逐步加快的趋势,2006年以后,变化速度减慢,土地利用动态度由451.44降为-46.17。农垦区的土地开发速度逐渐放缓,为脆弱的生态环境恢复提供有利条件,但同时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新的威胁,因此在土地开发利用的同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研究结果对研究区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土地利用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林规划设计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4
7
作者 甘丽 史明昌 +2 位作者 黎昭咏 郑国柱 徐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634-11636,共3页
为了提高造林工作效率,在分析造林规划设计业务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了造林规划设计系统。该系统一方面能为造林设计人员提供造林地分析、造林地立地类型划分、典型造林模式选择等功能服务,提高造林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能为林业管理人员... 为了提高造林工作效率,在分析造林规划设计业务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了造林规划设计系统。该系统一方面能为造林设计人员提供造林地分析、造林地立地类型划分、典型造林模式选择等功能服务,提高造林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能为林业管理人员提供造林信息查询服务,便于了解某一时间段内造林数目及其地理位置分布情况。同时,对造林活动引起的森林资源的更新采用了时间切片数据库设计方法。在造林地分析中解决了非林地的造林地立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规划 造林设计 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措施配置模式研究——以重庆市万州区陈家沟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穆婧 史明昌 +2 位作者 郭宏忠 魏曦 王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6-170,F0004,共6页
提出小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措施配置的原则以及技术思想,并以重庆市万州区陈家沟小流域为例,具体阐释小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措施配置的方法,最终形成了小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措施配置的模式,以期为其他小流域面源污染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小流域 面源污染 防治措施 配置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GIS数据中心元数据框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雷章 史明昌 +1 位作者 刘文博 张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7-69,共3页
针对大型GIS数据中心海量数据管理问题,从GIS元数据角度出发,参考已有的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提出了一种由数据中心元数据子集定义、数据集划分和数据注册3个功能部分构成的大型GIS数据中心元数据框架,为解决数据中心海量数据的管理和运... 针对大型GIS数据中心海量数据管理问题,从GIS元数据角度出发,参考已有的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提出了一种由数据中心元数据子集定义、数据集划分和数据注册3个功能部分构成的大型GIS数据中心元数据框架,为解决数据中心海量数据的管理和运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元数据 元数据框架 资源整合 GIS数据中心 服务式GIS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M网格尺寸对地形因子影响研究——以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沈晶玉 史明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69,共4页
DEM包含了大量地形信息是地形分析的基本资料。众所周知DEM网格愈小,愈能反映地貌起伏变化的细节,对地形的描述愈准确,但是随着DEM精度的增加,数据量将以几何级数递增,所需要的时间、人力以及占用的计算机容量都大大增加,从某种... DEM包含了大量地形信息是地形分析的基本资料。众所周知DEM网格愈小,愈能反映地貌起伏变化的细节,对地形的描述愈准确,但是随着DEM精度的增加,数据量将以几何级数递增,所需要的时间、人力以及占用的计算机容量都大大增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计算机资源的浪费。因此DEM网格尺寸对地形因子精度的影响以及选择适宜的网格尺寸在实际应用中就至关重要了。以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小流域为例,不考虑DEM采样点上高程误差,采用1:10000大比例尺,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比较当DEM网格尺寸变化时,对坡度,坡向,剖面曲率和平面曲率计算结果的误差.分析网格尺寸的变化与坡度,坡向,剖面曲率和平面曲率计算结果之间定性定量关系。从精度和栅格数据量两个方面选择适宜网格尺寸范围为5~10cm。此研究对实际应用中DEM网格尺寸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网格尺寸 精度 地形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坝系规划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海宽 史明昌 +2 位作者 陈胜利 汪福学 李团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28,共4页
在对坝系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利用现有的小流域基础数据,运用"3S"前沿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数据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系统工程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基于GIS的小流域水土保持坝系规划系统研... 在对坝系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利用现有的小流域基础数据,运用"3S"前沿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数据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系统工程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基于GIS的小流域水土保持坝系规划系统研究。为我国水土保持坝系规划提供一个技术平台,对提高水土保持沟道治理方案的设计质量和速度、节省规划时间和投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生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系 地理信息系统 坝系规划 三维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农业设施空间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阎晓军 黎昭咏 史明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478-14482,共5页
在综合分析北京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运用Web GIS平台、空间分析、中间件、空间数据库等技术,建立了数字化、网络化的设施农业空间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设施农业空间信息查询与分析、农业生产力评价、时空数据分析、设施农业... 在综合分析北京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运用Web GIS平台、空间分析、中间件、空间数据库等技术,建立了数字化、网络化的设施农业空间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设施农业空间信息查询与分析、农业生产力评价、时空数据分析、设施农业规划/建设管理以及系统维护等功能,并在北京市设施农业管理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空间信息 决策支持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切片模型的设施农业时空数据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维瑞 黎昭咏 +2 位作者 史明昌 郑国柱 王磊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5-549,共5页
为实现北京市设施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由静态GIS向时态GIS的转变,解决设施农业时空数据动态存储与表达的问题,针对设施农业数据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与情况,结合时间切片模型的思想与方法,提出了设施农业时空数据模型,以实现设施农业时空数... 为实现北京市设施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由静态GIS向时态GIS的转变,解决设施农业时空数据动态存储与表达的问题,针对设施农业数据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与情况,结合时间切片模型的思想与方法,提出了设施农业时空数据模型,以实现设施农业时空数据的重组与管理.阐述了设施农业时空数据的组织、存储结构与查询方法.研究表明,设施农业时空数据模型能很好地表达设施农业时空对象的空间信息、属性信息以及变化关系,为设施农业时空数据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时间切片模型 时空变化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项目验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胜利 史明昌 王瑞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9-41,共3页
传统的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验收工作的效率和精度都比较低。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3S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验收效率和精度的提高成为可能。根据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项目验收的工作特点,对水土保持验收内容进行分类... 传统的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验收工作的效率和精度都比较低。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3S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验收效率和精度的提高成为可能。根据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项目验收的工作特点,对水土保持验收内容进行分类,确定信息采集标准,以3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进行数据采集、预处理,建立数据库;按照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验收的要求,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为4个功能模块。系统建成后,将大大提高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验收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3S技术 项目验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混交林重要值、生物多样性与更新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蒋春颖 史明昌 《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6期44-48,共5页
通过典型样地法对小兴安岭地区的3种红松混交林进行重要值和生物多样性调查,探究重要值、生物多样性和更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研究发现,生物多样性与林分更新并无多大关系,但乔木树种的重要值却对森林的更新演替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改... 通过典型样地法对小兴安岭地区的3种红松混交林进行重要值和生物多样性调查,探究重要值、生物多样性和更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研究发现,生物多样性与林分更新并无多大关系,但乔木树种的重要值却对森林的更新演替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改变林分树种组成,在尽可能少的人为干扰条件下可达到改善森林更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混交林 更新演替 重要值 生物多样性 林分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巡护监督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思林 史明昌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1期57-59,64,共4页
为了解决巡护监督工作中监测人员不到达监测点而编造监测数据的问题,提出无线网络监控、二维码监控、GPS导航定位系统监控、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监控、考勤机监控等解决措施,对这些措施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并就自然保护区应选取的最适合巡护... 为了解决巡护监督工作中监测人员不到达监测点而编造监测数据的问题,提出无线网络监控、二维码监控、GPS导航定位系统监控、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监控、考勤机监控等解决措施,对这些措施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并就自然保护区应选取的最适合巡护监督方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护监督 监控设施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森林资源评价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哲 史明昌 +2 位作者 黎昭咏 蒋春颖 徐静 《林业调查规划》 2011年第1期46-50,共5页
基于研究建立了森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将森林资源评价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相结合,分析并设计了基于G IS的森林资源评价系统.该系统为用户提供了G IS基本功能、数据管理、森林资源评价等功能服务,实现了直接在数据库中获取评价指标,... 基于研究建立了森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将森林资源评价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相结合,分析并设计了基于G IS的森林资源评价系统.该系统为用户提供了G IS基本功能、数据管理、森林资源评价等功能服务,实现了直接在数据库中获取评价指标,进行计算机化的森林资源评价.评价结果可以直观地与实际的地理信息相联系,为森林资源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评价系统 GIS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蓟县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研究
18
作者 罗志东 史明昌 +4 位作者 方天纵 陈胜利 王瑞芬 马海宽 李团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204,207,共4页
根据天津蓟县水土保持工作的特点和需求,对蓟县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求进行了分析,对系统体系结构、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系统功能设计和系统应用等进行了浅述。此系统的建设实现,是对全国县级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根据天津蓟县水土保持工作的特点和需求,对蓟县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求进行了分析,对系统体系结构、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系统功能设计和系统应用等进行了浅述。此系统的建设实现,是对全国县级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进行的一次新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 水土保持 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GIS探讨数字流域平台构建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磊 史明昌 雷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5-68,共4页
针对当前数字流域构建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总结了网格GIS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基于网格GIS构建数字流域平台的整体框架,分析了平台运行机制及平台功能,并展望了基于网格GIS数字流域平台开发应用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 数字流域平台 网格GIS 资源共享 网格资源 中间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的GIS系统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文博 史明昌 +2 位作者 魏曦 雷章 马松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583-17585,17598,共4页
以壶瓶山自然保护区为例,以自然保护区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为中心,结合3S技术的信息管理模式比传统的信息管理更能实时地表现空间数据,探讨基于GIS技术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系统设计方法,介绍自然保护区管理系统建设与设计构想。研究内容包括... 以壶瓶山自然保护区为例,以自然保护区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为中心,结合3S技术的信息管理模式比传统的信息管理更能实时地表现空间数据,探讨基于GIS技术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系统设计方法,介绍自然保护区管理系统建设与设计构想。研究内容包括数据库、基本功能开发以及总体架构的设计,并提出自然保护区上下级联动管理、同一平台同步操作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开发设计 3S技术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