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科领域内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进展(二) 被引量:3
1
作者 史传衣 袁可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4-56,共3页
(三) 血液流变学异常与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多因素致病的眼底血管病。血液流变学异常在视网膜静脉阻塞病因中所占的地位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早在1976年Ring就应用双盲法对44例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急性视... (三) 血液流变学异常与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多因素致病的眼底血管病。血液流变学异常在视网膜静脉阻塞病因中所占的地位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早在1976年Ring就应用双盲法对44例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急性视网膜阻塞患者进行全血粘度、血浆粘度、HCT和血液屈服应力yield stress)测定,结果发现他们的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后来,为了排除急性期血管阻塞引起的反应性血液粘度增高这一因素,Trope又对42例病程在3个月~3年的视网膜阻塞患者作更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20例出现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或新生血管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病 血液流变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领域内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进展(一) 被引量:4
2
作者 史传衣 袁可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9-60,共2页
血液流变学(Hemorrheology)是物理力学向生物学和医学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自从1952年copley首次提出血液流变学的概念以来,这门科学有了迅速的发展。1981年国际生物流变学会开始出版“临床血液流变学”杂志,使血液流变学理论进... 血液流变学(Hemorrheology)是物理力学向生物学和医学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自从1952年copley首次提出血液流变学的概念以来,这门科学有了迅速的发展。1981年国际生物流变学会开始出版“临床血液流变学”杂志,使血液流变学理论进一步向临床医学方面推广。在欧美国家的一些医院中,测定人体血液流变学的某些指标已成为常规检查。血液流变学在诊断、治疗和预防医学等方面正在被广泛的应用。现就血液流变学在眼科临床中的一些问题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学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史传衣 张德秀 +1 位作者 雷玉民 邵之江 《临床眼科杂志》 2002年第6期498-500,共3页
目的 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及原发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 1998年 7月至2 0 0 0年 5月收治的难治性青光眼、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前房极浅或疑有恶性青光眼倾向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38例 (38只眼 )进行复合式... 目的 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及原发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 1998年 7月至2 0 0 0年 5月收治的难治性青光眼、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前房极浅或疑有恶性青光眼倾向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38例 (38只眼 )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根据眼压水平、滤过泡形态及前房情况适时拆除巩膜瓣缝线。定期随访患者平均 14± 2 .9个月。内容包括 :眼压、视力、滤过泡、前房、晶状体及眼底。结果  6只眼术后因眼压控制良好未作缝线拆除 ;32只眼分别于术后 3~ 31天拆线 ,拆线时间平均 12 .1± 7.9天 ,拆线后眼压平均下降 10 .1± 5 .4 m m Hg。患者术后一周平均眼压 13.7± 5 .9mm Hg,与术前平均眼压 2 6 .6± 10 .1mm Hg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术后 12个月末时眼压≤ 2 1m m Hg者 32只眼 (84 .2 % ) ,其中 2 8只眼眼压≤ 15 m m Hg。 12个月末时功能性滤过泡的累积存活率为 80 .1± 5 .4 %。术后 33只眼呈中度或深前房 ;4只眼术后第一天前房浅 度 ,经药物治疗前房逐渐加深 ;1只眼因伴发脉络膜脱离发生 度浅前房。并发症有前房积血 4只眼 ,脉络膜脱离 1只眼 ,无血管的薄壁微囊样滤过泡 1只眼 ,持续性低眼压 2只眼 ,低眼压性黄斑病变 1只眼。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既可避免术后早期滤过过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疗效 丝裂霉素 可拆除缝线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开角型青光眼的若干新观点(一)
4
作者 史传衣 张德秀 《临床眼科杂志》 1998年第5期354-356,共3页
关键词 开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 诊断 视乳头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小梁切除术与Scheie灼滤术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史传衣 袁可达 潘瑾 《临床眼科杂志》 1995年第2期73-75,共3页
对显微小梁切除术与Scheie灼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了随机、双盲及前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灼滤术的近期及远期降压效果均比小梁切除术明显得多。因此作者认为:在抗青光眼滤过手术中,Scheie灼滤术不应完全摒弃;在某些病例中,小梁切除... 对显微小梁切除术与Scheie灼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了随机、双盲及前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灼滤术的近期及远期降压效果均比小梁切除术明显得多。因此作者认为:在抗青光眼滤过手术中,Scheie灼滤术不应完全摒弃;在某些病例中,小梁切除术并非最佳选择;对于已有视功能损害的病例,Scheie灼滤术应作为首选手术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灼滤术 Scheie灼滤术 眼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慢性感染性眼内炎
6
作者 史传衣 《临床眼科杂志》 1994年第4期247-249,共3页
关键词 人工晶体 植入术 眼内炎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边虹膜切除术对泪液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德秀 史传衣 +3 位作者 冯学峰 宋哲 邵志江 孙志成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6期489-491,共3页
目的 研究周边虹膜切除术对泪膜的影响。方法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2 6例 ,一只眼接受周边虹膜切除术 ,另一只眼点 1%匹罗卡品。治疗后观察受检者的症状和体征 ,包括畏光、眼痒、异物感、烧灼感、干涩感、视疲劳、结膜充血、角膜丝状物... 目的 研究周边虹膜切除术对泪膜的影响。方法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2 6例 ,一只眼接受周边虹膜切除术 ,另一只眼点 1%匹罗卡品。治疗后观察受检者的症状和体征 ,包括畏光、眼痒、异物感、烧灼感、干涩感、视疲劳、结膜充血、角膜丝状物、Schirm e 试验、泪膜破裂时间 (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用 TMS- 1角膜地形图对其中的 82人角膜表面规则指数和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进行测定。以 t检验比较手术组和药物组症状、体征和干眼症诊断性试验结果的差异性 ,以 χ2检验比较手术组和药物组干眼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 手术组与药物组在青光眼的类型、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手术组干眼的症状及体征比药物组明显 ,手术组 Schirmer 试验及 BU T测定明显低于药物组 ,角膜染色试验手术组比药物组严重 ,手术组干眼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药物组 ,所有这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周边虹膜切除术能引起泪膜功能受损 ,使泪膜稳定性受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虹膜切除术 泪液膜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匹罗卡品 TMS-1角膜地形图 人工泪液 干眼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术后晚期滤泡相关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德秀 史传衣 刘思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1186-1189,共4页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术后晚期滤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1994-05/2000-05接受小梁切除手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青光眼65例65眼,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估计晚期滤过泡渗漏、滤泡炎、眼内炎的发生概率。结果:随访2....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术后晚期滤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1994-05/2000-05接受小梁切除手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青光眼65例65眼,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估计晚期滤过泡渗漏、滤泡炎、眼内炎的发生概率。结果:随访2.5~7.1(平均5.6)a,发生滤过泡渗漏16眼(16/65,24.6%),出现滤泡炎5眼(5/65,7.7%),发生眼内炎1眼,出现复合性滤泡并发症1眼,出现持久性低眼压9眼(9/65,13.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估计晚期滤泡并发症5a发生概率为40.0%。多数眼通过门诊处理获得成功,部分眼需手术治疗。结论: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术后晚期滤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高达40.0%,单纯滤过泡渗漏是一相对良性的状况,只要及时处理,可被修复,滤泡炎或眼内炎可以被控制,而获得正常眼内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 丝裂霉素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或无可拆除巩膜瓣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德秀 史传衣 +1 位作者 郑爱贤 宋哲 《临床眼科杂志》 2001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比较有或无可拆除巩膜瓣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验证方法 ,将 12 9例 (12 9眼 )青光眼分为试验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对 A组施行有可拆除巩膜瓣松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 ,对 B... 目的 比较有或无可拆除巩膜瓣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验证方法 ,将 12 9例 (12 9眼 )青光眼分为试验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对 A组施行有可拆除巩膜瓣松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 ,对 B组施行无可拆除巩膜瓣松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A、B两组年龄、性别、青光眼类型、术前视力和眼压、前房深度、%值、视野及房角闭合程度、术前使用降压药种数等临床参数无显著差异。比较两组术后前房形成情况、眼压、滤过泡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术后第 1天无一例发生浅前房 ,对照组术后第 1天 12例出现浅前房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及对照组术后眼压在术后 3周内对比有显著差异 ,3周后差异无显著性。试验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累积存活率 86 .6 1± 9.5 1% ,对照组为 71.91± 9.88%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显微小梁切除术联合可拆除巩膜瓣松解缝线术不仅能通过调控缝线来控制滤过量 ,而且能明显减少并发症 ,提高抗青光眼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可拆除缝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邵之江 张德秀 史传衣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视神经病变(RON)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87至2008年我院27例经病史询问、眼底检查、视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B超、核磁共振(MRI)等检查确诊的27例(29只眼)RO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接受的照射... 目的探讨放射性视神经病变(RON)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87至2008年我院27例经病史询问、眼底检查、视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B超、核磁共振(MRI)等检查确诊的27例(29只眼)RO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接受的照射剂量均超过4500厘戈瑞(cGY)。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单眼或双眼无痛性视力急剧下降。29只眼中,17只眼视乳头外观正常,8只眼苍白色视乳头水肿,1只眼视乳头完全萎缩,1只眼表现为视乳头颞侧苍白。23只眼的FFA显示视乳头及视网膜毛血管无灌注,7只眼在MRI检查时显示视神经或视交叉节段性增大。分别用高压氧、高压氧加光量子照射自血回输、复方樟柳碱治疗,7只眼无效,其余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RON的发生与肿瘤的部位及照射剂量有关。RON的独特临床表现可为临床及时诊断提供客观依据。诊断一旦确立,可采用高压氧、高压氧加光量子照射自血回输、复方樟柳碱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视神经病变 临床特点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6例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的5年随访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邵之江 孙志成 史传衣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6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PACS)患者接受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的手术时机。方法 126例(252只眼)PACS被纳入本研究,其中女性77例(154只眼),男性49例(98只眼),平均年龄(61±4.53)岁。入选标准:(1)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史、症状... 目的探讨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PACS)患者接受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的手术时机。方法 126例(252只眼)PACS被纳入本研究,其中女性77例(154只眼),男性49例(98只眼),平均年龄(61±4.53)岁。入选标准:(1)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史、症状和体征;(2)眼压正常;(3)周边前房深度≤1/4 CK(Vam-Herick法),中央前房深度≤2.0 mm(光学测量法);(4)房角宽度≤Ⅱ级(Shaffer分级系统);(5)经压陷式前房角镜证实无虹膜-小梁网粘连性或接触性关闭;(6)无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患者每3个月随访一次,平均随访≥5年。结果 35只眼由PACS发展为原发性房角关闭(PAC),PAC的发病率是13.9%(35/252)。结论并不是所有的PACS都会发展成PAC,有下列情况之一的PACS容易发展为PAC:(1)危险窄房角(≤Ⅰ级);(1)前房逐渐变浅、房角进行性变窄;(3)暗室试验阳性的危险窄房角,或作暗室房角镜检查证实有房角功能关闭者或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发现房角功能关闭者;(4)危险窄房角同时具有明确的家族史者;(5)有间歇性发作史的窄房角,房角镜检查发现小梁网有周边虹膜功能关闭后遗留的损害;(6)危险窄房角因诊治其他疾病需反复散瞳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7)有老年性白内障的远视患者;(8)无随访条件的危险窄房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 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抗青光眼手术的几点思考和认识(二)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德秀 史传衣 《临床眼科杂志》 1999年第5期353-354,共2页
关键词 青光眼 外科手术 适应证 术后并发症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与青光眼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德秀 史传衣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91-193,共3页
关键词 青光眼 细胞凋亡 生物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抗青光眼手术的几点思考和认识(一)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德秀 史传衣 《临床眼科杂志》 1999年第4期280-283,共4页
在青光眼的现代治疗中,手术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手术可以降低眼压,延缓眼压对乳头损害的进程。下面,就抗青光眼手术的几个有关问题,结合文献资料及笔者的临床实践体会,谈几点意见。至于手术方法和步骤,一般专著都有介绍,这... 在青光眼的现代治疗中,手术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手术可以降低眼压,延缓眼压对乳头损害的进程。下面,就抗青光眼手术的几个有关问题,结合文献资料及笔者的临床实践体会,谈几点意见。至于手术方法和步骤,一般专著都有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一、什么时候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外科手术 手术标准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德秀 史传衣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6期483-486,共4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至2003年经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诊断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31(41只眼)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男性轻壮年为主,占47.6%,双眼发病,16只眼伴玻璃体积...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至2003年经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诊断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31(41只眼)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男性轻壮年为主,占47.6%,双眼发病,16只眼伴玻璃体积血,6只眼有玻璃体积血伴视网膜脱离。29只眼单纯用激光治疗,12只眼做了玻璃体切割和激光综合手术,所有治疗过的眼均做了随访。29只单纯用激光治疗的眼,大部分都获得了视力的提高。在做了玻璃体切割和激光综合手术的眼中,87%的眼视力有提高,在视网膜脱离患者中5只眼复位成功。结论激光及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有效手段,能提高大部分患者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激光 玻璃体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准分子激光眼科治疗仪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被引量:2
16
作者 邵之江 史传衣 《临床眼科杂志》 2001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 评价国产准分子激光眼科治疗仪的疗效。方法 应用 AOV- FB准分子激光眼科治疗仪对 38例 70眼进行 L ASIK手术 ,随访观察术后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残存屈光度及 haze情况。结果 术后有 6 3眼 (90 % )裸眼视力≥ 1.0 ,6 0眼 (85 .... 目的 评价国产准分子激光眼科治疗仪的疗效。方法 应用 AOV- FB准分子激光眼科治疗仪对 38例 70眼进行 L ASIK手术 ,随访观察术后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残存屈光度及 haze情况。结果 术后有 6 3眼 (90 % )裸眼视力≥ 1.0 ,6 0眼 (85 .71% )术后残存屈光度在± 1.0 D以内 ,未发现感染、上皮植入、切削偏心、角膜中央岛、不规则散光等并发症。结论  AOV- FB治疗近视是安全有效的 ,进一步临床应用有待继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德秀 史传衣 +1 位作者 郝延梅 黄洁 《临床眼科杂志》 1996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对中间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作了简要介绍.强调了三面镜检查在青光眼临床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中间葡萄膜炎 继发性青光眼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应用术后的晚期滤泡相关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炳南 张德秀 史传衣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应用术后晚期滤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1994年5月至2001年5月接受小梁切除手术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治疗青光眼171例(171只眼),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估计晚期滤过泡渗漏、滤泡炎...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应用术后晚期滤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1994年5月至2001年5月接受小梁切除手术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治疗青光眼171例(171只眼),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估计晚期滤过泡渗漏、滤泡炎、眼内炎的发生概率。结果:随访2.5~7.1年(平均5.9年),发生滤过泡渗漏52只眼(52/171,30.41%),出现滤泡炎11只眼(11/171,6.43%),发生眼内炎1只眼,出现复合性滤泡并发症1只眼,出现持久性低眼压9只眼(9/171,5.26%)。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估计晚期滤泡并发症5年发生概率为47.0%。多数眼通过门诊处理获得成功。结论:小粱切除术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后可以发生相当多的滤泡并发症,但大部分单纯滤过泡渗漏病例可在门诊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 丝裂霉素 滤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的慢性单纯性青光眼32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德秀 史传衣 张林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123-124,共2页
高度近视的慢性单纯性青光眼32例分析张德秀,史传衣,张林0(西安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西安710061)高度近视(highmyopia,HM)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同时患有慢性单纯性青光眼(Chronicsimpleglauc... 高度近视的慢性单纯性青光眼32例分析张德秀,史传衣,张林0(西安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西安710061)高度近视(highmyopia,HM)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同时患有慢性单纯性青光眼(Chronicsimpleglaucoma,CSG),由于HM的某些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青光眼 CSG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开角型青光眼的若干新观点(二)
20
作者 史传衣 张德秀 《临床眼科杂志》 1998年第6期422-424,共3页
关键词 开角型 青光眼 对比敏感度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