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纳光纤的光热捕获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邢晓波 陈伊琳 +4 位作者 刘绍静 杨剑鑫 史可樟 程煜鹏 朱德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8,共4页
光热捕获利用微纳光纤上的温度梯度场,实现了对周围液体中的大量微纳米颗粒捕获、收集、迁移和分离等操作.通过在微纳光纤表面涂覆一层氧化石墨烯(GO)胶体薄膜,制备出具有良好光热转换性能的微加热器.通入小功率的近红外光,GO薄膜产生... 光热捕获利用微纳光纤上的温度梯度场,实现了对周围液体中的大量微纳米颗粒捕获、收集、迁移和分离等操作.通过在微纳光纤表面涂覆一层氧化石墨烯(GO)胶体薄膜,制备出具有良好光热转换性能的微加热器.通入小功率的近红外光,GO薄膜产生一个温度梯度场.结果表明,该温度梯度场对微粒具有良好的捕获作用,可长时间、大范围地捕获分布于周围液体中的聚苯乙烯小球、银纳米线等不同形状、密度的微粒.该光热捕获装置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制备、耗能功率小的特点,在微粒捕获、微纳米器件加工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光纤 温度梯度场 光热捕获 银纳米线 聚苯乙烯小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热气泡驱动下的微流控理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史可樟 杨剑鑫 +5 位作者 李锡均 郑嘉鹏 史萌 蔡祥 朱德斌 邢晓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31,共4页
结合热力学和流体力学,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 4.4计算软件,对微热气泡驱动下的流体的流速场进行模拟和定量分析.结果证明,微热气泡表面具有马格兰尼效应,可以驱动流体以漩涡的方式运动,从而高效地俘获和富集微粒,这与实验现象相符.... 结合热力学和流体力学,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 4.4计算软件,对微热气泡驱动下的流体的流速场进行模拟和定量分析.结果证明,微热气泡表面具有马格兰尼效应,可以驱动流体以漩涡的方式运动,从而高效地俘获和富集微粒,这与实验现象相符.该文从理论上探究微热气泡驱动的流场性质,这对提高微流体的可操控性,促进微流控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热气泡 微流控 马格兰尼效应 热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石墨烯-微纳光纤的微加热器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剑鑫 史可樟 +5 位作者 李锡均 郑嘉鹏 史萌 蔡祥 朱德斌 邢晓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34,共5页
利用近红外光在微纳光纤传输时产生的强烈倏逝场效应将氧化石墨烯沉积在微纳光纤表面,组装成具有优异光热转换性能的氧化石墨烯-微纳光纤,得到一种新型的光驱动微加热器.通入较小功率的近红外光,微加热器能诱导各种液体(例如N,N-二甲基... 利用近红外光在微纳光纤传输时产生的强烈倏逝场效应将氧化石墨烯沉积在微纳光纤表面,组装成具有优异光热转换性能的氧化石墨烯-微纳光纤,得到一种新型的光驱动微加热器.通入较小功率的近红外光,微加热器能诱导各种液体(例如N,N-二甲基甲酰胺、去离子水)产生高温相变进而产生微泡,显示了良好的光热转换效应.结果表明,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微泡按一定周期循环生长,重复搅动液体.在微流芯片中,这些微泡可用于操控微纳米颗粒、微纳米线等.在去离子水中,产生的微泡结构稳定、不易破裂,可用于聚集微粒等.该微加热器具有制备简单、尺寸小、损耗低、激发功率小、效率高等优良特性,在微机电系统、微流控芯片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微纳光纤 微加热器 光热效应 光热微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