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值光谱法在复方药物制剂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喜茹 蔡永梅 +1 位作者 台燕 曹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0-623,共4页
根据比值光谱的特征,选择比值光谱的峰点或谷点处作为测定波长对,研究建立了复方氯唑沙宗片和安钠咖注射液的比值光谱测定法。复方氯唑沙宗片中氯唑沙宗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 0 . 0 % ,1 2 .8%和10 0 . 0 %... 根据比值光谱的特征,选择比值光谱的峰点或谷点处作为测定波长对,研究建立了复方氯唑沙宗片和安钠咖注射液的比值光谱测定法。复方氯唑沙宗片中氯唑沙宗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 0 . 0 % ,1 2 .8%和10 0 . 0 % ,0 .84 %。安钠咖注射液中咖啡因和苯甲酸钠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99.98% ,0 . 70 %和99 .91% ,0. 78%。说明只要复方药物制剂中两组分的比值光谱至少出现一峰一谷,通过选择适当的测定波长对,此法就可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制剂 比值 复方 光谱法 安钠咖注射液 平均回收率 应用 对乙酰氨基酚 氯唑沙宗 相对标准 光谱测定法 苯甲酸钠 咖啡因 波长 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干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小鼠NLRP3表达及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位会娜 曾丹怡 +10 位作者 尹诚语 刘伯宇 李园园 聂慧敏 徐若瑶 张韵文 台燕 胡奇妙 邵晓梅 方剑乔 刘伯一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9-257,共9页
目的:观察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模型小鼠机械痛超敏的干预作用,并研究电针对模型小鼠踝关节组织中炎性小体3(NLRP3)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缓解AGA疼痛的相关机制。方法:将SPF级C57B... 目的:观察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模型小鼠机械痛超敏的干预作用,并研究电针对模型小鼠踝关节组织中炎性小体3(NLRP3)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缓解AGA疼痛的相关机制。方法:将SPF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SU)、模型+电针组(MSU+EA)、模型+电针+溶剂组(MSU+EA+Veh)、模型+电针+尼日利亚菌素组(MSU+EA+NG),每组5只。MSU+EA+NG组于电针前半小时右踝关节局部注射尼日利亚菌素。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鼠患侧踝关节肿胀程度;von Frey法测定小鼠患侧足底50%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HE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浸润;免疫印迹观察NLRP3信号通路(NLRP3、caspase-1、IL-1β)的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SU组小鼠患侧踝关节明显肿胀,机械痛阈显著降低,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显著增高,HE染色显示局部有广泛炎性细胞浸润;与MSU组相比,MSU+EA组小鼠患侧踝关节机械痛阈明显升高,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显著下降;与MSU+EA+Veh组相比,MSU+EA+NG组小鼠患侧踝关节机械痛阈明显降低,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显著上升。结论:电针干预可明显改善AGA模型小鼠痛觉超敏及踝关节肿胀,这一作用可能与抑制踝关节组织中NLRP3通路有关。研究结果提示电针可用做一种缓解AGA的“绿色替代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疼痛 炎症 电针 NLR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参与慢性痛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柴文新 台燕 +1 位作者 刘伯一 方剑乔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7期518-523,共6页
趋化因子是一类具有细胞募集功能的小分子蛋白,在机体发生炎症、损伤及病原体入侵时,可以募集免疫细胞,促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参与慢性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针对趋化因子及其... 趋化因子是一类具有细胞募集功能的小分子蛋白,在机体发生炎症、损伤及病原体入侵时,可以募集免疫细胞,促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参与慢性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针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参与慢性痛(包括炎症痛、神经病理痛、癌痛等)产生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慢性痛机制的研究提供崭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慢性痛 炎性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大鼠模型局部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晓洁 尹诚语 +8 位作者 郑小莉 聂慧敏 曾丹怡 王洁 陈瑞香 刘伯宇 台燕 邵晓梅 刘伯一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3-601,共9页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昆仑"穴对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CRPS-Ⅰ)大鼠模型机械痛过敏的治疗作用,并研究电针对CRPS-Ⅰ大鼠模型患侧足底组织中氧化应激反应的干预作用,探讨电针镇痛作用相关机制。方法采用O型...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昆仑"穴对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CRPS-Ⅰ)大鼠模型机械痛过敏的治疗作用,并研究电针对CRPS-Ⅰ大鼠模型患侧足底组织中氧化应激反应的干预作用,探讨电针镇痛作用相关机制。方法采用O型橡胶圈加压套扎踝关节方式进行慢性缺血痛模型(chronic post ischemic pain,CPIP)制备,以模拟CRPS-Ⅰ。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模型组(Sham组)、CPIP模型组(CPIP组)、CPIP模型+电针组(CPIP+EA组)和CPIP模型+假电针组(CPIP+Sham EA组)。于模后1 d开始,每天进行电针治疗,电针干预30 min后,采用von Frey法测定大鼠患侧足底50%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WTs);采用氧化分子检测试剂盒检测大鼠患侧足底组织氧化应激相关分子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足底组织中细胞氧化损伤标记物8-OHG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CPIP组大鼠患侧足底50%PWTs明显降低(P<0.01),且一直持续到实验观察结束,提示模型建立成功;电针干预后,与CPIP+Sham EA组相比,CPIP+EA组大鼠患侧50%PWTs显著上升(P<0.01);与Sham组相比,CPIP组大鼠患侧足底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均显著下降,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8-OHG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电针治疗后,与CPIP+Sham EA组相比,CPIP+EA组大鼠患侧足底组织中SOD和GSH水平均显著提升,H2O2和MDA含量以及8-OHG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电针可显著降低CPIP模型大鼠患侧足底组织氧化应激反应水平,这一机制很可能参与了其缓解CPIP模型大鼠机械痛过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氧化应激 针刺镇痛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替普拉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小鼠模型疼痛和炎症的效应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曾丹怡 尹诚语 +11 位作者 刘伯宇 聂慧敏 李晓洁 陈瑞香 王洁 李园园 徐若瑶 位会娜 台燕 邵晓梅 王萍 刘伯一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5-592,共8页
目的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小鼠模型,观察并研究奥替普拉(Oltipraz)能否改善模型小鼠出现的关节炎症和疼痛。方法把健康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溶剂组(MSU+Veh)、模型+奥替普拉高剂量组(MSU+100 mg/kg Oltip... 目的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小鼠模型,观察并研究奥替普拉(Oltipraz)能否改善模型小鼠出现的关节炎症和疼痛。方法把健康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溶剂组(MSU+Veh)、模型+奥替普拉高剂量组(MSU+100 mg/kg Oltipraz)、模型+奥替普拉低剂量组(MSU+30 mg/kg Oltipraz)以及模型+吲哚美辛组(MSU+10 mg/kg Indo)。除对照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以外,其余各组小鼠右踝关节注射尿酸钠(MSU),制备AGA小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前后,模型+奥替普拉组小鼠腹腔注射奥替普拉,模型+吲哚美辛组同一时间点腹腔注射吲哚美辛,其余组腹腔注射等量溶剂。采用游标卡尺对五组小鼠造模前后踝关节肿胀程度进行测量;用von Frey丝检测小鼠50%机械缩足反应阈值(50%PWT);病理学分析踝关节滑膜组织切片;Digi Gait成像系统检测小鼠步态,并分析造模前后步态行为学变化;氧化分子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踝关节氧化应激反应;q PCR技术检测踝关节组织炎症因子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踝关节明显肿胀,50%PWT显著降低(P<0.01)。病理学显示模型组小鼠踝关节滑膜组织相较于对照组出现明显炎性细胞浸润(P<0.05)。步态分析显示模型组小鼠相较对照组小鼠步幅长度显著缩短,脚爪触地面积显著减小(P<0.01)。与模型+溶剂组相比,模型+100 mg/kg奥替普拉组小鼠患侧50%PWT显著上升(P<0.01);踝关节肿胀程度显著减轻;步态相关参数出现显著改善(P<0.05);踝关节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出现显著下降(P<0.05);炎性因子IL-1β、TNF-α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P<0.01),其效果和吲哚美辛类似,而30 mg/kg无明显效果。结论奥替普拉可缓解AGA模型小鼠踝关节肿胀和关节疼痛,这一治疗作用很可能与其降低AGA小鼠踝关节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增加抗氧化物质表达并减少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氧化应激 疼痛 奥替普拉 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良方法制备大鼠痛风模型及其炎症和疼痛效应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柴文新 施合欢 +3 位作者 金雯丽 台燕 刘伯一 方剑乔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730-736,共7页
目的:采用一种改良方法制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并对造模后大鼠出现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症状,即关节局部炎症和疼痛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验证吲哚美辛是否能够对该模型大鼠发挥有效镇痛作用。方法:实验一:把24只雄性SD大鼠... 目的:采用一种改良方法制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并对造模后大鼠出现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症状,即关节局部炎症和疼痛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验证吲哚美辛是否能够对该模型大鼠发挥有效镇痛作用。方法:实验一:把24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n=6)。模型组大鼠左踝后侧沿跟腱内侧以30~40°方向穿刺关节腔,注射1.25 mg/50μl尿酸钠,制备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对照组则以同样方式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对两组大鼠造模前及造模后的2 h,4 h,8 h,24 h和48 h踝关节肿胀程度测量,进一步利用动物行为学方法对大鼠疼痛行为学指标进行检测,包括自发性疼痛行为评分、机械缩爪阈值和热痛敏潜伏期。实验二:将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n=6),造模后24 h对其踝关节滑膜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实验三:把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n=6)。模型成功建立后,进一步利用行为学方法观察腹腔注射吲哚美辛后对模型大鼠4 h,8 h,24 h机械缩爪阈值的影响。结果:实验一:利用改良法造模2 h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踝关节开始出现明显肿胀,模型组踝关节肿胀情况可持续48 h以上。造模2 h后,模型组大鼠开始出现自发性疼痛行为,并且机械缩爪阈值开始出现显著降低(P<0.05)。造模4 h后,热痛敏潜伏期也开始出现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上述各项疼痛指标一直持续到模型建立后的第24 h(P<0.01)。实验二:模型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相比对照组出现广泛炎性细胞浸润。实验三:吲哚美辛可以有效缓解该模型大鼠机械痛过敏情况(P<0.05)。结论:采用该改良方法制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可引发大鼠出现明显关节炎症及疼痛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表现的主要临床症状。并且非甾体抗炎药对该模型可发挥显著镇痛作用。因此提示这一方法可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制备,并用于镇痛药物的筛选,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机械缩爪阈值 热痛敏潜伏期 炎症 疼痛 吲哚美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L12/CXCR4信号通路参与慢性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园园 胡奇妙 +4 位作者 台燕 郑小莉 尹诚语 刘伯一 方剑乔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90-694,共5页
CXC趋化因子配体12(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2,CXCL12)是一种能诱导细胞向损伤部位定向运动的小分子蛋白质。趋化因子CXCL12通过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趋化因子CXC基序受体4(chemokine C-X-C motif receptor 4,CXCR4),参与炎症反应... CXC趋化因子配体12(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2,CXCL12)是一种能诱导细胞向损伤部位定向运动的小分子蛋白质。趋化因子CXCL12通过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趋化因子CXC基序受体4(chemokine C-X-C motif receptor 4,CXCR4),参与炎症反应、肿瘤形成、免疫等疾病的发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XCL12/CXCR4信号通路在慢性痛发生机制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拟就当前国内外有关CXCL12/CXCR4信号通路参与炎症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阿片类药物诱导痛觉过敏等慢性痛发生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痛 CXCL12 CXC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6-氨基青霉烷酸中苯乙酸和青霉素G含量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冕 台燕 李景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建立6-氨基青霉烷酸中苯乙酸和青霉素G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用苯基柱;甲醇∶pH3.5磷酸盐缓冲溶液∶水(30∶1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nm;流速:1.5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6-氨基青霉烷酸、苯乙酸峰和青霉素G峰完全分离;样品连... 目的建立6-氨基青霉烷酸中苯乙酸和青霉素G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用苯基柱;甲醇∶pH3.5磷酸盐缓冲溶液∶水(30∶1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nm;流速:1.5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6-氨基青霉烷酸、苯乙酸峰和青霉素G峰完全分离;样品连续测定6次,苯乙酸和青霉素G的RSD分别为0.89%和0.92%;苯乙酸在0.005~0.040mg/ml范围内、青霉素G在0.011~0.086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苯乙酸和青霉素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2%(RSD=2.8%)和100.05%(RSD=1.0%);检测限分别为:3.36×10-5和4.61×10-5mg/ml;定量限分别为1.135×10-4和1.076×10-5mg/ml。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6-氨基青霉烷酸中杂质苯乙酸和青霉素G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6-氨基青霉烷酸 苯乙酸 青霉素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