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摩腹联合电针透穴法对失眠大鼠生物钟相关基因及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雪枫 邱思淦 +5 位作者 燕子悦 古来撒尔·艾克拜尔 卢旭昇 郭蕾 刘俊昌 张星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95-101,共7页
目的探讨摩腹联合电针透穴法对失眠大鼠生物钟基因Clock、BMAL1、PER1表达及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谷氨酸(Glu)含量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摩腹组、电针透穴组和联合组,每组10只。除正... 目的探讨摩腹联合电针透穴法对失眠大鼠生物钟基因Clock、BMAL1、PER1表达及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谷氨酸(Glu)含量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摩腹组、电针透穴组和联合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建立失眠大鼠模型。摩腹组进行腹部按摩,电针透穴组采用平刺法,百会透神庭、三阴交透阴陵泉(双侧)、神门透内关(双侧),电针仪疏密波,频率1Hz/20Hz,联合组摩腹后进行电针透穴治疗,各组均1次/d,连续7d,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予干预。HE染色观察下丘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形态变化,RT-qPCR检测下丘脑组织Clock、BMAL1、PER1 mRNA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下丘脑组织Clock、BMAL1、PER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下丘脑组织Clock、BMAL1、PER1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清ACh、Glu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入睡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时间缩短,下丘脑组织细胞结构破坏严重、呈空泡样变化,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下丘脑组织Clock、BMAL1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ER1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血清ACh、Glu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摩腹组、电针透穴组和联合组均能缩短入睡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时间,改善下丘脑神经元细胞形态,降低下丘脑组织Clock、BMAL1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ER1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血清ACh、Glu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联合组作用最显著(P<0.05)。结论摩腹联合电针透穴法能改善大鼠失眠状况,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生物钟基因Clock、BMAL1、PER1mRNA和蛋白表达及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腹 电针透穴法 失眠 生物钟基因 神经递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1-2022年腧穴与经络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情况及热点分析
2
作者 张雪枫 邱思淦 +3 位作者 卢旭昇 古来撒尔·艾克拜尔 牙库甫·亚森 刘俊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61-66,共6页
目的探讨腧穴与经络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的资助情况和热点研究方向,为该学科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提供参考。方法登录NSFC查询网站,检索1991-2022年腧穴与经络学科立项项目,提取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依托单位、省份、资助类别... 目的探讨腧穴与经络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的资助情况和热点研究方向,为该学科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提供参考。方法登录NSFC查询网站,检索1991-2022年腧穴与经络学科立项项目,提取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依托单位、省份、资助类别、资助金额、关键词等信息,录入Excel2023建立数据库,对项目资助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提取目标主题词,分类制作单词表格并上传至微词云在线工具绘制词云图,分析该领域研究热点。结果1991-2022年NSFC资助腧穴与经络学科项目173项,资助类别以面上项目为主,依托单位主要为中医类院校、科研机构。经络实质、经穴-脏腑/躯体相关效应及作用机制为主要研究方向,以信号分子和相关通路为切入点开展研究。结论1991-2022年NSFC资助腧穴与经络学科多为面上项目,主要集中在科研机构和中医类高等院校,地区分布不均。经络实质、经穴-脏腑/躯体相关效应及机制(机理)为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腧穴与经络 研究热点 资助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推拿治疗膝骨关节炎手法及选穴规律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古来撒尔·艾克拜尔 卢旭昇 +2 位作者 刘俊昌 刘璐洁 王圣逸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23-29,共7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推拿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手法及选穴规律,为推拿治疗KOA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整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于200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推拿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手法及选穴规律,为推拿治疗KOA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整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于200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录的推拿治疗KOA临床研究文献,筛选后建立推拿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22.0、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共纳入文献281篇,涉及手法43种、腧穴90个。手法以点按法应用频次最高,腧穴以血海应用频次最高;所选腧穴主要集中在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太阴脾经;手法及腧穴配伍以点按法、内膝眼、血海配伍其他手法、腧穴最为常见;关联规则网络显示,腧穴以内膝眼、外膝眼、阳陵泉、委中关联性强,手法以点按法、按揉法、㨰法、屈伸法关联性强;通过聚类分析,腧穴及手法分别得到2个有效聚类群。结论推拿治疗KOA以松解类手法为主、运动关节类手法为辅,遵循“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的治疗原则,与局部取穴法、循经取穴法、表里经配穴法相结合,发挥推拿手法和经络腧穴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推拿手法 腧穴 数据挖掘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