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甜高粱秸秆厌氧发酵制氢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旭 马春红 +5 位作者 及增发 何晓棣 吴哲 侯升林 王立安 贾银锁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0-144,共5页
在厌氧情况下从牛胃里提取的厌氧菌种——肺炎克氏杆菌,在用蔗糖作为诱导物质的条件下,保持一定温度和pH值,在自行研发制造的厌氧流化床生物反应器中,利用甜高粱秸秆厌氧发酵产生氢气。结果表明,该细菌不仅有产氢能力,还能在反应器中吸... 在厌氧情况下从牛胃里提取的厌氧菌种——肺炎克氏杆菌,在用蔗糖作为诱导物质的条件下,保持一定温度和pH值,在自行研发制造的厌氧流化床生物反应器中,利用甜高粱秸秆厌氧发酵产生氢气。结果表明,该细菌不仅有产氢能力,还能在反应器中吸附的活性炭上形成白色细菌颗粒。当细菌颗粒形成之后,在保持液压恒定的情况下,反应进行3 d之后,细菌会在蔗糖的诱导作用下,利用甜高粱秸秆产生氢气。肺炎克氏杆菌的最佳生长代时为10 h,产氢温度和pH值分别为37℃和6.0。反应过程中液压恒定时间由9.3 h维持14 d之后降低为4.6 h,试验证明,细菌利用甜高粱秸秆阶段的氢气产量明显高于直接利用蔗糖阶段的氢气产量,整个实验过程中氢气含量最高达到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生物反应器 颗粒 高粱秸秆 产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质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春红 李运朝 +3 位作者 及增发 吴哲 崔四平 贾银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19990-19991,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玉米品质的方法,为今后的大量材料筛选提供依据。[方法]引进南非优质蛋白玉米(QPM)材料,以农大108为对照,利用近红外品质分析仪对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测出所引QPM材料中,南非2号、南非5号的籽粒粗蛋白含量分别为9....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玉米品质的方法,为今后的大量材料筛选提供依据。[方法]引进南非优质蛋白玉米(QPM)材料,以农大108为对照,利用近红外品质分析仪对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测出所引QPM材料中,南非2号、南非5号的籽粒粗蛋白含量分别为9.81%、9.74%;赖氨酸含量均在0.40%以上,分别比对照农大108高10.3%、8.6%。此外,从南非引进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5份:zm105、6479、zm305、zm423、zm501,测得其籽粒赖氨酸含量分别为0.41%、0.40%、0.38%、0.38%、0.37%,均比对照农大108籽粒赖氨酸含量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结论]通过引进南非QPM可以改善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狭窄的局面,丰富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蛋白玉米 南非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饲料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旭 及增发 +4 位作者 颜国华 张伟涛 杨玉增 孟宪华 胡栋 《北方牧业》 2023年第24期18-18,共1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安全绿色的畜禽产品需求越来越高。我国素有“猪粮安天下”的说法,生猪养殖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为提升畜禽产品的品质,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宣布于2020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在养殖业中使用饲用抗生素。但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安全绿色的畜禽产品需求越来越高。我国素有“猪粮安天下”的说法,生猪养殖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为提升畜禽产品的品质,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宣布于2020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在养殖业中使用饲用抗生素。但是,在“非洲猪瘟”防控形式依旧严峻的当下,抗生素的禁用无形中也增加了养殖户的生产管理难度与成本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养殖 非洲猪瘟 畜禽产品 饲用抗生素 微生物发酵饲料 猪粮安天下 管理难度 成本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玉米小斑病菌毒素活性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4
作者 马春红 李秀丽 +3 位作者 及增发 戴志刚 贾银锁 王立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5-779,共5页
利用3种不同的毒素活性检测方法 (离体叶片针刺法、根冠细胞染色法和游离原生质体染色法)检测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HMC)的毒素生物活性,比较其检测效果,用以探讨HMC毒素致病机理。结果表明:离体叶片针刺法虽能简便地测出毒素的活性,但不... 利用3种不同的毒素活性检测方法 (离体叶片针刺法、根冠细胞染色法和游离原生质体染色法)检测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HMC)的毒素生物活性,比较其检测效果,用以探讨HMC毒素致病机理。结果表明:离体叶片针刺法虽能简便地测出毒素的活性,但不能做定量分析,仅从宏观上检测出病斑的形成。根冠细胞染色法,不仅定性还可定量分析毒素的活性。游离原生质体染色法,对HMC毒素活性的测定,虽同样准确可靠,但其费用较高。相较而言,根冠细胞染色法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抗性鉴定是一种简便、快捷、实用的检测方法,且能快速筛选出抗病体,为加速抗病育种提供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 毒素 活性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交系冀161对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CMS)的不育性及恢复性研究
5
作者 马春红 赵璞 +4 位作者 及增发 彭巧慧 李良英 甄占萍 贾银锁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3-475,共3页
以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对自交系冀161的育性、恢复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冀161对黄早四、Mo17背景下的CMS-S,CMS-M,CMS-21A,CMS-Rb,CMS-Bb,CMS-Es,CMS-R不育胞质分别呈完全恢复、部分恢复和不育性保持。冀161同不育材料一次测... 以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对自交系冀161的育性、恢复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冀161对黄早四、Mo17背景下的CMS-S,CMS-M,CMS-21A,CMS-Rb,CMS-Bb,CMS-Es,CMS-R不育胞质分别呈完全恢复、部分恢复和不育性保持。冀161同不育材料一次测交与再次回交的育性测定结果相同。自交系冀161可作为CMS-C和CMS-S不育胞质的恢复系,为利用多胞质进行不育化制种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雄性不育系 细胞质 保持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产区桃农药残留风险评估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嘉坤 及增发 +4 位作者 郑振山 陈勇达 张少军 李丽梅 钱训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662-2670,共9页
目的明确河北产区桃中农药残留水平和风险状况。方法在河北省采集70份桃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与分析,对检出农药残留进行急性和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并利用风险排序矩阵对农药残留风险大小进行排序。结果 70批次桃样品共检出农药残留33... 目的明确河北产区桃中农药残留水平和风险状况。方法在河北省采集70份桃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与分析,对检出农药残留进行急性和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并利用风险排序矩阵对农药残留风险大小进行排序。结果 70批次桃样品共检出农药残留33种,农药残留检出率为100%,个别样品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现象,超标农药为多菌灵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桃中检出农药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用%ADI表示,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在0.00%~1.06%之间,急性膳食摄入风险(用%ARf D表示,acute reference dose,ARf D)在0.00%~11.33%之间。根据农药残留风险排序结果,高风险农药共有5种,其中毒死蜱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5.7%和18.6%。结论河北地区桃样品中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但94.3%样品的农药残留值符合国家限量标准,桃中农药残留急性和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多菌灵、毒死蜱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桃中应重点关注的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城芍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7
作者 尚丹 及增发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第11期18-18,共1页
1发展现状赤城县总面积5287平方公里,辖9乡9镇,440个行政村,1318个自然村,人口29.9万,其中农业人口22.2万,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赤城县将赤芍作为县域特色农业产业之一,通过芍药产业发展与文化旅游、美丽乡村、乡村产业振兴... 1发展现状赤城县总面积5287平方公里,辖9乡9镇,440个行政村,1318个自然村,人口29.9万,其中农业人口22.2万,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赤城县将赤芍作为县域特色农业产业之一,通过芍药产业发展与文化旅游、美丽乡村、乡村产业振兴的“三个结合”,壮大芍药基地种植规模,开发芍药深加工产品,延长芍药产业链条,形成赤芍春季赏芽、初夏观花、秋冬品药食的休闲康养模式,推进“赤城赤芍”全产业链纵深发展,“赤城赤芍”荣获河北特色产业赤芍产业县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振兴 特色产业 芍药产业 美丽乡村 深加工产品 赤城县 康养 种植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柏乡县油用牡丹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8
作者 尚丹 贾静丽 +1 位作者 魏翠翠 及增发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第10期16-16,共1页
1柏乡县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现状油用牡丹作为一种优良的木本油料作物,不仅可以缓和中国食用油市场的严峻形势,还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油安全。油用牡丹是我国的原生树种,适生范围较广,具有耐干旱、耐瘠薄和耐高寒等优良特征和品质,既可结籽... 1柏乡县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现状油用牡丹作为一种优良的木本油料作物,不仅可以缓和中国食用油市场的严峻形势,还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油安全。油用牡丹是我国的原生树种,适生范围较广,具有耐干旱、耐瘠薄和耐高寒等优良特征和品质,既可结籽,也可观花,是很好的绿化树种,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 木本油料作物 优良特征 适生范围 结籽 绿化树种 耐瘠薄 耐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C毒素处理诱导玉米幼苗根冠细胞凋亡的结果观察
9
作者 鲁长林 马春红 +4 位作者 及增发 张红心 赵璞 李秀丽 王立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197,共6页
以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HMC-toxin)分别诱导2对同核异质体玉米的幼苗根冠细胞(即:基因型为B37的玉米C型不育细胞质CB37和同核保持系NB37,基因型为Mo17的玉米C型不育细胞质CMo17和同核保持系NMo17),采用吖啶橙(AO)与溴化乙啶(EB)荧光... 以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HMC-toxin)分别诱导2对同核异质体玉米的幼苗根冠细胞(即:基因型为B37的玉米C型不育细胞质CB37和同核保持系NB37,基因型为Mo17的玉米C型不育细胞质CMo17和同核保持系NMo17),采用吖啶橙(AO)与溴化乙啶(EB)荧光复染的方法,研究细胞发生凋亡的差异性及凋亡规律。结果表明:CB37的幼叶接种PBS再经150mg/L的HMC毒素处理后,其根冠细胞凋亡率达最高值为45.3%,而NB37仅为15.3%;CMo17凋亡率最高达63.7%,NMo17仅为6.39%;C细胞质的细胞死亡率远高于N细胞质,凋亡率随诱导浓度和诱导时间的增加而增加。HMC毒素诱导根冠细胞发生凋亡,活细胞核发出绿色荧光,坏死细胞核则呈现橙红色荧光,且细胞核呈松散的颗粒状或新月状,凋亡细胞则发出黄绿色或绿色荧光,染色体固缩成新月状或颗粒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 毒素 细胞凋亡 吖啶橙 溴化乙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