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内毒素鸡蛋黄抗体F(ab′)_2制备 被引量:3
1
作者 史政荣 张雅萍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研究抗内毒素鸡蛋黄免疫球蛋白(IgY)用胃蛋白酶切后提取的F(ab′)2片段,探索防治内毒素血症的新途径。方法用内毒素(LPS)作抗原免疫25周龄leghorn鸡,改良水溶法提取抗内毒素IgY,胃蛋白酶切后提取IgY F(ab′)2段,光密度法测抗内毒素I... 目的研究抗内毒素鸡蛋黄免疫球蛋白(IgY)用胃蛋白酶切后提取的F(ab′)2片段,探索防治内毒素血症的新途径。方法用内毒素(LPS)作抗原免疫25周龄leghorn鸡,改良水溶法提取抗内毒素IgY,胃蛋白酶切后提取IgY F(ab′)2段,光密度法测抗内毒素IgY F(ab′)2浓度和含量、ELISA检测抗内毒素IgY F(ab′)2效价,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分子量及纯度。结果抗内毒素IgY F(ab′)2含量为1.04mg/ml蛋黄液,效价为1∶25600,纯度为90%,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0。结论抗内毒素IgY F(ab′)2产量大、效价高、特异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类 免疫球蛋白类 抗体 F(a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烧伤病人皮瓣移植中的应用
2
作者 史政荣 张雅萍 罗奇志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625-626,共2页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对皮瓣移植的造影技术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 13例电击伤、热压伤患者皮瓣血供的DSA资料 ,对皮瓣移植DSA造影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意义做一分析和总结。结果  13例中 9例适合行局部皮瓣移植并存活 ,...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对皮瓣移植的造影技术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 13例电击伤、热压伤患者皮瓣血供的DSA资料 ,对皮瓣移植DSA造影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意义做一分析和总结。结果  13例中 9例适合行局部皮瓣移植并存活 ,4例不适合行皮瓣移植并截肢。结论 皮瓣移植前DSA检查对皮瓣移植术式的选择及手术的成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皮肤移植 外科皮瓣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诊断肝移植术后肺部曲霉菌感染1例
3
作者 史政荣 李正平 罗道蕴 《肝胆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39-240,共2页
关键词 影像 肝脏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空肠吻合术后营养支持研究
4
作者 熊秀 史政荣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644-645,共2页
目的从临床角度分析胆管空肠吻合术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患者恢复的差别,评价肠内营养的作用。方法在行胆管空肠吻合术后的患者中,通过72例肠内营养组和67例肠外营养组之间的术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 目的从临床角度分析胆管空肠吻合术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患者恢复的差别,评价肠内营养的作用。方法在行胆管空肠吻合术后的患者中,通过72例肠内营养组和67例肠外营养组之间的术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等的比较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术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肠内营养组均明显少于肠外组(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是胆管空肠吻合术后的首选营养支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 全胃肠外营养 胆总管造口术 吻合术 ROUX-EN-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器官系统为主体的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模式探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熊秀 史政荣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器官系统为主体的"中心制"科室设置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1月,以我院13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组,通过以"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临床分科设置进行治疗和护理;以同期同级医... 目的探讨器官系统为主体的"中心制"科室设置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1月,以我院13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组,通过以"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临床分科设置进行治疗和护理;以同期同级医院的1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住院时间及费用、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愈率(82.58%)高于对照组(69.18%),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下降,满意度(95.45%)优于对照组(8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临床分科设置,可有效减少患者诊疗半径、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缩短平均住院日、节省最佳抢救时间,切实提高了患者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器官系统为主体 中心制 临床分科设置 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术后辅助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黎经何 史政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期34-37,共4页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CE)作为肝癌完整切除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其作用已逐渐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目前的研究认为肝癌切除术后复发与潜在微小病灶未能发现有关。由于肝癌组织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肝动脉,因此术后辅助TACE可导致栓塞...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CE)作为肝癌完整切除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其作用已逐渐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目前的研究认为肝癌切除术后复发与潜在微小病灶未能发现有关。由于肝癌组织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肝动脉,因此术后辅助TACE可导致栓塞区域的肿瘤组织缺血和坏死,有利于消除小的残留癌灶,理论上可以减少复发和延长生存期。但实际临床疗效和应用范围仍然是目前探索及研究的焦点。本文就TACE的应用时机、适用人群、运用模式、疗效检测方面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