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结构耦合作用下硅太阳电池热应力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史志国 闫素英 +3 位作者 田瑞 仲伟浩 包俊江 王胜捷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7-503,共7页
以硅太阳能电池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建立三维电池模型,对其温度和结构进行了耦合仿真,模拟分析了未加装铝翅片和加装铝翅片的两种硅太阳能电池的温度和热应力分布。编制Matlab程序,采用迭代法对光热参数进行迭代求解,得到了转换为热量... 以硅太阳能电池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建立三维电池模型,对其温度和结构进行了耦合仿真,模拟分析了未加装铝翅片和加装铝翅片的两种硅太阳能电池的温度和热应力分布。编制Matlab程序,采用迭代法对光热参数进行迭代求解,得到了转换为热量的太阳辐射值作为初始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加装铝翅片的硅太阳能电池取得了较好的散热效果,能降低热应力,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胶黏 热应力 热-结构耦合 复合换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SP的教务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史志国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06-310,共5页
分析了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和方法,详细介绍了利用JSP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的方法和技巧,并对开发过程中运用JSP+JavaBean+Servlet实现网络教务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对于程序员方便快捷地编写跨平台的高水平网页程序有一定的参... 分析了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和方法,详细介绍了利用JSP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的方法和技巧,并对开发过程中运用JSP+JavaBean+Servlet实现网络教务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对于程序员方便快捷地编写跨平台的高水平网页程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务管理 JSP 数据库 SERVL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升小波变换与改进空间投影结合的图像匹配算法
3
作者 史志国 陈大可 姚成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43-47,共5页
针对标准投影算法在图像匹配中存在抗噪性差的缺点,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提升小波变换与改进空间投影结合的图像匹配算法。首先,通过提升小波变换得到多分辨率图像,对最低分辨率图像应用空间投影算法进行匹配,然后,将得到的粗匹配候选点... 针对标准投影算法在图像匹配中存在抗噪性差的缺点,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提升小波变换与改进空间投影结合的图像匹配算法。首先,通过提升小波变换得到多分辨率图像,对最低分辨率图像应用空间投影算法进行匹配,然后,将得到的粗匹配候选点集应用到高一级分辨率图像的匹配中,最后,应用归一化互相关匹配算法计算最终的精匹配点。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其它的改进算法,该算法的匹配准确度和鲁棒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匹配 提升小波变换 空间投影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PV/T系统电热输出性能及其Matlab仿真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郭嘉 闫素英 +3 位作者 田瑞 姜鑫 王胜捷 史志国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16-921,共6页
建立了太阳能PV/T(Photovoltaic/Thermal)系统的热电模型,编制了Matlab程序,采用迭代法对电热参数进行耦合求解。研究了PV/T系统在呼和浩特不同季节下的热电效率,电池温度和性能曲线的变化,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 建立了太阳能PV/T(Photovoltaic/Thermal)系统的热电模型,编制了Matlab程序,采用迭代法对电热参数进行耦合求解。研究了PV/T系统在呼和浩特不同季节下的热电效率,电池温度和性能曲线的变化,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实验结果显示了环境温度、风速、入射辐射量对太阳能PV/T系统热、电以及综合性能的影响:PV/T系统夏季的日平均电效率、热效率及正午组件最大功率分别为14.1%、34.5%和180.8 W,冬季的日平均电效率、热效率及正午组件最大功率分别为16.1%、24.8%和190.3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T MATLAB 电热模型 电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和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凌海 史志国 +2 位作者 刘涛 王春 陈玢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8期42-45,共4页
目的比较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普通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和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用于开胸手术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行开胸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普通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和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 目的比较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普通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和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用于开胸手术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行开胸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普通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和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比较两组双腔气管导管定位时间及观察插管应激的血流动力学反应。结果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组气管导管定位时间比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普通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组短,定位及术中管理便捷;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组插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反应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普通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组也没有差异。结论可视双腔气管导管定位时间短,定位准确,易于术中管理。但是仅有左侧双腔一种类型,应用范围存在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可视双腔气管导管 纤维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光伏组件温度预测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郭枭 田瑞 +3 位作者 邱云峰 王轩轩 闫素英 史志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6-85,共10页
将呼和浩特地区清洁光伏组件的温度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平行风速对该温度的影响机理,确定了影响该温度的主要外界因素。在不同倾斜面直散比工况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构建了清洁光伏组件温度的预测模型,并进行了拟合误差检验。结果表明... 将呼和浩特地区清洁光伏组件的温度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平行风速对该温度的影响机理,确定了影响该温度的主要外界因素。在不同倾斜面直散比工况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构建了清洁光伏组件温度的预测模型,并进行了拟合误差检验。结果表明:相同平行风速下的热边界层厚度随x清洁光伏组件板面计算点距离前缘点的距离按幂函数规律正相关变化,相同x处的热边界层厚度随平行风速按乘幂函数规律负相关变化,对流传热系数随雷诺数以乘幂函数规律正相关变化;清洁光伏组件温度与倾斜面太阳总辐照度间存在较明显的线性关系;不同倾斜平面直散比条件下,环境温度对清洁光伏组件温度的平均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预测模型的平均预测误差均小于4%。依据该研究可制定清洁光伏组件的降温提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温度 多元线性回归 预测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分析和分析的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维蔚 巴旭阳 +3 位作者 薛奇成 高虹 史志国 田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51-2257,共7页
采用光学-动力学耦合的方法,建立槽式太阳能真空管接收器的三维流动、传热模型,分析影响集热系统热效率和效率的因素。为验证模拟结果准确性,与文献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吻合较好,平均误差为9.4%。模拟结果显示,传热流体入口温度、环形区... 采用光学-动力学耦合的方法,建立槽式太阳能真空管接收器的三维流动、传热模型,分析影响集热系统热效率和效率的因素。为验证模拟结果准确性,与文献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吻合较好,平均误差为9.4%。模拟结果显示,传热流体入口温度、环形区域压力对集热系统热效率和效率的影响最显著,间隙尺寸的影响次之,传热流体质量流速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管接收器 热效率 效率 环形区域 间隙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防灭火技术在工作面停采撤架期间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侯涛 史志国 罗保明 《陕西煤炭》 2015年第5期84-86,89,共4页
针对秦源煤业戚家坡煤矿S205综采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自然发火的原因,并制定了控漏风、高位钻孔和架前钻孔注三相泡沫、灌浆和高分子胶体等综合防灭火技术,消除了撤架期间采空区发火的隐患,保证了工作面设备的安全拆除。
关键词 煤自燃 综合防灭火技术 综放工作面 撤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测试中C/C++抽象语法树的生成
9
作者 付微 田巍 史志国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48-351,共4页
利用GNU提供的标准编译器,通过调用词法分析程序生成了C/C++抽象语法树。基于系统崩溃故障模型的软件进行了静态测试,描述了C/C++抽象语法树及其语法和语义分析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抽象语法树 编译器 符号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条件下底板岩层破坏深度动态测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孔皖军 郑根源 +2 位作者 国伟 吴寒 史志国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6-100,共5页
为防止内蒙古准格尔矿区采动条件下底板灰岩水的突水威胁问题,现场通过钻孔植入方式布置一套光纤传感探测系统和一套电阻率CT法探测系统,在采动条件下对工作面底板破坏"两带"高度进行精细化探测。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光纤传感... 为防止内蒙古准格尔矿区采动条件下底板灰岩水的突水威胁问题,现场通过钻孔植入方式布置一套光纤传感探测系统和一套电阻率CT法探测系统,在采动条件下对工作面底板破坏"两带"高度进行精细化探测。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光纤传感技术及电阻率CT探测技术综合判断底板破碎带高度为15m,导水裂隙带高度为32m。该工作面底板破坏"两带"高度探查结果不仅为底板防治水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且对整个相似地层条件的矿区提高煤炭资源安全高效生产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条件 底板岩层 破坏深度 光纤传感技术 电阻率CT法 “两带”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