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播期、密度、施N量对山地菜苔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效益的影响
1
作者 杨进成 胡新州 +11 位作者 陶春红 李艳兰 普加富 安建南 柏跃才 毛冬梅 刘坚坚 杨红运 李祥 郭世明 安正云 史兰芬 《农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为选出最优的山地菜苔油菜的播期、密度和施N量的处理组合,以品种‘狮山菜苔’为参试油菜品种,连续3 a在玉溪市峨山县塔甸镇开展试验,采用逐步回归和灰色关联度等分析方法,对2019—2021年同一海拔试点9个栽培因子组合的山地菜苔油菜农... 为选出最优的山地菜苔油菜的播期、密度和施N量的处理组合,以品种‘狮山菜苔’为参试油菜品种,连续3 a在玉溪市峨山县塔甸镇开展试验,采用逐步回归和灰色关联度等分析方法,对2019—2021年同一海拔试点9个栽培因子组合的山地菜苔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菜苔油菜播期的延后,株高、单株鲜饲草重、单株鲜苔重、实收鲜苔重4个性状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延长生育期、增加单株鲜生物量和单株鲜苔产量有利于菜苔产量提高;不同年度9个组合处理之间可用作鲜饲草的生物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不同组合处理山地油菜菜苔产量与主要农艺因子的关联度差异较大;不同年度9个处理组合之间的菜苔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播期和密度3个水平之间菜苔产量分别达极显著和显著差异,而施N量3个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山地菜苔油菜产值效益因不同处理组合而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随着播期的后移产值效益呈现出锐减的趋势。研究发现,高海拔山区山地菜苔油菜最优的播期、密度和施N量组合是播期10月20日+栽培密度7.5×10^(4)~10.5×10^(4)株/hm^(2)+5叶期施N量172.5~207.0 kg/hm^(2),这种栽培技术可以在高海拔山区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菜苔油菜 播期 密度 施N量 逐步回归和灰色关联度分析 农艺性状 产量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密度和施氮量对旱种杂交稻产量和构成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艳兰 杨进成 +10 位作者 李竑阳 沈祥宏 张钟 李祥 朱自芬 李灶福 李红云 刘坚坚 胡新洲 史兰芬 邓争 《农学学报》 2023年第12期1-7,共7页
为筛选杂交稻旱种最佳的栽培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播期、密度和施氮量对旱育秧覆膜移栽杂交稻产量的影响,以及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从3月30日推后到4月20日,杂交稻旱种全生育期逐渐缩短,从155 d... 为筛选杂交稻旱种最佳的栽培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播期、密度和施氮量对旱育秧覆膜移栽杂交稻产量的影响,以及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从3月30日推后到4月20日,杂交稻旱种全生育期逐渐缩短,从155 d缩短到148 d;穗长、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与产量成正相关关系,相关程度为:结实率>实粒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主要性状对产量的直接通径正效应顺序为:穗长>结实率>有效穗数>千粒重>成穗率,直接通径负效应顺序为:株高>穗粒数。杂交稻旱种可通过提高结实率和穗长来增加产量,同时要控制株高。试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播期>施氮量>密度,旱育秧覆膜旱移栽杂交稻最优高产栽培组合为:3月30日播种、每公倾90万基本苗和施用纯N 90 kg作分蘖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旱种 播期 密度 施氮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冷凉山区不同播期反季花椰菜产量效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艳兰 张云明 +11 位作者 李祥 胡新洲 段永华 刘坚坚 安正云 易丽华 蔡述江 王爱明 陶春红 史兰芬 李文静 杨进成 《农学学报》 2021年第9期58-63,共6页
为摸索滇中高海拔冷凉山区反季节栽培花椰菜的最佳播期以集成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于2017—2018年选择海拔2250 m的云南省峨山县塔甸镇大西村地块进行9个播期的2年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花椰菜生育期随播期推迟而延长,而花球采收期... 为摸索滇中高海拔冷凉山区反季节栽培花椰菜的最佳播期以集成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于2017—2018年选择海拔2250 m的云南省峨山县塔甸镇大西村地块进行9个播期的2年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花椰菜生育期随播期推迟而延长,而花球采收期除播期7月10日外随播期推迟而逐渐增长;花椰菜株高、外叶数、开展度、球高、球径和单球重等农艺性状有随播期延迟呈现先逐渐减小而后又逐渐增大的趋势;莲座期黑腐病和霜霉病的病情指数随着播期的延迟呈现先逐渐升高而后又逐渐下降的趋势;花椰菜小区产量随着播期的延迟呈现先逐渐下降而后又逐渐提高的趋势,播期4月20日和4月30日与其余7个播期产量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综合花椰菜在冷凉山区反季节栽培的生产实际和各播期产量产值及商品性表现,推荐滇中高海拔冷凉山区反季节栽培花椰菜的最佳播期为4月20—30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凉山区 高海拔地区 花椰菜 播种期 反季节栽培 产量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凉山区不同种植密度反季花椰菜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4
作者 李艳兰 王朝顺 +6 位作者 李祥 史兰芬 安正云 胡新洲 刘坚坚 沈祥宏 杨进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1期56-58,62,共4页
通过花椰菜不同种植密度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找出种植密度与各农艺性状的主次关系,以期探明花椰菜利卡1号在滇中高海拔冷凉山区反季节同等栽培条件下种植密度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花椰菜利卡1号各农艺... 通过花椰菜不同种植密度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找出种植密度与各农艺性状的主次关系,以期探明花椰菜利卡1号在滇中高海拔冷凉山区反季节同等栽培条件下种植密度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花椰菜利卡1号各农艺性状重要性的排序为产量>开展度>生育期=外叶数>球纵径>球横径>单球重>株高。不同种植密度下花椰菜利卡1号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排序为4.95万株/hm^2>4.50万株/hm^2>5.40万株/hm^2>4.05万株/hm^2>3.60万株/hm^2>3.15万株/hm^2>5.85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凉山区 种植密度 花椰菜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