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方肌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1
作者 史庆超 刘晓刚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3期630-633,共4页
目的:观察腰方肌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8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 目的:观察腰方肌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8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腰方肌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心率、血压(舒张压和收缩压)、术中麻醉情况、麻醉后恢复情况(胃肠道功能相关指标和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舒适度[布鲁格曼舒适度量表(Bruggeman comfort scale,BC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 h,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均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舒芬太尼用量和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饮食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B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施行腰方肌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有利于减轻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术后舒适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腰方肌阻滞 全身麻醉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菌脂肽添加物对吉富罗非鱼增重率、血清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翟少伟 史庆超 +1 位作者 陆鹏 郭清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1期129-133,共5页
为了研究饲料中不同抗菌脂肽添加物对吉富罗非鱼增重率、血清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将240尾吉富罗非鱼(平均体重为2.01±0.03 g)随机分为4个组,即对照组(基础饲料)、抗菌脂肽组Ⅰ(基础饲料+50 mg/kg抗菌脂肽)、抗菌脂肽组... 为了研究饲料中不同抗菌脂肽添加物对吉富罗非鱼增重率、血清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将240尾吉富罗非鱼(平均体重为2.01±0.03 g)随机分为4个组,即对照组(基础饲料)、抗菌脂肽组Ⅰ(基础饲料+50 mg/kg抗菌脂肽)、抗菌脂肽组Ⅱ(基础饲料+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产物,抗菌脂肽水平为50mg/kg)和黄霉素组(基础饲料+10 mg/kg黄霉素),试验期为7周。结果发现,不同抗菌脂肽添加物均可显著提高吉富罗非鱼特定增长率、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溶菌酶活性、免疫球蛋白M水平和补体C3水平,显著降低血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对谷丙转氨酶活性、谷草转氨酶活性、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无显著影响;不同抗菌脂肽添加物组间的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表明不同抗菌脂肽添加物对吉富罗非鱼的促生长作用及血清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改善效果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脂肽 吉富罗非鱼 增重率 血清生化指标 非特异性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链”融合的产业集聚区全程供应链综合服务模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史庆超 刘祥 +1 位作者 张元春 苏菊宁 《新型工业化》 2023年第8期82-89,共8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产业链与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越发重要。本文以全球视角下的全程供应链服务为核心,以“两链”融合为总体思路,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更先进的以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4PL)为主导,可复制...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产业链与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越发重要。本文以全球视角下的全程供应链服务为核心,以“两链”融合为总体思路,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更先进的以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4PL)为主导,可复制的产业集聚区全程供应链综合服务模式。该模式可以通过对产业集聚区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协调和共享,实现供应链网络和次级供应链的协同和优化,尽可能减少区域内制造业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企业的成长起点,最大化地利用有效社会资源以达到中国智造的总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链”融合 数字化供应链 全程供应链 产业集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氏黄颡鱼的能量代谢昼夜变化研究
4
作者 史庆超 王均 +2 位作者 颉江 覃川杰 李文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0-64,共5页
为探究瓦氏黄颡鱼昼夜的能量代谢变化,本试验在自然状态下测定了体重为(14.52±0.31)g的瓦氏黄颡鱼在9:00~12:00、12:00~15:00、15:00~18:00、18:00~21:00、21:00~0:00、0:00~3:00、3:00~6:00和6:00~9:00时间段的二氧化碳排泄率、... 为探究瓦氏黄颡鱼昼夜的能量代谢变化,本试验在自然状态下测定了体重为(14.52±0.31)g的瓦氏黄颡鱼在9:00~12:00、12:00~15:00、15:00~18:00、18:00~21:00、21:00~0:00、0:00~3:00、3:00~6:00和6:00~9:00时间段的二氧化碳排泄率、耗氧率和排氨率。试验设置三个平行,以9:00~12:00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一个昼夜周期内(24 h),二氧化碳排泄率及耗氧率最高时间段均出现在0:00~3:00,最低时间段均出现在12:00~15:00,与对照时间点相比,二者的最高时间段和最低时间段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排氨率最高时间段出现在21:00~0:00,显著高于对照时间段(P<0.05),最低时间段出现在9:00~12:00,与对照时间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余弦函数分析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瓦氏黄颡鱼二氧化碳排泄率、耗氧率和排氨率存在着显著的昼夜节律性,其夜间的活动代谢均高于白昼。氧氮比和呼吸熵显示,瓦氏黄颡鱼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为脂肪和蛋白质。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瓦氏黄颡鱼能量代谢的昼夜变化规律,为其健康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氏黄颡鱼 能量代谢 昼夜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鱼类胶原蛋白营养生理的初探
5
作者 王正阳 张铭枭 +5 位作者 王萧 郝亭亭 严晖 史庆超 荣华 孔令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180-181,226,共3页
[目的]对云南昆明本地饲养的9种鱼类胶原蛋白营养生理进行分析和评估。[方法]选取9种鱼类,对其进行粗蛋白和胶原蛋白含量测定,并挑选4种食性不同的鱼类进行col1a1基因表达水平测定。[结果]9种鱼类粗蛋白含量以加州鲈最高(占全鱼总重的20... [目的]对云南昆明本地饲养的9种鱼类胶原蛋白营养生理进行分析和评估。[方法]选取9种鱼类,对其进行粗蛋白和胶原蛋白含量测定,并挑选4种食性不同的鱼类进行col1a1基因表达水平测定。[结果]9种鱼类粗蛋白含量以加州鲈最高(占全鱼总重的20.84%),鳜鱼次之(占比为20.10%);鱼类胶原蛋白含量最高的为裂腹鱼(7.65μg/g),鳙鱼次之(6.58μg/g)。4种鱼类中,col1a1基因表达水平最高的为裂腹鱼,且与其他3种鱼类的表达水平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可为实际生产过程中胶原蛋白原材料的选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胶原蛋白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