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狂犬病口服疫苗SRV_9毒株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古丽麦拉.卡日 简子健 +6 位作者 夏婷婷 苏晓慧 魏玉圆 王伟 吴辉 毛丽萍 翟少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55-1361,共7页
为了解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的基因序列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并就其主要抗原位点与国内外现用狂犬病疫苗生产毒株进行比较,明确其作为口服疫苗株的分子基础,本试验通过RT-PCR方法对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的N、P、M、G、L基因分别进行... 为了解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的基因序列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并就其主要抗原位点与国内外现用狂犬病疫苗生产毒株进行比较,明确其作为口服疫苗株的分子基础,本试验通过RT-PCR方法对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的N、P、M、G、L基因分别进行克隆,并分别连接于pMD19-T载体,经酶切、测序鉴定后,用DNAStar软件对全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与11株目前生产用狂犬病疫苗株进行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和主要抗原位点的比较。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N、P、M、G、L基因序列与其他毒株的序列同源性为81.8%~100.0%,由全基因组进化树可知,SRV9毒株与所有疫苗株在同一个大的分支内,均属于基因Ⅰ型,其中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与ERA、SAD B19、SAG-2等口服疫苗株的进化距离最近,而与疫苗生产毒株aG、RC-HL之间的进化距离则较远。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与各疫苗株的糖蛋白不同结构区的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与SAD B19、SAG-2、ERA口服疫苗株的膜外区、跨膜区和膜内区的同源性最高。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的基因组结构和抗原基因位点特征均与目前生产用口服疫苗株相似,这为今后狂犬病口服疫苗的研制和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基因重组弱毒疫苗株的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SRV9毒株 全基因组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动物用狂犬病口服疫苗复合免疫佐剂与诱饵的筛选及其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程瑶 毛丽萍 +3 位作者 文兆海 古丽麦拉.卡日 简子健 翟少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46-553,共8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最佳的复合佐剂和口服疫苗诱饵组方,并将筛选出的复合佐剂口服免疫试验小鼠,检测免疫小鼠血清IgG和肠道IgA抗体效价。采用牛肉粉、鸡肉粉、鱼肉粉、奶粉、血粉为主要原料,以细菌脂多糖、氢氧化锌、枸杞多糖、甘露低聚糖... 本研究旨在筛选最佳的复合佐剂和口服疫苗诱饵组方,并将筛选出的复合佐剂口服免疫试验小鼠,检测免疫小鼠血清IgG和肠道IgA抗体效价。采用牛肉粉、鸡肉粉、鱼肉粉、奶粉、血粉为主要原料,以细菌脂多糖、氢氧化锌、枸杞多糖、甘露低聚糖为疫苗免疫佐剂,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将复合免疫佐剂和口服疫苗诱饵与狂犬病SRV9病毒混匀后口服免疫试验小鼠,并对免疫动物血清IgG抗体效价进行检测。优化的复合佐剂组方是细菌脂多糖100μg、氢氧化锌0.8mg、枸杞多糖50mg、甘露低聚糖10mg,免疫小鼠血清IgG抗体含量为3.24mg/L,肠道IgA抗体含量为1.56ng/mL;在疫苗诱饵的投喂试验中,狼、狐狸、犬、猫对鱼肉味诱饵的采食率最高,其次是血味和奶味诱饵;诱饵与狂犬病SRV9病毒混匀后口服免疫小鼠28d后,血清IgG平均值为1.20U/L。本试验筛选出口服疫苗复合免疫佐剂,经筛选制备的鱼肉味诱饵具备高采食性,适合野生食肉类动物口服疫苗的制备。可增加狂犬病SRV9病毒的免疫效应,为进一步研发重组减毒狂犬病口服疫苗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SRV9病毒 复合佐剂 口服疫苗诱饵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