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硼温压型燃料的爆炸性能 被引量:17
1
作者 裴明敬 毛根旺 +2 位作者 郑开伟 古仁红 陈立强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5,共5页
研究了超细硼粒子在温压型燃料爆炸中的能量效率,通过理论计算、实验室测试和外场实验比较了硼、镁、铝等添加剂在温压燃料中的性能。结果表明,虽然含硼燃料的能量明显高于含镁、铝燃料,但其点火和燃烧条件较为苛刻。爆炸试验时,在相同... 研究了超细硼粒子在温压型燃料爆炸中的能量效率,通过理论计算、实验室测试和外场实验比较了硼、镁、铝等添加剂在温压燃料中的性能。结果表明,虽然含硼燃料的能量明显高于含镁、铝燃料,但其点火和燃烧条件较为苛刻。爆炸试验时,在相同爆心距处,含硼温压燃料试样的爆炸冲击波压力与含镁、铝温压燃料试样相比没有明显优势。含硼燃料试样的爆炸火球温度较高、高温维持时间更长。为了提高燃料中硼粉的能量效率,需要提供初始高温环境和适当的氧浓度,改善硼粒子的燃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温压武器 温压燃料 硼粒子 爆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爆方式对杆式弹丸成型和穿甲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成兵 裴明敬 +6 位作者 沈兆武 张景森 李世维 刘瑜 于琴 陈立强 古仁红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7-51,共5页
用LS-DYNA软件模拟了中心点起爆、平面起爆和环形起爆方式下所形成的爆轰波波阵面、压力场及杆式弹丸的外形和速度分布。结果表明,平面起爆和环形起爆方式下形成的爆轰波对药型罩的压垮角小而压垮速度大,最终所形成的高速杆式弹丸速度... 用LS-DYNA软件模拟了中心点起爆、平面起爆和环形起爆方式下所形成的爆轰波波阵面、压力场及杆式弹丸的外形和速度分布。结果表明,平面起爆和环形起爆方式下形成的爆轰波对药型罩的压垮角小而压垮速度大,最终所形成的高速杆式弹丸速度和长径比都优于中心点起爆。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中心点起爆、环形起爆和三点同时起爆以及不同起爆半径对高速杆式弹丸的速度和穿甲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环形起爆和三点起爆后的弹丸速度和穿甲深度明显优于中心点起爆,大环起爆优于小环起爆,但对弹丸形状和穿孔孔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高速杆式弹丸 起爆方式 爆轰波 穿甲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体高速侵彻钢筋混凝土靶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可慧 周刚 +8 位作者 李明 邹慧辉 吴海军 耿宝刚 段建 戴湘晖 沈子楷 李鹏杰 古仁红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9-96,共8页
为研究结构弹体对钢筋混凝土靶的高速侵彻破坏效应,利用口径35 mm弹道炮开展了1030~1520 m/s速度范围内的高速侵彻试验,获得了弹体的撞击速度、破坏形态、剩余长度、剩余质量和靶体中的侵彻深度及成坑尺寸等试验数据,分析了侵彻深度和... 为研究结构弹体对钢筋混凝土靶的高速侵彻破坏效应,利用口径35 mm弹道炮开展了1030~1520 m/s速度范围内的高速侵彻试验,获得了弹体的撞击速度、破坏形态、剩余长度、剩余质量和靶体中的侵彻深度及成坑尺寸等试验数据,分析了侵彻深度和侵彻机理随速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1030~1390 m/s的速度范围内,弹体头部磨蚀,磨蚀程度随侵彻速度增加而加剧,侵彻深度随撞击速度近似线性增大;撞击速度在1390~1480 m/s范围内,弹体头部严重磨蚀,侵彻深度随撞击速度增加而减小;撞击速度大于1480 m/s后,弹体严重破碎,侵彻深度急剧下降。针对结构弹体高速侵彻过程中的破坏特点,将侵彻速度划分为刚体侵彻区、准刚体侵彻区、侵蚀体侵彻区和破碎体侵彻区,可为钻地弹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弹体 高速侵彻 钢筋混凝土 结构响应 速度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过载FAE燃料的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裴明敬 许学忠 +4 位作者 胡华权 张虎成 李明 陈立强 古仁红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1-34,38,共5页
通过试验验证了抗高过载FAE燃料的物化性能、爆炸威力及抗过载能力,研究内容包括燃料的内相容性、撞击感度、摩擦感度、静爆威力、燃料爆炸的火球发展历程以及燃料在各种撞击过载和发射过载条件下的状态变化等。结果表明,燃料的爆炸比... 通过试验验证了抗高过载FAE燃料的物化性能、爆炸威力及抗过载能力,研究内容包括燃料的内相容性、撞击感度、摩擦感度、静爆威力、燃料爆炸的火球发展历程以及燃料在各种撞击过载和发射过载条件下的状态变化等。结果表明,燃料的爆炸比威力大于2.0倍TNT当量,装填密度大于1.55g/cm3;燃料内相容性和安定性良好,抗过载能力经过小样试验大于2×105m/s2,其性能基本满足工业化生产的安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空气弹药 燃料 比威力 抗过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弹体贯穿钢筋混凝土多层靶的破坏特性 被引量:6
5
作者 戴湘晖 段建 +6 位作者 周刚 初哲 王可慧 古仁红 李明 杨慧 沈子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8-706,共9页
为获取大尺寸弹体对4层钢筋混凝土薄靶的贯穿破坏特性,开展了实验与仿真研究。以300 mm口径平衡炮作为发射平台,驱动280 kg截卵形弹体以337 m/s低速正贯穿4层抗压强度为41.8 MPa的钢筋混凝土薄靶,发现靶板破坏区域由锥形前坑区和后坑区... 为获取大尺寸弹体对4层钢筋混凝土薄靶的贯穿破坏特性,开展了实验与仿真研究。以300 mm口径平衡炮作为发射平台,驱动280 kg截卵形弹体以337 m/s低速正贯穿4层抗压强度为41.8 MPa的钢筋混凝土薄靶,发现靶板破坏区域由锥形前坑区和后坑区组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弹体正贯穿钢筋混凝土薄靶的破坏模型,并对破坏特性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整个贯穿过程进行了计算。将数值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速度及动能消耗最大误差分别为0.82%和6.21%,一致性较好;建立的数值仿真模型可用于弹体对多层靶侵彻能力的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体 贯穿 钢筋混凝土 多层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彻弹体快速烤燃安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戴湘晖 王可慧 +7 位作者 沈子楷 段建 李明 古仁红 李鹏杰 杨慧 柯明 周刚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共9页
为了考核大尺寸侵彻弹体的快速烤燃安全特性,利用自行研制的快速烤燃装置开展了实验。将质量为290 kg的侵彻弹体平吊在距航空燃油液面0.4 m的高度进行快速加热,实时采集弹体表面温度并拍摄实验过程,同时测量距弹体质心水平7 m处的反射... 为了考核大尺寸侵彻弹体的快速烤燃安全特性,利用自行研制的快速烤燃装置开展了实验。将质量为290 kg的侵彻弹体平吊在距航空燃油液面0.4 m的高度进行快速加热,实时采集弹体表面温度并拍摄实验过程,同时测量距弹体质心水平7 m处的反射冲击波超压,最后从加热时间、弹体表面温度、实验后现场破坏情况、反射冲击波超压峰值、反应机理及响应类型等方面对大尺寸侵彻弹体的快速烤燃安全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侵彻弹体在537℃高温中加热16 min 4 s后开始发生剧烈反应,且弹体内腔下方炸药最先响应形成热点,逐渐积聚的高温高压气体将壳体撕裂后快速泄压,在7 m处测量得到的反射冲击波超压峰值为33.622 kPa,远小于该弹体在空气中完全爆轰产生的冲击波超压峰值。综合判断该侵彻弹体的快速烤燃响应类型为爆燃,其安全特性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弹体 快速烤燃 安全特性 冲击波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高强砂浆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爆实验 被引量:2
7
作者 唐仕英 古仁红 +3 位作者 李捷 裴明敬 李国新 林俊德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7年第5期474-477,共4页
随着大型工程结构的飞速发展,高强混凝土是现代混凝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采用铝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和石膏作为胶凝材料配制了快硬、早高强微膨胀砂浆和混凝土。早高强砂浆的1、3、7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37、59、72M Pa和8.4、... 随着大型工程结构的飞速发展,高强混凝土是现代混凝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采用铝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和石膏作为胶凝材料配制了快硬、早高强微膨胀砂浆和混凝土。早高强砂浆的1、3、7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37、59、72M Pa和8.4、11.3、13.2M Pa。早高强混凝土的1、3、7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27、65、70M Pa和2.5、6.8、9.9M Pa。利用一种预置爆室的抗爆实验方式,对所配制的早高强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抗爆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早高强混凝土制作的爆室,在20 g TNT药量作用下,爆室结构保持完好,实现密封要求;而相同条件下,普通混凝土制作的爆室结构被严重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高强 砂浆 混凝土 抗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体侵彻厚混凝土靶迎弹面成坑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明 王可慧 +4 位作者 邹慧辉 段建 古仁红 戴湘晖 杨慧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90,共9页
为研究弹体侵彻厚混凝土靶的迎弹面成坑效应,总结了侵彻实验中的成坑现象,分析了经验公式对成坑深度、成坑直径和成坑角等成坑效应的预测效果;考虑了撞击速度、靶板强度、配筋以及弹体直径和质量等因素的影响,采用量纲分析方法建立了新... 为研究弹体侵彻厚混凝土靶的迎弹面成坑效应,总结了侵彻实验中的成坑现象,分析了经验公式对成坑深度、成坑直径和成坑角等成坑效应的预测效果;考虑了撞击速度、靶板强度、配筋以及弹体直径和质量等因素的影响,采用量纲分析方法建立了新型成坑效应计算公式及成坑阶段耗能计算公式;基于新型成坑效应计算公式,对成坑效应的影响因素和成坑耗能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无量纲成坑深度受靶板强度、配筋率和弹体质量的影响较大;对于钢筋混凝土,成坑深度随撞击速度提升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规律;在常见的侵彻速度和质量范围内,成坑角为15°~24°,质量对成坑角影响较小;迎弹面成坑耗能占弹体总动能的10%~25%,且配筋率和靶板强度对成坑耗能比例的影响较小;弹体质量越小,成坑阶段耗能占比越大。新型成坑效应计算公式对成坑深度、直径和角度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可为侵彻弹体设计和工程防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 混凝土靶 成坑效应 量纲分析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