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煤岩冲击与大变形特征的统一脆延性指标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震 史文豪 +3 位作者 高鑫 张呈祥 崔恒 徐玉龙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27,共9页
冲击倾向性和延性分别是硬脆性煤岩和软岩的本质属性,开展岩性表征和脆延转换研究对深部工程安全采掘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出一种综合表达脆性破坏和软岩大变形特征的评价指标,总结了现有的冲击倾向性指标,基于全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统一... 冲击倾向性和延性分别是硬脆性煤岩和软岩的本质属性,开展岩性表征和脆延转换研究对深部工程安全采掘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出一种综合表达脆性破坏和软岩大变形特征的评价指标,总结了现有的冲击倾向性指标,基于全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统一脆延性指标(B_(u)),并结合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统一脆延性指标反映了煤岩脆/延性变形特征与破坏程度,统一脆延性指标B_(u)<0对应峰后应变硬化,B_(u)=0对应理想弹塑性变形,B_(u)>0对应峰后应变软化,B_(u)趋于正无穷对应理想脆性破坏;基于统一脆延性指标将冲击倾向性划分为3个等级,B_(u)<4.0时为无冲击倾向性,B_(u)介于4.0~28.0时为弱冲击倾向性,B_(u)>28.0时为强冲击倾向性。统一脆延性指标为无量纲指标,可以反映单轴条件和不同应力水平下脆性破坏特征,以及软弱或高应力水平下煤岩峰后应变硬化特征,尤其突出了单轴条件下不同煤岩脆性跌落的差别,对测试峰后急剧跌落煤岩的冲击倾向性有非常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倾向性 深部工程 全应力-应变曲线 脆延转换 脆性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温病的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朝辉 史文豪 +2 位作者 陈丽丽 刘彤 刘景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201-203,共3页
对温病发病机制及针灸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温病的机制主要体现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炎症反应,调控免疫平衡,改变血液流变学,调节神经相关等方面。认为针灸治疗温病通过对人体神经、血液、免疫等系统调节,并不局... 对温病发病机制及针灸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温病的机制主要体现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炎症反应,调控免疫平衡,改变血液流变学,调节神经相关等方面。认为针灸治疗温病通过对人体神经、血液、免疫等系统调节,并不局限于某一系统,呈现出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方式。同时,对免疫系统的调控是针灸治疗温病作用机制的关键。目前针灸治疗温病日益受到重视,且在临床机制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为临床治疗提供明确的治疗方案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温病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去菀陈莝”法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策论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朝辉 谭蕊蕊 +4 位作者 艾诗奇 邵阳 张晓梅 史文豪 刘景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81-183,共3页
目的阐释“去菀陈莝”法的基本内涵及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学习、研究古今经典理论书籍、名师名家论文、讲座、近现代新兴研究成果,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总结论述“去菀陈莝”法的起源与发展。(1)整理并总结“去菀陈莝”法... 目的阐释“去菀陈莝”法的基本内涵及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学习、研究古今经典理论书籍、名师名家论文、讲座、近现代新兴研究成果,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总结论述“去菀陈莝”法的起源与发展。(1)整理并总结“去菀陈莝”法在早期疾病中的应用;(2)基于“通郁调络”理论分析痤疮的发病机理,凝结出“郁”“瘀”同调的学术经验理论支持;(3)综述“去菀陈莝”法应用,阐释针药结合易罐治疗瘀热痰结型痤疮的“通郁调络”思想内涵,并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结果“去菀陈莝”法在中医临床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通郁调络”理论及经络基础,在针灸临床中通过针药结合易罐,开“郁”与祛“瘀”合治从而达到标本兼治,内外同调的确切疗效,凸显了针灸治疗的特色优势。结论“去菀陈莝”之法则在诊治瘀热痰结型痤疮疗效确切。“去菀陈莝”法因其学术渊源深厚,指导着针灸的临床实践,需不断传承与创新,有待进一步开拓针灸治疗疾病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去菀陈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