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铅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古红梅 胡述龙 王红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38,共3页
采用不同浓度(0、5、10、30、50、100 mg/L)的铅溶液,用砂培法探讨其对玉米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铅对玉米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随着铅浓度的增加,玉米幼苗内叶绿素、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减少,根系... 采用不同浓度(0、5、10、30、50、100 mg/L)的铅溶液,用砂培法探讨其对玉米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铅对玉米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随着铅浓度的增加,玉米幼苗内叶绿素、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减少,根系活力逐渐降低,硝酸还原酶活力降低,但脯氨酸累积量增加,丙二醛(MDA)含量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这可能与玉米幼苗在铅胁迫下的抗性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梨酸钾对面包上匍枝根霉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春红 胡灵卫 +3 位作者 纪秀娥 朱自学 古红梅 肖艳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5-98,共4页
以匍枝根霉孢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良固体培养法进行培养,并观察和统计匍枝根霉孢子的萌发情况、菌落大小和色泽、菌丝生长变化情况及孢子囊的形态特征,分析不同浓度山梨酸钾对抑制匍枝根霉生长的效果。结果表明:山梨酸钾对匍枝根霉... 以匍枝根霉孢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良固体培养法进行培养,并观察和统计匍枝根霉孢子的萌发情况、菌落大小和色泽、菌丝生长变化情况及孢子囊的形态特征,分析不同浓度山梨酸钾对抑制匍枝根霉生长的效果。结果表明:山梨酸钾对匍枝根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其浓度升高而增强,当浓度≥0.8g/100mL时,抑菌效果已达到显著水平;当浓度为1.0—1.2g/100mL时,可抑制79%~90%根霉孢子的萌发,抑制菌丝及菌落生长且加速其老化、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枝根霉 山梨酸钾 抑制作用 孢子 菌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的因素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红星 乔传英 古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11376-11377,11405,共3页
从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方面综述了其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的影响,并展望了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次生代谢产物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片亚精胺与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朱自学 古红梅 +1 位作者 杜红阳 刘怀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8111-8113,共3页
[目的]研究渗透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片亚精胺(Spd)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豫豆24号(强抗旱性)和豫豆6号(弱抗旱性)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渗透胁迫下,PEG、MGBG和外源Spd对大豆幼苗叶片MDA和Spd含量以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SOD、CAT和A... [目的]研究渗透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片亚精胺(Spd)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豫豆24号(强抗旱性)和豫豆6号(弱抗旱性)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渗透胁迫下,PEG、MGBG和外源Spd对大豆幼苗叶片MDA和Spd含量以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SOD、CAT和APX)的影响。[结果]渗透胁迫3d,豫豆24幼苗叶片Spd含量明显上升,豫豆6号幼苗叶片MDA含量明显上升,还提高了豫豆24幼苗叶片3种抗氧化酶活性。MGBG处理促进豫豆24MDA含量的上升,抑制其Spd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但对豫豆6号影响不大。外源Spd处理提高了豫豆6号幼苗叶片的Spd含量以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并抑制其MDA含量的升高,但对豫豆24影响不大。[结论]渗透胁迫条件下外源Spd可降低MDA含量,缓解活性氧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胁迫 大豆 亚精胺 抗氧化保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菌糠水提物对棉种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被引量:7
5
作者 李俐俐 刘天学 古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916-1917,共2页
利用水培法研究菌糠水提物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平菇菌糠粗提物可促进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尤其是可以显著促进侧根的形成。
关键词 菌糠水提物 棉花 种子活力 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工程多水源供水水市场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建新 贾屏 古红梅 《中国水利》 2005年第8期45-47,共3页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形成多种水源供水格局。如何在这种格局下通过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保障受水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有效的手段应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依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规...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形成多种水源供水格局。如何在这种格局下通过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保障受水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有效的手段应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依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多水源供水 市场分析 政府宏观调控 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 高效利用 优化配置 经济社会 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 中国特色 客观规律 市场经济 水资源 受水区 水市场 格局 通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温室与大田内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李淑梅 古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6000-6001,6004,共3页
[目的]研究塑料温室与大田内土壤动物群落特征,为温室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塑料温室蔬菜地及其附近的大田采取定期采样,用手捡法和Tullgren漏斗法获取土壤动物,在实验室内分析鉴定。[结果]通过4个月的实地调查及采... [目的]研究塑料温室与大田内土壤动物群落特征,为温室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塑料温室蔬菜地及其附近的大田采取定期采样,用手捡法和Tullgren漏斗法获取土壤动物,在实验室内分析鉴定。[结果]通过4个月的实地调查及采样研究,共捕获土壤动物2 453头,隶属于3门8纲11目。其中,弹尾目和蜱螨目为优势类群,分别占总捕获量的45.82%和25.72%;鞘翅目、等足目、寡毛纲、双翅目、腹足纲、直翅目和鞘翅目幼虫为常见种类,分别占全捕量的5.63%、5.01%、4.32%、3.10%、2.36%、2.32%和1.59%;其余类群为稀有种类。季节变动显示,塑料温室内5月份土壤动物数量最多,8月份最少;自然大田内是8月份土壤动物数量最多,5月份最少。各种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复杂性指数(Cj)表征的土壤动物多样性比多样性指数(H)更能客观反映土壤动物分布的真实情况。[结论]塑料温室蔬菜地中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比附近大田土壤中丰富,而且随着塑料温室使用时间的延长,其中的土壤动物数量越多,季节变动与大田中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蔬菜地 土壤动物 复杂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8
作者 纪秀娥 刘天学 +1 位作者 古红梅 史留功 《食用菌》 1999年第5期5-7,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2.56×10~2P/mL~6.40×10~3P/ml的青霉素溶液,对平菇菌丝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细菌污染也具有一定防效。
关键词 青霉素 平菇 菌丝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