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侗族大木作墨师文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褚兴彪 原琛淞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03-108,123,共7页
墨师文是侗族大木作技艺标识符号,掌墨师通过22个墨师文符号组合形成木构建筑标识系统。因墨师文组合灵活多变且晦涩难懂,难以被行外人所熟知而被蒙上神秘面纱。通过对掌墨师口述史解读及实地调研,将大木作技艺、场景、思维、逻辑等要... 墨师文是侗族大木作技艺标识符号,掌墨师通过22个墨师文符号组合形成木构建筑标识系统。因墨师文组合灵活多变且晦涩难懂,难以被行外人所熟知而被蒙上神秘面纱。通过对掌墨师口述史解读及实地调研,将大木作技艺、场景、思维、逻辑等要素贯通后,认为墨师文是“匠意”表达结果,而“匠意”在整个建筑营造体系中起到核心作用。故墨师文研究不仅注重技艺解读,更应强化掌墨师掌控营造流程中的动态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墨师 侗族大木作 墨师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美古镇木雕装饰的图式语言与民俗审美
2
作者 李欣锜 原琛淞 褚兴彪 《湖南包装》 2024年第6期61-65,共5页
以南宁市扬美古镇木雕为研究对象,利用图式语言的研究方法对扬美古镇木雕进行秩序性排列和图式语汇的转化,归纳整理后形成一级体系基本元素字图式、二级体系空间单元词图式、三级体系多元化句图式三大类,构建了扬美古镇木雕图式语言体系... 以南宁市扬美古镇木雕为研究对象,利用图式语言的研究方法对扬美古镇木雕进行秩序性排列和图式语汇的转化,归纳整理后形成一级体系基本元素字图式、二级体系空间单元词图式、三级体系多元化句图式三大类,构建了扬美古镇木雕图式语言体系,为扬美古镇木雕的资料数据比对提供支持,对现存明清古建筑群中木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美古镇 木雕装饰 图式语言 民俗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文法策略下壮族采茶舞的陶瓷执壶文创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原琛淞 安德利 褚兴彪 《湖南包装》 2022年第5期57-61,126,共6页
执壶是中国传统器具之一。从史学演绎角度来讲,执壶经历了两次转变。首先,其材质由青铜转向陶瓷;其次,其功能由酒器向饮水器、茶具转变。至今,陶瓷执壶仍有诸多形式在创新。以壮族采茶舞为设计形式载体,对其经典动作符号提炼概括,通过... 执壶是中国传统器具之一。从史学演绎角度来讲,执壶经历了两次转变。首先,其材质由青铜转向陶瓷;其次,其功能由酒器向饮水器、茶具转变。至今,陶瓷执壶仍有诸多形式在创新。以壮族采茶舞为设计形式载体,对其经典动作符号提炼概括,通过形状文法将壮族采茶舞元素运用到陶瓷执壶设计,从而实现传统执壶现代设计创新。壮族采茶舞与陶瓷执壶通过形状文法重构,其价值有两点:第一,两种传统文化融合可强化产品民族地域文化识别性,有良好文化冲击力;第二,形状文法创新策略有效运用到设计中,不仅促进产品设计快速有效,又可提升产品文化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设计 形状文法 采茶舞 陶瓷执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湘桂黔界邻区调查的侗族传统村落生态智慧系统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安德利 原琛淞 褚兴彪 《湖南包装》 2023年第3期116-120,124,共6页
侗族传统村落生态智慧是族群生命观、非物质文化传播及生态知识遍布的系统构建。其诗意栖居的理想生态关联智慧为“辨物居方”、“与祖先同在”、居安思“久”三要素。文章以侗族传统村落表象为切入点,认为视觉意义上的干栏木构、稻作... 侗族传统村落生态智慧是族群生命观、非物质文化传播及生态知识遍布的系统构建。其诗意栖居的理想生态关联智慧为“辨物居方”、“与祖先同在”、居安思“久”三要素。文章以侗族传统村落表象为切入点,认为视觉意义上的干栏木构、稻作田园、山水自然三者和谐统一具有内在成因,是生态智慧构建、是族群对生存认知的重要追求。生态智慧不仅是一个目的,更是一个“有始无终”的过程。因此,侗寨景观构建特色小镇、侗寨旅游开发、乡村振兴是侗族传统村落生态智慧优化的最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生态智慧 生命观 非物质文化 生态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