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50 mm口径主反射镜组件结构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史姣红 罗世魁 +1 位作者 唐璐 罗廷云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8年第3期258-262,共5页
为提高遥感相机主反射镜的在轨面形和结构稳定度,文章对φ650 mm主反射镜组件进行了特殊结构设计,采用传统的装框式支撑结构,通过设计使胶斑切向受力,以有效解决镜子和支撑结构材料热失调问题。力学和热特性计算表明:主反射镜面形在y向... 为提高遥感相机主反射镜的在轨面形和结构稳定度,文章对φ650 mm主反射镜组件进行了特殊结构设计,采用传统的装框式支撑结构,通过设计使胶斑切向受力,以有效解决镜子和支撑结构材料热失调问题。力学和热特性计算表明:主反射镜面形在y向(地面装调方向)1g重力作用下的峰谷值(PV)变化为2.30 nm,均方根值(RMS)变化为0.42 nm,镜子顶点位置变化为0.8μm,光轴变化为0.01″;在相机温控指标(20±2)℃环境下,反射镜的PV变化为3.02 nm,RMS变化为0.56 nm;主反射镜的计算仿真基频为164.3 Hz。主反射镜组件振动试验结果显示组件的实际基频为158.0 Hz,与仿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经过振动和真空放气试验,组件的结构接口稳定性均为平移不大于3μm,角度变化不大于3″。以上全部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反射镜组件 结构设计 仿真计算 地面环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机光学件用XM23胶的杨氏模量测定和选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高超 罗世魁 +1 位作者 陈芳 史姣红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54,共7页
空间相机光学件与结构件装配时,通常使用胶接的工艺方法。XM23胶作为常用的胶接剂,其杨氏模量直接影响组件基频以及光学件卸载热应力、装配应力的能力,进而影响光学系统的性能。已有的工程实例表明,XM23胶的杨氏模量会在一定的范围内波... 空间相机光学件与结构件装配时,通常使用胶接的工艺方法。XM23胶作为常用的胶接剂,其杨氏模量直接影响组件基频以及光学件卸载热应力、装配应力的能力,进而影响光学系统的性能。已有的工程实例表明,XM23胶的杨氏模量会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从目前掌握的试验数据看,此数值在1.2~3.0MPa之间,所以需要在每次用胶前对其杨氏模量进行测定。文章首先设计了拉伸试验试件,通过对拉伸试验数据的处理获得胶样的名义模量;其次,通过有限元方法将名义模量换算为真实模量,并利用"高分二号"(GF-2)卫星相机模型对此数据进行校验;再次,给出了结构设计时,XM23胶选用的一般方法;最后,通过对比试验发现,不同批次胶的杨氏模量会变化,同一批次胶在储存期内,随着时间的增长杨氏模量会不断下降,促进剂的配比对杨氏模量没有影响,利用此特点可以缩短产品的研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硫化胶 杨氏模量 拉伸试验 有限元仿真 空间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观拉压模量与剪切模量差异的空间反射镜支撑 被引量:4
3
作者 罗世魁 曹东晶 +5 位作者 兰丽艳 唐璐 史姣红 高超 宗肖颖 张建国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7,共7页
随着航天遥感技术的发展,航天相机分辨率越来越高,空间反射镜的口径也越来越大。基于"钛合金+微晶玻璃"材料体系的托框支撑空间反射镜组件结构,当反射镜口径增大到超过500mm时,由于钛合金与微晶玻璃的线膨胀系数差异较大,温... 随着航天遥感技术的发展,航天相机分辨率越来越高,空间反射镜的口径也越来越大。基于"钛合金+微晶玻璃"材料体系的托框支撑空间反射镜组件结构,当反射镜口径增大到超过500mm时,由于钛合金与微晶玻璃的线膨胀系数差异较大,温度变化时,由于膨胀变形不匹配所导致的反射镜面形恶化变得不可忽视。在反射镜组件中,钛合金镜框与微晶玻璃反射镜之间的连接是通过胶斑实现的,而胶斑的表观剪切模量仅为表观拉压模量的1/30左右。文章通过空间布局,利用胶斑的表观拉压模量进行反射镜的支撑,利用胶斑的表观剪切模量进行膨胀失配的卸载,解决了托框支撑反射镜组件在口径500mm^1 000mm范围内温度变化对面形的影响问题,扩展了托框支撑反射镜组件的应用口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反射镜组件 表观拉压模量 表观剪切模量 线膨胀系数 空间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