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通道蛋白AQP4基因缺失加重NMDA诱导的小鼠脑损伤 被引量:5
1
作者 史文珍 赵春贞 +4 位作者 黄雪琴 张纬萍 方三华 卢韵碧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评价水通道蛋白AQP4在兴奋性氨基酸NMDA诱导脑损伤中起的作用。方法:在AQP4基因敲除小鼠,皮层注射NMDA 150 nmol诱导损伤。甲苯胺蓝染色评价损伤面积,Fluro-Jade B染色评价变性神经元,免疫组化法评价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结果:与... 目的:评价水通道蛋白AQP4在兴奋性氨基酸NMDA诱导脑损伤中起的作用。方法:在AQP4基因敲除小鼠,皮层注射NMDA 150 nmol诱导损伤。甲苯胺蓝染色评价损伤面积,Fluro-Jade B染色评价变性神经元,免疫组化法评价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结果:与野生型小鼠比较,AQP4基因缺失加重NMDA诱导的皮层损伤,增加损伤区变性神经元密度,加重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增高。结论:AQP4在NMDA诱导的脑损伤中可能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质4 小鼠 基因敲除 N-甲基天冬氨酸/药理学 脑损伤 AQP4 基因敲除 皮层注射 N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伸爪试验评价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慢性损伤症状 被引量:2
2
作者 史文珍 张咏梅 +3 位作者 叶夷露 赵蕊 张纬萍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67-173,共7页
目的:评价伸爪试验是否为一种客观评价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慢性神经功能变化的方法。方法:在伸爪试验盒内,训练小鼠通过0.5cm窄缝用左侧前肢抓取食物;3周后,以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诱导局灶性脑缺血,继续观察4周内伸爪抓取食物的成功率,并... 目的:评价伸爪试验是否为一种客观评价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慢性神经功能变化的方法。方法:在伸爪试验盒内,训练小鼠通过0.5cm窄缝用左侧前肢抓取食物;3周后,以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诱导局灶性脑缺血,继续观察4周内伸爪抓取食物的成功率,并与经典的转角试验、神经症状评分和斜板试验比较。实验结束后,观察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元密度。结果:小鼠脑缺血后,抓取食物的成功率下降,转角试验的右转百分率增加,神经症状评分增加,斜板滞留角下降。斜板滞留角在脑缺血后5d恢复,其他3个指标在4周内都有显著变化。脑缺血4周的脑梗死体积增加,皮层、海马CA1区以及纹状体神经元密度下降。结论:伸爪试验是一种客观、稳定的指标,可用于评价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慢性神经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疾病模型 动物 伸爪试验 行为学 局灶性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鉴定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丽萍 赵春贞 +8 位作者 史文珍 戚玲玲 卢韵碧 张咏梅 张丽慧 方三华 鲍建芳 沈建根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1-597,共7页
目的:制备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CysLT2)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及应用。方法:以KLH偶联的CysLT2受体多肽免疫家兔制备抗体,用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以抗原阻断法测定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同时,以新制备的抗体进行Western blot... 目的:制备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CysLT2)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及应用。方法:以KLH偶联的CysLT2受体多肽免疫家兔制备抗体,用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以抗原阻断法测定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同时,以新制备的抗体进行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CysLT2受体的组织表达。结果:ELISA测定显示,获得的家兔抗CysLT2受体抗体的效价大于1/1 047 296,对CysLT2受体的特异性强,对CysLT1受体和GPR17基本无交叉反应。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ysLT2受体在大鼠、小鼠肾、脑和肺中有较高的表达,其分子量在40 kD左右。免疫组化结果表明,CysLT2受体主要表达在大鼠神经元,也表达在部分星形胶质细胞。结论:制备的CysLT2受体多克隆抗体具有高效价和高特异性,能满足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遗传 受体 白三烯/遗传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 CysLT2受体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GPR17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鉴定 被引量:5
4
作者 戚玲玲 卢韵碧 +8 位作者 史文珍 赵春贞 张咏梅 陈丽萍 张丽慧 方三华 鲍建芳 沈建根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目的:制备新型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GPR17的多克隆抗体(pAb),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方法:以KLH偶联的GPR17多肽免疫家兔制备其pAb,用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阻断ELISA测定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同时以新制备的抗体做Western blot,检测GPR1... 目的:制备新型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GPR17的多克隆抗体(pAb),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方法:以KLH偶联的GPR17多肽免疫家兔制备其pAb,用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阻断ELISA测定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同时以新制备的抗体做Western blot,检测GPR17的组织表达。结果:通过免疫家兔获得的抗GPR17 pAb,ELISA测定显示其抗体效价最高可达到1/16 364,并对CysLT1受体和CysLT2受体基本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PR17在大鼠脑和心脏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其分子量在43 kD左右。结论:制备的GPR17 pAb具有较高的效价和较好的特异性,能满足Western blot检测GPR17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白三烯 半胱氨酸 GPR17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_1R和CysLT_2R以及GPR17在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内的表达分布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浩 石巧娟 +7 位作者 史文珍 张霞燕 王晓蓉 张丽慧 方三华 卢韵碧 张纬萍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60,共9页
目的:探讨MPTP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脑内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1R、CysLT2R和GPR17表达分布特征。方法:C57BL/6小鼠连续5 d皮下注射MPTP 25 mg/kg诱导PD模型,第10 d处死动物。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ysLT1R、CysLT2R和GPR17在黑质表... 目的:探讨MPTP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脑内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1R、CysLT2R和GPR17表达分布特征。方法:C57BL/6小鼠连续5 d皮下注射MPTP 25 mg/kg诱导PD模型,第10 d处死动物。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ysLT1R、CysLT2R和GPR17在黑质表达的变化,并用免疫双标方法进行细胞定位。结果:正常小鼠黑质中有CysLT1R、CysLT2R和GPR17表达,主要表达在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以及小胶质细胞,CysLT2R还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其中,在多巴胺能神经元中91%表达GPR17,77%表达CysLT1R,52%表达CysLT2R。与对照组比较,PD模型组小鼠黑质中TH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同时CysLT1R、CysLT2R和GPR17阳性细胞数以及表达CysLT1R、CysLT2R和GPR17的多巴胺细胞数均显著减少。在正常小鼠纹状体中有CysLT1R、GPR17表达,主要表达于神经元;而CysLT2R表达很少,主要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PD模型组小鼠纹状体中CysLT1R、GPR17阳性细胞数减少;但CysLT2R表达升高,主要表达于增生的星形胶质细胞。结论:CysLT1R、CysLT2R和GPR17可能参与MPTP所致的小鼠PD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受体 白三烯 受体 G-蛋白偶联 帕金森病 疾病模型 动物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杜姗 米颜 +8 位作者 张肖 张洁 牛晓晨 张萌 程叶 谢瑱 张格娟 史文珍 田晔 《安徽医学》 2022年第12期1474-1478,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主要发生于老年群体,通常起病相对隐袭,进展缓慢。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接受内外源刺激后,为了维持内环境稳定而发生的一种主动性消亡过程[1]。程序性细胞坏死的表现形式...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主要发生于老年群体,通常起病相对隐袭,进展缓慢。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接受内外源刺激后,为了维持内环境稳定而发生的一种主动性消亡过程[1]。程序性细胞坏死的表现形式包括凋亡、细胞焦亡、自噬、坏死性凋亡、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细胞焦亡 炎症小体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