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高功率微波器件的传导冷高温磁体研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策 刘辉 +7 位作者 刘建华 戴银明 陈顺中 程军胜 王秋良 霍少飞 史彦超 黄慧杰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为了利于高功率微波系统的紧凑化和小型化,降低系统能耗,对产生引导磁场的超导磁体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超导磁体使用稀土钡铜氧化物线饼组成。低温系统采用4台小型风冷式斯特林制冷机对超导磁体冷却。为了适用于车载环境并降低漏热,采... 为了利于高功率微波系统的紧凑化和小型化,降低系统能耗,对产生引导磁场的超导磁体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超导磁体使用稀土钡铜氧化物线饼组成。低温系统采用4台小型风冷式斯特林制冷机对超导磁体冷却。为了适用于车载环境并降低漏热,采用了一种非金属材料的新型锥体结构作为磁体的承载结构,并通过仿真分析了一般的车载环境下的磁体结构承载情况。整个高温超导磁体工作温区为40~50 K,达到目标场时的通电电流为77.49 A,均匀区场强达到4 T。整个系统能耗较传统技术降低80%。通过实验测试出高温超导磁体的温度运行上限为48.9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稀土钡铜氧材料高温超导磁体 传导冷却 车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抽运-检测型铷原子磁力仪测量软磁样品的磁矩和磁特性曲线
2
作者 缪培贤 梁星 +5 位作者 史彦超 蔡志伟 杜康 代虎 刘志栋 陈江 《真空与低温》 2025年第2期187-193,共7页
基于电磁学中磁偶极层和载流线圈在空间产生磁场的等价性原理,将软磁样品的磁矩等效为载流线圈的磁矩,提出基于位移法的磁矩测量理论,利用抽运-检测型铷原子磁力仪测量了载流线圈的磁矩和带状坡莫合金软磁样品的饱和剩余磁矩。依据软磁... 基于电磁学中磁偶极层和载流线圈在空间产生磁场的等价性原理,将软磁样品的磁矩等效为载流线圈的磁矩,提出基于位移法的磁矩测量理论,利用抽运-检测型铷原子磁力仪测量了载流线圈的磁矩和带状坡莫合金软磁样品的饱和剩余磁矩。依据软磁样品在铷泡位置产生的磁场与其磁矩呈正比关系,在恒温条件下利用软磁样品的饱和剩余磁矩值对其剩磁回线和低场部分的磁滞回线进行了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磁力仪 抽运-检测 软磁样品 磁矩 磁滞回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X波段过模高效率相对论返波管 被引量:2
3
作者 史彦超 滕雁 +5 位作者 陈昌华 肖仁珍 邓昱群 杨德文 王东阳 孙钧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3-37,共5页
设计了一种X波段过模高效率相对论返波管(RBWO),主要结构包括双谐振腔反射器、7周期梯形慢波结构与提取腔。该器件慢波结构的过模比为2.6,电子束与结构波TM_(01)模的近π模相互作用,在慢波结构区域束波作用产生的TM_(01)模表面波主要转... 设计了一种X波段过模高效率相对论返波管(RBWO),主要结构包括双谐振腔反射器、7周期梯形慢波结构与提取腔。该器件慢波结构的过模比为2.6,电子束与结构波TM_(01)模的近π模相互作用,在慢波结构区域束波作用产生的TM_(01)模表面波主要转化为TM_(02)模的体波,其输出微波的模式主要为TM_(02)模,占比为81%,其余为TM_(01)模。提出一种过模条件下谐振腔反射器的设计思路,结合模式匹配法,优化得到了一种双谐振腔反射器结构,其对TM_(01)模与TM_(02)模的反射系数均大于0.99,可实现过模条件下RBWO慢波结构与二极管区的良好隔离;同时双谐振腔反射器两个谐振腔中的纵向电场可以对电子束进行充分的预调制,将促进慢波结构区域的束波作用,有利于提升效率。通过在慢波结构后端加入提取腔,进一步提升了转换效率。PIC仿真中,在二极管电压900kV,电流14.3kA,得到了6.6GW的输出功率,转换效率约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相对论返波管 过模 谐振反射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调节飞秒激光脉冲时空重合的新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史彦超 刘作业 +4 位作者 赵培茜 郭泽钦 丁鹏基 刘情操 胡碧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5-388,共4页
为了实现调节两束飞秒激光脉冲在时间和空间区域上的精确重合,采用利用CCD成像系统调节光束在空间上的重合及利用能量计测量激光脉冲核心能量变化来调节飞秒脉冲间的时间间隔的新方法,取得了核心能量随延迟时间变化的数据,并记录了相应... 为了实现调节两束飞秒激光脉冲在时间和空间区域上的精确重合,采用利用CCD成像系统调节光束在空间上的重合及利用能量计测量激光脉冲核心能量变化来调节飞秒脉冲间的时间间隔的新方法,取得了核心能量随延迟时间变化的数据,并记录了相应的等离子体荧光图像。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可以达到飞秒级的时间重合精度。这为确定激光的时空重合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途径,且在激光光束以大角度相交时仍然可以确定最佳重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延迟时间调节 核心能量 能量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契伦柯夫器件慢波结构高频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史彦超 陈昌华 +3 位作者 宋玮 邓昱群 孙钧 宋志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8-152,共5页
理论推导了电磁波在半无限长直波导和均匀慢波结构交界面上的反射系数表达式,得到反射系数模值和相位随电磁波的纵向相移常数和慢波结构末端相位的变化关系。运用传输线理论以及反射系数的理论计算结果,得到了有限长慢波结构的纵向谐振... 理论推导了电磁波在半无限长直波导和均匀慢波结构交界面上的反射系数表达式,得到反射系数模值和相位随电磁波的纵向相移常数和慢波结构末端相位的变化关系。运用传输线理论以及反射系数的理论计算结果,得到了有限长慢波结构的纵向谐振条件,可以分析各种情况下有限长慢波结构的纵向谐振特性。计算了一种有限长慢波结构的纵向谐振频率,理论预测与数值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对于一种非均匀慢波结构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其纵向谐振模式对应的频率、场分布与相应的均匀慢波结构接近,因此仍可根据提出的纵向谐振条件对非均匀慢波结构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契伦柯夫器件 有限长慢波结构 高频特性 纵向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微波振荡器的相位控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宋玮 邓昱群 +9 位作者 史彦超 宋志敏 张治强 朱晓欣 李佳伟 胡祥刚 肖仁珍 孙钧 陈昌华 邵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1-185,共5页
基于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提出了一种小信号牵引相位控制的方法,通过外加小信号对振荡器起振过程的引导,实现对输出微波的相位控制。相比于传统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利用ns量级的脉冲在较宽的带宽和较低的注入功率下实现对高功率微波振荡器... 基于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提出了一种小信号牵引相位控制的方法,通过外加小信号对振荡器起振过程的引导,实现对输出微波的相位控制。相比于传统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利用ns量级的脉冲在较宽的带宽和较低的注入功率下实现对高功率微波振荡器的相位控制。在X波段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相位控制实验中,利用百kW级的小信号,实现了对GW级高功率微波的输出相位控制,相位抖动小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振荡器 相位控制 锁频锁相 起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TM_(02)模式低磁场相对论返波管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东阳 滕雁 +5 位作者 史彦超 李爽 吴平 邓昱群 杨德文 陈昌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8-42,共5页
对Ka波段TM_(02)模式低磁场相对论返波管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详细分析了该器件以TM_(02)模工作的模式选择机制。通过粒子模拟,该器件在1T引导磁场下获得了功率为493MW、频率29.3GHz的微波输出,工作模式及频率与理论设计相... 对Ka波段TM_(02)模式低磁场相对论返波管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详细分析了该器件以TM_(02)模工作的模式选择机制。通过粒子模拟,该器件在1T引导磁场下获得了功率为493MW、频率29.3GHz的微波输出,工作模式及频率与理论设计相一致。随后,基于模拟中的结构参数开展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当二极管电压为580kV、电流为3.56kA、引导磁场1T时,获得了功率286MW、频率29.3GHz、脉宽约10ns的微波输出。实验获得的微波频率与数值模拟一致,但是微波功率与数值模拟结果有明显差异,并且微波脉冲后沿有明显的缩短,分析认为在低磁场下后端谐振腔链受到电子轰击是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论返波管 TM02模式 KA波段 低磁场 脉冲缩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齿状阴极 被引量:2
8
作者 宋玮 霍少飞 +2 位作者 史彦超 邓煜群 孙钧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8-970,共3页
研究了一种齿状阴极的电子束产生传输过程以及对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产生高功率微波的影响。基于SINUS881加速器,利用束流轰击金属靶观测齿状阴极产生电子束在不同轴向位置上的角向分布,并开展了基于环形阴极和齿状阴极的X波段相对论返... 研究了一种齿状阴极的电子束产生传输过程以及对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产生高功率微波的影响。基于SINUS881加速器,利用束流轰击金属靶观测齿状阴极产生电子束在不同轴向位置上的角向分布,并开展了基于环形阴极和齿状阴极的X波段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的实验研究。对不同齿数及尺寸对电子束流特性、器件输出微波功率和脉冲宽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阴极的齿数增加到一定数量时,电子束的横向运动使得电子束在径向逐渐趋于分布均匀;与均匀环形阴极的打靶结果近似,此时,电子束对于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产生微波的功率和脉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 强流相对论电子束 齿状阴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低压镍等离子体光谱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少华 刘小亮 +4 位作者 孙铭泽 曹瑜 史彦超 赵培茜 胡碧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5-149,共5页
分别对低于0.1 MPa的空气和氩气环境气体条件下的飞秒激光镍等离子体光谱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环境气体中,激光镍等离子体光谱均表现为连续谱和原子线状谱的叠加。随着环境气压的降低,由于电子密度的下降,从而使得低压条件... 分别对低于0.1 MPa的空气和氩气环境气体条件下的飞秒激光镍等离子体光谱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环境气体中,激光镍等离子体光谱均表现为连续谱和原子线状谱的叠加。随着环境气压的降低,由于电子密度的下降,从而使得低压条件下的谱线比高压条件下的谱线具有更好的分辨特性。同时,谱线强度经历了由缓慢增强发展到迅速降低的演化过程。另外,还讨论了环境气体成分对谱线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环境气压 等离子体 谱线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高功率微波合成的X波段双色板
10
作者 李佳伟 黄文华 +4 位作者 朱梦 黄惠军 邵浩 宋玮 史彦超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28,共4页
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高功率微波合成的X波段同频带双色板。微波斜45°入射时,该双色板在9 GHz到9.3 GHz内反射效率大于99%,在9.7 GHz到10 GHz内传输效率大于99%,可以用于实现两路高功率微波的同极化合成。利用电磁场... 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高功率微波合成的X波段同频带双色板。微波斜45°入射时,该双色板在9 GHz到9.3 GHz内反射效率大于99%,在9.7 GHz到10 GHz内传输效率大于99%,可以用于实现两路高功率微波的同极化合成。利用电磁场全波分析软件,建立了双色板数值模型,分析了该双色板的场增强因子和功率容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双色板 功率容量 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论返波管注入锁相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昱群 史彦超 +1 位作者 宋玮 邵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1-175,共5页
给出了一种基于梯形慢波结构的相对论返波管结构,并采用2.5维全电磁PIC粒子模拟软件对其前端注入锁相进行了模拟研究。注入功率从二极管区注入相对论返波管中,注入功率50 kW,注入比$48.3dB时,返波管输出的相位抖动在±20°范围... 给出了一种基于梯形慢波结构的相对论返波管结构,并采用2.5维全电磁PIC粒子模拟软件对其前端注入锁相进行了模拟研究。注入功率从二极管区注入相对论返波管中,注入功率50 kW,注入比$48.3dB时,返波管输出的相位抖动在±20°范围内,并拟合了返波管相位抖动与注入功率之间关系,给出了判断返波管相位抖动大小的经验公式。注入功率提高至120 MW,注入比$14.5 dB时,注入信号对相对论返波管输出的频率实现了牵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论返波管 注入式锁相 相位牵引 频率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谐波法测量K9玻璃的折射率
12
作者 郭泽钦 史彦超 +1 位作者 赵培茜 胡碧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8-131,共4页
为了测量K9玻璃的折射率,采用三次谐波法,通过调节位移平台使两束平行飞秒激光脉冲在时空上重合,进而产生强烈的三次谐波信号,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对放入样品前后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样品K9柱面镜的折射率及其测量精度,... 为了测量K9玻璃的折射率,采用三次谐波法,通过调节位移平台使两束平行飞秒激光脉冲在时空上重合,进而产生强烈的三次谐波信号,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对放入样品前后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样品K9柱面镜的折射率及其测量精度,还对两片折射率未知的衰减片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它们的折射率。结果表明,测得的样品折射率与实际折射率符合得很好,证实了该方法测量物体线性折射率的可行性;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样品容易加工的优点,对样品折射率范围没有限制,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折射率 三次谐波 K9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抽运-检测型原子磁力仪对交变磁场的测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大勇 史彦超 +2 位作者 缪培贤 崔敬忠 刘志栋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26,共7页
交变磁场作为磁场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学术价值,而现阶段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交变磁场进行绝对测量。抽运-检测型原子磁力仪具有量程宽、灵敏度高、能准确反映磁场真实特性,在磁场测量及标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 交变磁场作为磁场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学术价值,而现阶段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交变磁场进行绝对测量。抽运-检测型原子磁力仪具有量程宽、灵敏度高、能准确反映磁场真实特性,在磁场测量及标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抽运-检测型原子磁力仪在交变磁场激励下作用机理研究,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实现抽运-检测型原子磁力仪对交变磁场的绝对测量,在Z轴方向上实现了背景磁场40000 nT,频率为100 Hz、磁场强度幅值为1000 nT的交变磁场测量;在Y轴方向上实现了背景磁场1000 nT,频率为20 Hz、磁场强度幅值为500 nT的交变磁场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该实验装置适用于低频、弱磁场强度交变磁场的测量,该方法为交变磁场的测量和标定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磁力仪 交变磁场 测量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自然基准的新型电流计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史彦超 缪培贤 +3 位作者 陈大勇 张金海 蔡志伟 杨旭红 《真空与低温》 2023年第3期209-216,共8页
在现代军事计量中,电磁计量直接影响国防建设质量和武器技战水平。现有电学计量体系中,基于约瑟夫森效应和量子化霍尔效应的量子电压和量子电阻的基准装置已经完成建设并已投入应用,然而基于量子效应的电流基准仍处于探索阶段。本论文... 在现代军事计量中,电磁计量直接影响国防建设质量和武器技战水平。现有电学计量体系中,基于约瑟夫森效应和量子化霍尔效应的量子电压和量子电阻的基准装置已经完成建设并已投入应用,然而基于量子效应的电流基准仍处于探索阶段。本论文基于高灵敏度原子磁力仪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电流计量技术,可将电流间接溯源至约瑟夫森效应、量子化霍尔效应和拉莫尔进动效应三种量子自然基准。该技术有潜力用于建设电流计量基准装置和研制基于量子自然基准的新型电流比较仪。具体阐述了电流计量及量值传递方案的物理思想和实施过程,并通过相关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磁力仪 量子自然基准 电流计量 电流比较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原子磁力仪测量软磁材料的剩磁矫顽力 被引量:1
15
作者 缪培贤 杨旭红 +4 位作者 张金海 蔡志伟 史彦超 陈大勇 刘志栋 《真空与低温》 2023年第6期562-569,共8页
介绍了利用抽运-检测型铷原子磁力仪测量软磁材料剩磁矫顽力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在磁屏蔽筒中扫描通入磁化线圈的脉冲电流,置于磁化线圈中的软磁样品被磁化和退磁,利用抽运-检测型铷原子磁力仪监测软磁样品的剩磁状态,根据剩磁回线计算... 介绍了利用抽运-检测型铷原子磁力仪测量软磁材料剩磁矫顽力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在磁屏蔽筒中扫描通入磁化线圈的脉冲电流,置于磁化线圈中的软磁样品被磁化和退磁,利用抽运-检测型铷原子磁力仪监测软磁样品的剩磁状态,根据剩磁回线计算出样品的平均剩磁矫顽力。利用该方法测量带状坡莫合金软磁样品的剩磁矫顽力,十次测量的平均值为1.706 mT,剩磁矫顽力测量再现性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为0.05%。该方法具有无零点漂移、复现性好、测量速度快、原位测量等优点,具有开发适用于环境磁学领域的磁测设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磁力仪 抽运-检测型 软磁材料 剩磁矫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Enhanced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with Double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 被引量:3
16
作者 沈洁 杨正才 +4 位作者 刘小亮 史彦超 赵培茜 孙少华 胡碧涛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47-152,共6页
In this paper,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llinear geometry double-pulse femtosecond LIBS was performed on a Ni sample in ambient air in an effort to clarify the contributing processes responsible for the signal enhanc... In this paper,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llinear geometry double-pulse femtosecond LIBS was performed on a Ni sample in ambient air in an effort to clarify the contributing processes responsible for the signal enhancement observ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ingle-pulse case. Doublepulse LIBS spectra show a very clear enhancement when an optimum inter-pulse delay was used. The influences of the inter-pulse delay between two pulses on the LIBS signal intensity, electron temperature and density were investigated. It is most remarkable that the evolutions of signal enhancement and electron temperature versus the inter-pulse delay showed the same behavior and revealed two main regimes of interaction. These results provide additional insight into the possible emission enhancement mechanisms in the double pulse configu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BS femtosecond laser double pulse signal enhanc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Analysis of the Early Phase During Femtosecond Laser-Induced Air Breakdown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小亮 曹瑜 +6 位作者 王小山 刘作业 郭泽钦 史彦超 孙少华 李玉红 胡碧涛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9期815-820,共6页
Single-pulse and double-pulse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OES)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in air by using ultrashort laser pulses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use spectroscopic methods to an... Single-pulse and double-pulse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OES)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in air by using ultrashort laser pulses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use spectroscopic methods to analyze the early phase of laser-induced plasma after the femtosecond laser pulse. The temporal behavior of emission spectra of air plasma has been characteriz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ingle-pulse scheme, the plasma emission obtained in the double-pulse scheme presents a more intense continuum along with several additional ionic lines. As only one line is available in the single-pulse scheme, the plasma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only the relative line-to-continuum intensity ratio method, whereas the relative line-to-line intensity ratio method and the relative line-to-continuum intensity ratio method were used simultaneously to estimate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in the double-pulse scheme.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temperature values obtained by the two methods in the double-pulse scheme agree. Moreover, this shows that the relative line-to-continuum intensity ratio method is suitable for early phase of laser-induced plasma diagnostics. The electron number density was estimated using the Stark broadening method. In the early phase of laser-induced plasma,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electron number density exhibits a power law decrease with delay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S OES electron temperature electron number dens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磁力仪的空间电流计量技术探讨
18
作者 缪培贤 史彦超 +1 位作者 刘志栋 李得天 《真空与低温》 2023年第5期439-446,共8页
空间计量是空间技术和计量学交叉产生的新生学科。地球上所有长期测量活动均需要周期性校准,然而地外空间的长期测量活动缺乏计量保障,这是空间计量学科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在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中与电磁量有关的是电流单位安培,... 空间计量是空间技术和计量学交叉产生的新生学科。地球上所有长期测量活动均需要周期性校准,然而地外空间的长期测量活动缺乏计量保障,这是空间计量学科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在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中与电磁量有关的是电流单位安培,与安培相关的单电子隧道效应很难实用化,目前地球上用于复现电流单位的约瑟夫森电压基准和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也很难在地外空间维护。从实用性和工程可行性方面考虑,提出基于量子磁力仪的电流测量技术为未来空间电流计量的可选方案。简要分析了可用于空间电流计量的量子磁力仪,介绍了基于量子磁力仪的电流量值溯源和传递的实验方法,探讨了空间电流计量面临的一些物理原理、技术和工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计量 电流 量子磁力仪 线圈系数 自然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Femtosecond Laser-Induced Plasma under Low Pressure in Argon
19
作者 曹瑜 刘小亮 +6 位作者 冼文多 孙少华 孙铭泽 丁鹏基 史彦超 刘作业 胡碧涛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78-81,共4页
An experiment of femtosecond laser-induced breakdown in argon with a pressure below normal atmospheric pressure is performed. The breakdown spectrum is mainly due to the electronic relaxation of excited Ar atoms and A... An experiment of femtosecond laser-induced breakdown in argon with a pressure below normal atmospheric pressure is performed. The breakdown spectrum is mainly due to the electronic relaxation of excited Ar atoms and Ar ions. The lifetim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 plasma are extensively studied by the time-integrated and time-resolved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technique, which is also discussed.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local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LTE), the plasma temperature is calculated. Moreover, the electron density is accessed from the Stark broadening of the ionized argon lines. Finally, the validity of applications of LTE is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Characterization of Femtosecond Laser-Induced Plasma under Low Pressure in Argon STARK L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fully quantum-mechanical method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llisional broadening coefficients and shift coefficients of Rb D_1 lines perturbed by noble gases He and Ar
20
作者 张伟 史彦超 +1 位作者 胡碧涛 张毅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322-328,共7页
In this work, a new full quantum method i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broadening and shift coefficients of the D1 line in neutral collision. Based on the variable phase approach and Baranger theory, this method calcula... In this work, a new full quantum method i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broadening and shift coefficients of the D1 line in neutral collision. Based on the variable phase approach and Baranger theory, this method calculates the scattering phase shift instead of scattering matrix elements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calculation. As an illustration, this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broadening and shift coefficients of the absorption lines of alkali metal atom Rb, as it collides with buffer gas He and Ar, in a temperature range from 150 K to 800 K. With a comparison with other calculations and experiment measurements, the reasonable agreements in all cases demonstrate the validity and simplicity of thi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isional broadening and shift variable phase method phase shi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