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SAHS儿童与非OSAHS儿童唾液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1
作者 祖丽胡马尔·努尔艾合买提 麦克丽亚·帕力哈提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6-313,共8页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检测技术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儿童和非OSAHS儿童唾液差异蛋白的相关信息,为深入研究OSAHS发病机制,探寻OSAHS生物标志物及关键治疗靶点提供研究...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检测技术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儿童和非OSAHS儿童唾液差异蛋白的相关信息,为深入研究OSAHS发病机制,探寻OSAHS生物标志物及关键治疗靶点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收集6例OSAHS儿童[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12.00±2.71)岁]及6例非OSAHS健康儿童[男3例、女3例,平均年龄(10.22±2.05)岁]唾液样本,进行总蛋白质提取,采用数据非依赖采集(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质谱分析和对差异蛋白行蛋白质鉴定,最后对被筛选的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非OSAHS组中有5636个蛋白、OSAHS组中有5608个蛋白被鉴定,其中5582个蛋白在所有组中都存在。筛选出两组之间的显著差异蛋白,303个蛋白上调表达和185个蛋白下调表达,其中筛选了KRT80、CXCL10、KRT19、SAA2等差异显著的蛋白。结论:OSAHS儿童和非OSAHS儿童唾液蛋白表达存在差异,相关分子标志物可能与OSAHS发生、发展、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唾液蛋白 蛋白质组学 生物信息学分析 DIA技术 差异蛋白 整夜多导睡眠监测 张口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与新疆维吾尔族、汉族MTHF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余雷 代红燕 +3 位作者 潘慧文 祁恩春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洪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6-201,共6页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非综合征型唇腭裂与MTHF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和民族差异。方法:170例NSCL/P儿童患者和100例健康儿童对照,SNa Pshot分型方法检测rs1801131、rs1801133位点多态性,分析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和2个位点联合作用与...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非综合征型唇腭裂与MTHF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和民族差异。方法:170例NSCL/P儿童患者和100例健康儿童对照,SNa Pshot分型方法检测rs1801131、rs1801133位点多态性,分析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和2个位点联合作用与NSCL/P的关系以及民族间差异。结果:rs1801133TT与T等位基因在维、汉两民族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rs1801133CT与CT+TT基因型在总病例组和总对照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rs1801131和rs1801133的联合分析在维族内、汉族内、两民族间、维汉总人群中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rs1801131多态性在维族内、汉族内、两民族间以及维汉总人群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s1801133TT与T等位基因的汉族比维吾尔族更易罹患NSCL/P;rs1801131AC和rs1801133CC联合作用与NSCL/P相关且维吾尔族罹患风险高于汉族;rs1801131多态性与NSCL/P不相关并无民族差异;rs1801133CT与CT+TT基因型均是避免疾病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维吾尔族 汉族 MTHFR基因多态性 NSC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Ⅰ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腭中缝融合程度的CBCT研究
3
作者 李彦 苏比努尔·依力哈木 +2 位作者 帕合登 夏尔古丽·木合塔尔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69,共7页
目的:探究骨性Ⅰ类成人腭中缝的融合程度在不同性别、部位及垂直骨面型的差异性。方法:纳入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173例,根据GoGn-SN角与性别分6组:GoGn-SN>37.7°为高角组(男22,女24);27.2°≤GoGn-SN≤37.7°为均角组(男... 目的:探究骨性Ⅰ类成人腭中缝的融合程度在不同性别、部位及垂直骨面型的差异性。方法:纳入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173例,根据GoGn-SN角与性别分6组:GoGn-SN>37.7°为高角组(男22,女24);27.2°≤GoGn-SN≤37.7°为均角组(男30,女33);GoGn-SN<27.2°为低角组(男33,女31)。Mimics 21.0软件测量并计算腭中缝前区、中区和后区的融合程度,记录前区鼻腭管与测量部位重叠的情况。结果:腭中缝融合程度在不同性别的比较中,低角前区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不同部位的比较中,除低角女性的前区与中区和后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不同部位腭中缝融合程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由后区至前区逐渐减小。在不同垂直骨面型的比较中,除男性中区均角与低角和高角,女性前区低角与高角和均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统计学差异。前区鼻腭管影响测量的比率在男性高角和低角、男性低角和女性低角的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年患者的腭中缝并非完全融合,建议腭部微种植体支抗避免放置于腭中缝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中缝融合程度 垂直骨面型 骨性Ⅰ类错[牙合] CBCT 微种植体支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LL线评价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 被引量:9
4
作者 巴哈尔尼萨·热扎克 李兆阳 +4 位作者 胡义春 迪丽菲热·吐尔洪 贾俊 祖丽胡马尔·努尔艾合买提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目的:运用Andrews口颌面协调六要素中的GALL线,尝试对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评价分析。方法:共选取25名扩弓前牵矫治结束的7~12岁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男12,女,13),以GAll线作为参考平面分析矫治前(T1)和治疗... 目的:运用Andrews口颌面协调六要素中的GALL线,尝试对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评价分析。方法:共选取25名扩弓前牵矫治结束的7~12岁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男12,女,13),以GAll线作为参考平面分析矫治前(T1)和治疗后(T2)的头颅侧位片,并以传统的评价指标为对照,评价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均发生了明显的上颌骨前移,下颌骨后移.SNA、ANB、PP-FH、MP-FH、L1-MP、U1-SN、MP-FH、B-GALL、Pog-GALL、U1FA-GALL、U1-GALL、L1-GALL、LL-E、LL-GALL、Ns-Sn-Pos治疗前后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B、Wits值、Y轴角治疗前后差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GAll线为参考平面的测量指标的结果与传统评价指标大的结果基本一致,这种基于面部协调美学理论的评价方法能够有效直观的反映出错患者扩弓牵前矫治后的牙、颌、面关系的改善,较传统的评价测量方法更加直观及个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方牵引 快速扩弓 Andrews口颌面协调六要素 GALL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区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修复术后气道形态与舌骨位置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左森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37-642,共6页
目的:探究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上气道结构与舌骨位置的特征。方法:纳入30例7~12岁替牙期UCLP术后患儿(UCLP组),骨性Ⅰ类与骨性Ⅲ类非唇腭裂儿童各30例(骨性Ⅰ类组与骨性Ⅲ类组)。Winceph7.0软件进行头影测量,数据用单因素... 目的:探究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上气道结构与舌骨位置的特征。方法:纳入30例7~12岁替牙期UCLP术后患儿(UCLP组),骨性Ⅰ类与骨性Ⅲ类非唇腭裂儿童各30例(骨性Ⅰ类组与骨性Ⅲ类组)。Winceph7.0软件进行头影测量,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骨性Ⅰ类组相比UCLP组PNS-S、PNS-p1、ph1-ph2减小,PNS-Aa、ve1-ve2、p1-p2、舌骨测量指标增大;与骨性Ⅲ类相比,UCLP组PNS-S、PNS-p1、Sp1-Sp2、H-FH减小,PNS-Aa、ve1-ve2、p1-p2增大,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非唇腭裂替牙期儿童相比,替牙期UCLP术后儿童鼻咽部骨高度与舌咽部气道最短距减少,腭咽部气道宽度增加;舌骨位置偏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上气道 舌骨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区成年女性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错[牙合]患者[牙合]平面倾斜度与面下1/3软组织侧貌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米那瓦尔·阿力木 开塞尔·艾合买提江 +2 位作者 赵文静 娜给丝·米尔艾合买提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地区成年女性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错[牙合]患者[牙合]平面倾斜度与面下1/3软组织侧貌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90例骨性Ⅱ类成年女性患者,年龄18~28岁,根据Go Gn-SN角的大小分为高(Go Gn-SN>37.7°)、均(27.2&#...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地区成年女性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错[牙合]患者[牙合]平面倾斜度与面下1/3软组织侧貌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90例骨性Ⅱ类成年女性患者,年龄18~28岁,根据Go Gn-SN角的大小分为高(Go Gn-SN>37.7°)、均(27.2°≤Go Gn-SN≤37.7°)、低(Go GN<27.2°)角各30例,使头颅侧位片导入SKETCHPAD 5.06软件进行测量,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指标的分析。结果:患者AOP-FH、POP-FH和COP-FH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软组织侧貌指标中,Z角、Pog’-B’-FH和Li-B’-Pog’在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LLa-E线距在高角组和低角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角组A’-E线距与均角组和低角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E线距和ULa-N’-Pog’、LLa-N’-Pog’在均角组与高角组、均角组与低角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AOP-FH与LLa-E线距相关性显著(P<0.01);POP-FH与A’-E线距、B’-E线距、Z角、Li-B’-Pog’、ULa-N’-Pog’和LLa-N’-Pog’、Pog’-B’-FH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COP-FH与LLa-E线距、B’-E线距、Z角、Pog’-B’-FH、LLa-N’-Pog’和Li-B’-Pog’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成年女性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错[牙合]患者[牙合]平面倾斜度对软组织侧貌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平面倾斜度 软组织侧貌 骨性Ⅱ类 成年女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